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朱鎔基同誌在中央和國家機關講黨課時強調:“黨的建設必須圍繞經濟建設,經濟建設必須依靠黨的建設。”對於前一句話,經過十多年的改革實踐,已被人們所認識,而對於後一句話,則不是所有的同誌都能很好理解和把握的。當前許多經濟問題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政策問題。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現代企業製度正在構建之中,與之相適應的職工的價值觀也表現為過渡性的特點,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差異性、不確定性。因而我們必須堅持以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堅持“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對企業職工的價值觀給予必要的引導。
在企業自身發展中,在大量經營、管理行為和生產活動的背後,的的確確隱藏著一隻看不見的手,即企業職工的價值觀。成功的企業,成功的企業家,其深層的原因,就在於激發和運用正確的價值觀,凝聚人心,增強活力,調動各方麵的積極因素。作為企業群體意識的企業價值觀,集中反映在企業管理層,特別是領導層的價值觀上。管理層、領導層的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必須與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相一致。承認職工價值觀的某種多元性不等於放任自流。必須用正確的思想和方法教育職工,發揮激勵和約束作用,使越來越多的職工認識到有了企業的成功才有個人的福利。在企業價值觀指導下,能夠實現個人的價值,從而自覺地把個人的價值觀服從於企業整體價值相一致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利益關係,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關係,是規範全體職工價值取向,搞活搞好企業的重要因素。這又一次被青島港生龍活虎的發展形勢所驗證。現在,企業麵臨著紛繁複雜的新情況、紛至迭起的新問題,大事多、難事多,解疑釋惑、化解問題、協調關係、理順思路的任務十分繁重而艱巨。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企業,不會單靠物質利益和行政措施過日子,而是同時注重抓精神力量,確立企業的價值取向。但願我們的眾多企業都能像青島港務局那樣,走出自己的特色來。
(1996年8月13日《經濟日報》評論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