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出祁山,“圍魏救趙”:讓下屬主動地去工作(2)(1 / 3)

而此番四出祁山,在大好的形勢下無功而返,最主要的原因乃是我主劉禪聽信小人苟安讒言。由此看來,我主劉禪是不懂以上這番道理的啊!

五出祁山,兵勝誠信:誠實守信是成大事必備的要素

在生死關頭,我軍八萬人中,有四萬人服役期滿,將由新兵接替,正整裝待返故裏。相比之下,魏軍有三十餘萬,兵力眾多,連營數裏,眾將都為此感到憂慮,此刻,我嚴重的意識到軍心的重要性,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做一個讓人信服的領導,勢必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取信於自己的下屬。

四出祁山,因小人讒言,無功而返。蜀漢建興九年,我再次出師伐魏。魏明帝曹睿親臨長安指揮戰鬥,這是對軍士們最大的鼓舞,我不敢輕敵,兵至祁山,便命安營紮寨。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足以看出糧草對行軍打仗的重要性,可此次,李嚴的糧草遲遲未到。惟一的辦法隻能自救,我猜想麥子應已成熟,我軍可秘密收割。

於是,我留王平、張嶷、吳班、吳懿守祁山營寨,親率薑維、魏延諸將,前往鹵城,鹵城太守久仰我諸葛亮大名,見我親臨,慌忙開城出迎,從太守嘴裏我探知隴上麥子已熟,便留張冀、馬忠守鹵城,自引軍往隴上而去。

沒曾想,前軍回報,司馬懿引兵在此,我心中暗暗吃驚,司馬懿確非等閑之輩,但對此我早有打算。我命人推出三輛裝飾相同的四輪車,同我乘坐的那輛一般模樣。這三輛車,是我在蜀中預先造下的,為在必要時使用。接著,我命薑維、馬岱、魏延裝扮成我的模樣,各差一千軍護車,隨後五百軍擂鼓,每一輛車,用二十四人在左右推車,一律穿黑衣,赤著腳,披發仗劍,手執七星皂幡,之後又叫三萬軍士各拿工具,等候割麥。

同時,我自己也與薑維等三人一樣的裝扮,徑往魏營而去,一切依計行事,當我將魏軍引至山坳時,我料司馬懿定會起疑不敢靠近,所以我事先命薑維、馬岱、魏延從三個方向衝向魏軍,此舉定能驚退司馬懿,使其退回上。

趁著司馬懿閉門不出的時間,我早令三萬精兵將隴上小麥割盡,運赴南城,打曬去了,可憐司馬懿足智多謀,卻被我騙得找不著北,為此我暗自得意了許久。

接下來在司馬懿企圖攻克鹵城的戰役中,我用計,裏應外合,前後夾擊,使其潰不成軍,不敢再戰,直到孫禮引雍、涼人馬二十萬來助戰,去襲劍閣,司馬懿才親自引兵再來攻鹵城。麵對大軍壓境,再加上司馬懿這個勁敵,我豈敢輕敵,於是命令我軍,嚴陣以待。

頗要人命的是,在這生死關頭,我軍八萬人中,有四萬人服役期滿,將由新兵接替,正整裝待返故裏。相比之下,魏軍有三十餘萬,兵力眾多,連營數裏,眾將都為此感到憂慮,此刻,我嚴重的意識到軍心的重要性,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做一個讓人信服的領導,勢必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取信於自己的下屬。因此,我堅決拒絕楊儀將換班軍士暫且留下退敵,待新兵來到,再換班的建議。

我認為,用兵命將,以信為本,既有言在先,豈可失信?我傳令,叫應去之兵,當日便行,我的誠信之舉,讓軍士們感動不已,竟然大呼:“願意暫時不回,舍命殺退魏兵,以報丞相!”此情此景,讓我老淚縱橫,含淚授他們攻敵之計:所有將士出城安營,待魏兵到,不給他們喘息之機,立即攻擊,以逸待勞,必能大勝。

果然,此役我軍將士人人皆如猛虎,魏兵抵擋不住,便往後退,我兵奮力追殺,隻殺得那雍、涼之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我軍大勝。

雖然之後由於種種原因五出祁山未果,退回漢中,但此次出祁山也非一無所得,除多次大敗魏軍,更讓我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誠信是為人處世的根本,五出祁山,兵勝誠信,讓我更加確信:

誠實守信是成大事必備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