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今天報道的青島港務局領導的作為,令人鼓舞,令人欽佩!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情操。而這些恰恰是當前少數領導幹部所缺少的精神財富。
倡導高尚的情操是中華民族,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在中華民族史上,不乏情操高尚的仁人誌士。在我們黨的曆史上,更是湧現了一大批黨的優秀兒女。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赴湯蹈火的革命先烈不必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焦裕祿、孔繁森、張鳴歧、李潤五等優秀領導幹部同樣受到黨和人民的愛戴和稱頌。這些說明,凡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怕坐牢,不怕殺頭,不計名利,不圖享受的人都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他們將名留青史。
高尚情操是民族的美德,代表無產階級和全民族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更是重視共產黨人,特別是領導幹部高尚情操的培養和教育。毛澤東同誌早年在《紀念白求恩》中要求同誌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鄧小平同誌也要求“高級幹部要帶頭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江澤民同誌多次強調“領導幹部一定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這是造就我們共產黨人要講情操的重要教導。
怎樣才能具有高尚的情操呢?陶鑄同誌在《理想·情操·精神生活》一文中指出:“除了必須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和崇高的理想之外,還必須嚴格做到下麵三點”:第一,要丟掉一切私有觀念,要與自己的個人主義思想徹底決裂。第二,要有堅強的毅力,也就是魯迅所說的“韌性”。第三,要有豐厚的群眾的感情,豐厚的勞動人民的感情。陶鑄同誌三十多年前提出的這三點到現在並不過時,要做到也並不容易。使我們高興的是,從青島港務局領導的作為來看,他們是基本做到了。
(1996年4月9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