第9章 為情飛翔:不禁淚雙垂(2)(1 / 3)

隔斷紅塵三萬裏,先生自號水仙王。

他回了天津,見到了守在老家的妻子,妻依舊沉默著,像一顆原地旋轉的陀螺,固守自封,兩個幼小的孩子眼中寫滿活潑,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隻是他們和自己小時候一樣,被鎖在這個封建的大家庭中,看不見外麵一日千裏的世界。

他去了大觀樓,見到了那個記憶中的女子。他們依舊一個台上,一個台下,隻是他再也找不到那個單純好學的少女了,那個隻愛唱戲的女子早已惹了風霜,變成了一個身段妖嬈、眼神嫵媚的歡唱女子。她一顰一笑的風情萬種魅惑眾生,她撩人嬌嫩的唱腔讓台下的男人們癲狂。一切的一切,他隻覺庸俗不堪,終於耐不住起身離去。

多少年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他幾乎認不出台上的女子,台上的女子,也早已記不起台下坐著的他。

故國鳴鷤鵒,垂柳有暮鴉。

江山如畫日西斜。

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紗。

陌上青青草,樓頭豔豔花。

洛陽兒女學琵琶。

不管冬青一樹屬誰家,

不管冬青樹底影事一些些。

他借古諷今,大好河山頹敗凋零時,國人不知危難,不思進取,沉醉於聲色犬馬中,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啊!

離鄉隻不過短短一載,家國氣氛讓他悲憤。一個好好的天津城,一個好好的國家,就這樣被列強點點的瓜分,可國人卻依舊麻木不仁,因循守舊,醉生夢死。

悲矣,悲矣!那冬青一樹,究竟屬誰家?屬誰家!

見識過日本王朝的朝氣蓬勃,他的視野漸漸打開,思緒也不再局限小家小國,他歎息,他憤慨,他想要喚醒那一顆顆麻痹的心。

兩個月後,他再次東渡日本,雄鏘鏘,氣昂昂,那份文藝就救國之心,又堅定了幾分。

3.彙·才華橫溢

【我的國】

東海東,波濤萬丈紅。朝日麗天,雲霞齊捧,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紀誰稱雄?誰看赫赫神明種。我的國,我的國,我的國萬歲,萬歲萬萬歲。

昆侖峰,飄渺千尋聳。明月天心,眾星環拱,五洲唯我中央中。二十世紀誰稱雄?誰看赫赫神明種。我的國,我的國,我的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叔同

閑庭春淺,獨自一人在上野不忍池畔居住的他仍在燃燒著,他一時一刻都忘不了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祖國。

他彙所有的才華橫溢,開始著手籌辦《音樂小雜誌》,這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本音樂啟蒙類刊物。當年在滬學會創作的《祖國歌》的大肆流傳,使他第一次感受的音樂藝術的獨到魅力--教化民眾,鼓舞國人。這一次,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西方音樂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國人。

1906年2月8日,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這份音樂刊物的第一期正式出版了,這是第一期,也是唯一的一期,並於20日由好友尤惜陰在上海代為發行。

在亂世之中,想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在這唯一的《音樂小雜誌》中,他集編輯和撰稿於一身,傾注了整篇心血,除親自挑選了當時日本的田村虎藏、村崗範、堤正夫等幾位著名音樂家的幾個作品外,所有的內容他全部包攬。

刊物充實,內容豐富,集音樂、雜感、繪畫等為一體,發表有《音樂小雜誌序》、《近世樂曲大意》、《我的國》、《春郊賽跑》、《隋堤柳》、《論音樂之感動力》、《嗚呼!詞章!》等十幾篇稿件。

在署名息霜的序言中,他這樣寫道:

閑庭春淺,疏梅半開。朝曦上衣,軟風入媚。流鶯三五,隔樹亂啼;阮燕一雙,依人學語。上下宛轉,有若互答,其音清脆,悅魄蕩心。若夫蕭辰告悴,百草不芳。寒蟄泣霜,杜鵑啼血;孰砧落葉,夜雨鳴鳴。聞者為之不歡,離人於焉隕涕。又若登高山,臨巨流,海鳥長啼,天風振袖,奔濤怒號,更相逐搏,砰磅訇磕,穀震山鳴。懦夫喪魄而不前,壯士奮袂以興起。

繁夫音樂,肇自古初,史家所聞,實祖印度;埃及傳之,稍事製作;逮及希臘,乃有定名,道以著矣。自是而降,代有作者,流派灼彰,新理泉達,瑰偉卓絕,突軼前賢。迄於今茲,發達益烈。雲滃水湧,一瀉千裏。歐美風靡,亞東景從。蓋琢磨道德,促社會之健全;陶冶性情,感情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寧有極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