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娶妻“阿醜”,求才不求貌:誌同道合,安家立業(2)(2 / 3)

冒險與勇氣

從認識論的角度講,冒險就是勇於探索、勇於實踐;從決策定計上看,冒險則是一種勇氣、魄力。我之所以過於謹小慎微,我想是源於思想的壓力。承蒙主公劉備知遇和托孤之恩,執掌軍政大權,無時無刻不希冀完成統一大業。而對手又是強大的魏國。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我的報效心和責任心,使我在自己的事業麵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但怕有失,過於謹慎小心。其實,細想起來,在我事業的開始,我先是孤身入吳,繼而取西川、奪漢中,還是有一些冒險的精神的,可惜心理的壓力,又使我六次北伐,謹小慎微,不敢弄險,而無大的建樹。冒險需要勇氣,需要拋棄心中一切的雜念、膽怯。

冒險和科學

冒險需要勇氣,但僅此還很不夠。一個人既要敢於冒險,又要善於冒險。冒險不等於蠻幹,冒險不等於否定科學。隻有講究科學,才可以提高冒險的成功率。

冒險不等於意氣用事。劉備為報關羽之仇,一定要出兵伐吳,進行了戰略上的一次大冒險,結果慘敗。之所以有此結局,是感情的潮水摧毀了他理智的思維。由此可見,決策者首先要戰勝自己,在重大問題上,決不能憑自己的感情衝動而貿然行事。為一時之氣“拔劍而起”、“挺身而鬥”,乃匹夫之勇。真正的大英雄,應該是“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六出祁山而無大的建樹,經過深思我深知“平生謹慎,必不弄險”是我犯的最大的錯誤,我雖已全然明白,但已是力不從心,北伐尚未成功而身將先死,可歎!可惜!可恨!借此,我奉勸,切莫走我之路,欲成大事者必須具有冒險精神。

激發自己的冒險精神

欲成大事者必須具備常人不具備的冒險精神,因為沒有冒險,就沒有大的成功。世界上大多數人不敢冒險,他們熙來攘往地擁擠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穩地走著,這路雖然平坦安寧,但距離人生風景線卻迂回遙遠,他們永遠也領略不到奇異的風情和壯美的景致。他們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過了一輩子,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他們隻能在擁擠的人群裏爭食,鬧得薄情寡義也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穿上褲子,養活孩子。其實這樣並不安全,因為仍然要承受挨餓和被人鄙夷的風險。

所以,生命運動從本質上說應該就是一次探險,如果不是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是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

惟有帶著沉重的風險意識,敢於懷疑和打破以往的秩序,通過冒險而取得勝利後,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喜悅。我們應該強烈地追求這種境界而不應安於過一種平平常常、千篇一律的生活。

理想的生存方式就潛伏在現時的平常的生存方式之中,隻有具備探險的勇氣才能發現它。在你的身上,本來具備著打破舊的生活格局而迎來新的生活的巨大潛能,可是它被現時的平庸的作為掩蓋著。隻有具備風險意識,無所畏懼,勇於探索和實踐,你的潛能才能發揮出來。完全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實現了自己追求的人,才能領略到人生的最大的喜悅和歡愉,這是所有懦夫,都不可能領略到的。

冒險免不了有失敗。成功的母體便是失敗。成功隻是無數次失敗之中的一個特例。正常的規律是,無數次的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無數人的失敗換來一人成功。成功的那一次、成功的那個人是幸運的,而此前無數人無數次的失敗是同樣偉大的。那種失敗同樣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其價值體現在後來的成功之中。

成功意味著衝破平庸,而其中的一條捷徑便是——敢於冒險。

勇於冒險求勝,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風險的過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曆,這種經曆會不斷地向你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你,也會不斷地使你恢複活力。

懼怕失敗,不冒風險,求穩怕亂,平平穩穩地過一輩子,雖然可靠,雖然平靜,雖然可以保住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個悲哀而無聊的人生,一個懦夫的人生。其最為痛惜之處在於,你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潛能。你本來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悅,可是你卻甘願把它放棄了。與其造成這樣的悔恨和遺憾,不如去勇敢地闖蕩和探索。與其平庸地過一生,不如做一個敢於冒險的英雄。

到此你可以問自己——“平生謹慎,必不弄險”對嗎?答“否”毋庸置疑,而我孔明六出祁山而無大的建樹,就是最好的反麵事例。

定薑維為接班人: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

我選薑維為接班人,並不是因為我喜歡他,在如此重大的決策上,我尚知公私分明,把握分寸。我之所以選薑維為接班人,首先是因為他忠心,與他朝夕相處我深知,在我死後他仍能對我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能矢誌不移地完成統一大業者,非薑維莫屬。除此之外,重要的是,薑維具有曆史上許許多多優秀領導者共同的特點……

初識薑維是我首次伐魏之時,那時薑維為魏將。在我欲奪取天水之際,當時年僅二十七歲(跟我出山時的年齡相仿)的薑維屢出奇招,與我幾次鬥法謀動在先,那時我心中便十分欣賞年少博學的薑維。後幾經努力,以反間之計才將其收歸帳下。跟隨我這些年來,薑維沒有讓我失望,屢建奇功,並給了我不少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