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娶妻“阿醜”,求才不求貌:誌同道合,安家立業(4)(1 / 3)

拋開關羽、張飛與劉備的私人感情這一特殊關係,單就他們本人來說,兩人都是長處與短處極鮮明的人,所以我對他們的使用也好,對類似他們的下屬的使用也罷,講求的原則都是:用其所長,抑其所短。

我素知魏延有謀反之心,但因其勇猛善戰,遂不到萬不得已不忍除去,而我用魏延之時,更是謹慎小心,用其力而不用其心,不讓他有可乘之機。

提起魏延,說到用人,不免想起“五虎將”來——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有此五人實乃我蜀中之福,而如何使用他們一直是我非常注意的問題:

對關羽、張飛的使用

記得我初到新野之時,對關羽、張飛采用的是“威懾術”。因為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我需要盡快地樹立威信,達到兵能調、將能遣,如此方能臨陣破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軍實力的增長,僅靠“威懾”已遠遠不夠,對待這兩個特權人物我必須用特殊的方法。

首先,凡是安排關羽、張飛完成的重大任務,一般我都與他們立“軍令狀”,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如此一來,如果我按“軍令狀”加以懲罰,劉備也無話可說;再者,關羽、張飛做事之時,頭頂有“軍令狀”高懸,會更加小心謹慎,盡自己最大能力將任務完成。

其次,對於關羽,我通過一件事狠殺了其傲氣。一個人,尤其是有才能的人有點傲氣可以理解,但如果太過分了就會傷人、誤事。關羽的傲氣非一般人能比,隻要他覺得自己那凜然不可侵犯的尊嚴被誰觸動,會不顧一切地反擊,這個時候,他甚至會把蜀中大業和他大哥劉備拋在腦後。所以在我看來,有時孤傲讓關羽喪失了把握全局的能力,在此點上他甚至還不如張飛。

赤壁之戰時,我迅速安排諸將各行其事,趙雲、張飛等也分撥已定,而故意將關羽晾在一邊,關羽沉不住氣,生氣地表示:“關羽自隨兄長征戰,從未落後,今逢大敵,軍師卻不委用,此是何意?”我等的就是他這句話,遂說:“雲長莫怪,我本想讓你把守一最緊要的隘口,但有些顧慮,不敢教去。昔日曹操待你甚厚,你當有所報答。今曹操兵敗,必去華容道,若叫你去守,你必然放他過去。”關羽遂即表示自己為曹操斬了顏良,誅了文醜,解了白馬之圍,已報答了他,今若放他,願依軍法處治。當即立下“軍令狀”。

我算定曹操會敗走赤壁,遂設計讓其敗走華容道,但我知如果派人將其斬殺,孫、劉勢力天平就會大大轉變,孫權便會全力對付我蜀,是以當保持鼎足局勢,故曹操不能有事,同時我欲借此機會煞關羽傲氣,使其折服,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讓關羽去守華容道。

關羽到了華容,果然遇曹操敗走,但由於關羽素來傲上而不欺下,欺強而不淩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加上曹操昔日對他有恩,經不住曹操的再三請求,又見曹操狼狽之狀,心中不忍遂放其走。

關羽兩手空空而回,耷拉著腦袋,像一隻鬥敗了的公雞,我故意裝著要按軍法處置,後劉備與諸將求情,我遂順水推舟賣個人情給關羽、劉備。此時的關羽傲氣全無,在一旁沉默不語。我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竊喜。果然,從那以後關羽對我很是尊敬,言聽計從,從未在我麵前顯其傲氣。

再次,張飛是個順氣驢,剛見麵他也許瞧不起你,但隻要你顯示出過人的本領讓他信服,他會立即把你當天神來敬。別看表麵上張飛是個粗人,有時喝多了還耍耍酒瘋,實際上他粗中有細,而且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能不計較個人恩怨,比如他考察並向劉備推薦龐統,收服老將嚴顏,均表現了其寬廣的胸襟和無私的情懷。對張飛我隻要曉之以理,即可讓他竭盡全力。我蜀若多幾個張飛這樣的人就好了,那我也可以省去不少事。

對趙雲、馬超、黃忠的使用

趙雲、馬超、黃忠都是我蜀中虎將,他們有共同的特點,也有不同之處,在對他們的使用上,我既有同等對待之處,又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

其一,他們都能獨當一麵。在他們的戎馬生涯中寫滿了攻城拔寨、殲滅強敵的輝煌,在軍中他們威望很高,是讓對手畏懼的超一流的猛將。

其二,他們都無比忠誠。自追隨劉備之後,他們都死心塌地、任勞任怨,像趙雲在長阪坡那樣危急的情況下,連張飛都懷疑他投曹操求富貴去了,但趙雲仍拚死護衛幼主義無返顧地選擇追隨劉備。馬超原是一方之主,自從到我蜀中之後,盡心盡力,雲長敗走麥城,劉備欲為其報仇,先誅殺孟達,不料彭與孟達交厚,寫信欲將此事告之,馬超得知底細,毫不猶豫地告發了他。老將黃忠,到我蜀中以後大有知遇之感,黃忠年紀雖大,但勇猛異常,我對他也頗為欣賞,多次予以重用,為報我主知遇之恩,他始終竭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