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馬超、黃忠並非等閑之輩,所以我也絕不等閑用之。
對於趙雲,我以一個“信”字用之。信,不是一般的信任,是對趙雲處理複雜局麵能力的信心。趙雲以勇聞名,是個拚命三郎,但最難得的是,趙雲有許多大將不具備的大局觀和高度的責任感。比如他長阪坡全力護幼主;屢勸劉備不要因一時衝動為私仇而與孫權決戰;再如“借荊州為劉備招親”之時,劉備陷在溫柔鄉中,惟趙雲能想到那樣下去不行,也才會拆開我給的第二個錦囊。
對於黃忠,我以一個“激”字用之。黃忠年紀雖大,偏有年輕人爭強好勝之心。曹操手下張到葭萌關向我軍挑釁,當時守將霍峻、孟達不能解決,請求支援。當著黃忠的麵,我故意說眼前無人可用 ,隻等張飛歸來。黃忠果然被激怒,拍著胸脯保證完成任務。這一激竟激出了黃忠大敗張、力拚夏侯淵,占領了大片魏地的奇功。
對於馬超,我以一個“獨”字用之。馬超畢竟曾是一方之主,遂像其他人那樣呼來喚去肯定不妥。我安排馬超每每讓其獨當一麵,放手讓其獨立操作,我深信其能力,馬超也從未負我所望,屢屢出色地完成任務。
用其所長,抑其所短
拋開關羽、張飛與劉備的私人感情這一特殊關係,單就他們本人來說,兩人都是長處與短處極鮮明的人,所以我對他們的使用也好,對類似他們的下屬的使用也罷,講求的原則都是:用其所長,抑其所短。
像關羽、張飛這樣有主見、有個性的下屬往往是主動工作和認真負責的,而不是像機器那樣隻是聽人使喚。越是職位高,越應該有認真負責的態度。那些旨在滿足於達到低水平目標的人,那些屢犯錯誤、消極疲塌的人必須撤換職務,他必須離職,或者降職,或者免職。
當然,這種懲處並不是意味著不允許犯錯誤,並不等於說,凡是犯了錯誤的,都要予以懲罰。實際上,對於有上進心的人來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因此,他們犯錯誤的次數越多,他們所積累的經驗越豐富。所以,並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不犯錯誤,相反的,應主張把那些雖未犯錯誤,但表現平庸、毫無上進心的人,從較高領導職位上調離出去。重要的問題不是犯不犯錯誤,而是他的責任心,看他是否盡到了自己的本分。
為了充分發揮下屬的積極性,必須對他們的表現做出合理、公正的評價。正確地評價他們的表現,估計他們的責任心,是對他們進行獎懲的基礎,也是提升或調離他們的職務的依據。
但是,要對他們的表現做出正確的評價,必須有一整套的評價製度和方法。
對一個人的評價,必須是全麵和係統的。評價一個人所取得的成績,切忌片麵性和主觀性。因此,不要草率地根據一兩件事就對某個人的品質、責任心及其能力做出判斷。對一個人做出正確的判斷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檢驗和比較。
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聽其言,觀其行。要把他所做出的實際成績作為衡量的主要標準。要特別防備那些隻會說而不會做的人,要獎勵那些埋頭苦幹和認真負責的人。
經常有些隻會阿諛奉承,但又無多少能力的人。這種人,為了領導者能重用自己,有時不惜吹牛說謊,誹謗別人。這樣的人應該防止他們升任高職,因為提升了這些人,就等於懲罰了那些真正一心為公認真負責的人。隻會說花言巧語,但無實際能力的人,往往兼有說謊和誹謗別人的品質。因為他們自己既無實際工作能力,又想要獲取要職,其惟一的出路便隻能是說謊或誹謗別人。一個領導者若縱容這些人,就等於用一堆垃圾堵塞了進一步發展的通道。因為讓這種人擔任領導職務,他屬下或與之平行的人,就不能發揮作用,甚至會因此而埋沒人才。
經常看到有些領導者,由於用人不當,把那些隻會說而不會做的人提拔到重要的職務上,造成真正有能幹的人不能人盡其才,甚至紛紛要求離職。最後,使自上而下形成一種說空話的作風,各級人員也失去了完成任務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長此以往,等於抽掉了團隊的靈魂和活力,最終必將使團隊潰散。
評價和估計一個人,首先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裏呢?是他的優點還是他的缺點?是他的成功之處還是他的失敗之處?當然是前者,而不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