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魚腹浦“十萬精兵”:先見之明,長遠考慮(6)(1 / 2)

悠揚的琴聲裏聽不出絲毫心慌,我是那樣地深信自己會贏得這場戰爭,我甚至在想後人會怎樣評價於我。明快的琴律像是在嘲諷,又像是在挑釁司馬懿。良久,十五萬大軍竟在城外不敢越雷池半步,最後全部退卻。

我見魏軍遠去,撫須一聲長笑,結果盡在意料之中,城中軍士見千鈞一發之險,在片刻之間化為烏有,不由得驚喜交加。

我含笑對餘悸未盡的兵士們說:“司馬懿深知我謹慎,不曾輕易冒險,而今見我穩坐城中,所以不戰自退。”此乃疑兵之計,萬不得已才能使用,倘若隨便使用此計,一旦被對手識破,必大敗無疑。一個真正的好統帥,無論在多麼危急的情況下,都能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化險為夷。

我深知,要想此計成功,還需要暗設伏兵。我料司馬懿定會退走,而且會選擇小路行兵,遂命關興、張苞二將速去武功山設伏。

果然,司馬懿率軍沿小路撤退,向北退至武功山時,遇上了張苞的伏兵。

先前的空城計已讓司馬懿心生疑問,此處遇到張苞,更以為是我早已設置好的伏兵,更是對我設計一事深信不疑,故隻求生路,不敢戀戰,此時,關興也領一隊人馬從左路殺出,更讓魏軍如驚弓之鳥,絲毫不敢停留,丟掉糧草輜重,沿路向山後逃去。

此一役,我在猝不及防之際,隻用了三千人馬大敗司馬懿十五萬大軍,比起赤壁之戰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後我在栽培薑維時叮囑他:要做一個優秀的統帥,定要做一個從容應變的人,臨危而不亂,從容地麵對一切。

做一個從容應變的人

兵書有雲:“將者,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就是說,凡是做大事的人,必須有著極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從容麵對一切突如其來的打擊和挫折。

處變之時要處變不驚,而危急之時更需方寸不亂。

隻有在危急關頭,方能考險一個人的膽識、雅量與鎮定,而膽識、雅量、鎮定是一個人成功的性格基礎。當你麵對著泰山壓頂而處變不驚、鎮定自若的時候,你也就擁有了宰相的雅量。

人的一生,很多時候是按部就班地從事著自己的事業,並不會有太大的變故,但也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危險、緊急的情況。往往在這個時候,一個人如何行事,就能反映出他的為人,他的作風、品質的高低。麵對危急關頭,突然發生的意外,又該如何麵對呢?你可以從下麵一則寓言故事中得到啟發。

兩隻小青蛙在覓食時,不小心掉進了路邊一隻牛奶罐裏,牛奶罐裏還有為數不多的牛奶,但足以讓青蛙體驗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

另一隻青蛙在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沮喪、放棄;而是不斷告誡自己:“爹娘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它每時每刻都在鼓起勇氣,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生命的力量與美展現在它每一次搏擊與奮鬥裏。

不知過了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反複踐踏和跳動,已經把液狀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奶酪!不懈地奮鬥和掙紮終於換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罐裏輕盈地跳了出去。

遇到災難,通權達變,頹勢也能轉化為優勢,就像從牛奶罐裏跳出來的那一隻青蛙。而那一隻沉沒的青蛙就永遠地留在了那塊奶酪裏,它做夢都不會想到會有機會逃出險境。

戰場上要沉著鎮定,才能取勝,日常生活中同樣如此,危急情況發生時,因為人們大多數沒有心理準備,所以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吃驚、恐慌,就像故事中那隻沉沒的青蛙。麵對危急,先要沉著、鎮定、果敢,不為危難所嚇倒,而後才有走出危急的機會。

二出祁山,錯攻陳倉:剛愎自用,害人不淺

二出祁山,錯攻陳倉,是我之過,我剛愎自用,不但錯過了對敵良機,而且斷送了眾多將士的性命,今回想起來心痛不已。剛愎自用真是害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