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魚,不像其它童話中的女主角那麼幸運,在兒童文學中,她是一個海的女兒童話故事海的女兒童話故事(20張)
悲劇形象,也是安徒生在通話中樹立的一個尖銳,生動的形象。亞裏士多德認為理想的悲劇人物應該是本身具有某種缺陷或者是犯過失的的人。作為童話中的女主人公,小美人魚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她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美妙聲音——同樣在現實中安徒生也曾經有過一副好噪音。此外,小美人魚是海底世界中最小的公主.也是最受寵愛的公主,她的魚尾在海底世界中是最漂亮的,但對於岸上世界來說,魚尾是醜陋的不被世人所接受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美人魚的魚尾叫做缺陷,為了克服這個缺陷,小美人魚找了可怕的海巫婆求助,並最終用她的美妙聲音換了兩條漂亮的腿,同時她又有了另外一個缺陷——啞。小美人魚擁有自己的花園,其他公主都種上了自己收集的奇異的珍寶,但小美人魚的花園裏麵隻有一座王子的雕像。由此可見,小美人魚渴望被愛,她想同真正的人類戀愛,喜歡聽所有人類的故事。
童話中的王子代表著安徒生的理想世界,他不到16歲,英俊,就像美人魚花園中的雕像。故事情節中提到王子讓小美人魚永不離開他,這祥的情節,代表著忠誠。
從象征意義來寫人,人是宇宙間最美好的,因為他能夠進行種種合並圖冊合並圖冊(2張)
創造,創造出最美好的東西。小人魚第一次接觸到“人”時,她還隻有15歲。這個“人”是—位王子。
安徒生是將人、人的靈魂故到了一個崇高的地位,她不僅懷著堅貞信念,而且還懷著浪漫主義的強烈激情。小人魚苦苦追求的“不滅的靈魂”其實就是安徒生理想中人的生命價值所在,有了這個不滅的靈魂。才能進入人生命的高級境界,而人的生命是隻有追求與奮鬥才能獲得不朽的價值。從本質上說,她憑她堅強的意誌、善良的心靈、細膩的情感、行為的勇敢和高尚的品格一定能夠實現她的理想,隻是有待時日而已。安徒生通過她的形象,提示應該如何正視這種“人”的地位,應該如何擺脫低級趣味,而真正具有值得“人”的稱號的高尚的靈魂。
安徒生用藝術筆觸成就了人魚公主典範性的愛情悲劇,它浪漫,它精致,它優雅,它美麗。“安徒生童話特有的藝術魅力也就在這優雅與高貴之中顯現出來:極盡淒婉動人之措寫,但絕不呼天搶地,而是內斂地、沉穩地,甚至帶著一抹淡淡的憂鬱的微笑,卻把一份精致的憂傷悄悄地不絕如縷地纏繞在讀者的心上。這是一種安徒生式的藝術趣味,堪稱經典”。
安徒生出身貧寒,地位低微,於少年的時候,便展露出不凡的才華,為丹麥有錢的紳士所收養,供他教育,小人魚對人類的向往,便是安徒生對貴族權勢的羨慕,為了進入高等社會,他像人魚一樣每一步都如行走在刀刃上,安徒生置身權貴卻格格不入。他抵擋著嘲笑、誹謗和侮辱,忍受內在的痛楚,寂寞與失敗等精神痛苦,像小人魚一樣為世間所不容。[2]更具自我寫照色彩的還是愛情描寫,安徒生賦予小人魚勇敢追求愛情卻最後以自我犧牲的方式毀滅,這與他一生的愛情悲劇有關,安徒生終生末娶,把自己對意中人愛而不得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裏,正因為這種感情埋藏很深,最後起了突變,終於以海的女兒的形象展露出來,所以小人魚不是一個憑空幻想出來的,而是有真實感情做基礎,小人魚對愛的執著,可以看作為理想而自強不息,在艱難中奮起的精神動力,也正是安徒生的自身寫照。[2]愛情悲劇
學者對《海的女兒》中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執著精神評價很高,認為“(讀者)從她犧牲自我的行為方式,從倫理學的角度敬佩她對愛的奉獻”。”實際上,從愛情倫理的角度看,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做法並不值得過分褒揚。小人魚在獲悉擁有人類愛情便可“靈魂不朽”後,便對人類世界充滿了向往。盡管老祖母反複提醒她“比起上麵的人類來,我們在這兒的生活要幸福和美好得多”,”告誡她不要作不切實際的幻想,巫婆也警告她追求人類愛情是一種危險行為,但小人魚無法冷靜思考別人的建議,依然對人類的愛情癡迷不悟。這裏的老祖母和巫婆係小人魚海底同類或長輩,她們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一再提醒小人魚要珍惜海底幸福生活,以免將來落得悲慘的人生結局,然而小人魚對這些勸誡置若惘聞。由此可見,小人魚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觀願望行事,是她陷於絕望痛苦命運的根源。小人魚的人生悲劇也可以視為性格悲劇。
小人魚短暫一生經曆了四個階段,即在祖母啟蒙下向往愛情,遇到王子後萌生愛情,與女巫交易後來到人間——為愛情受苦.最後心甘情願淪為泡沫——為愛情犧牲。在不同人生階段,愛情一直是她魂牽夢繞、苦苦追尋的目標。甚至可以說.小人魚已將愛情演化為一種迷信,愛情對她而言即意味著一切,她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獲得愛情,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即便失去人格、受難和犧牲也在所不惜。然而小人魚與女巫做完交易以後,她卻陷入一個“愛而不能成其愛”的悖論:原本她是為了愛情來到人類世界,卻要為獲得愛情付出失去聲音的高昂代價,而一旦失去聲音她又無法向王子示愛,最終又因無法表明心意而失去愛情。愛情對小人魚而言猶如一度米諾斯迷宮,她身陷其中卻一直找不到出口。[3]在上述四個階段,小人魚“失聲”是導致其悲劇命運的關鍵。有學者認為,這裏的“失聲”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預示著女性失去了表達的權利與自由。在他們看來,“要接近王子就必須失去聲音的寓意為,女性在男性麵前的沉默是男權世界中的第一法則”。“這是從女權批評視角探討“失聲”意義的,固然具有一定的創見性,但其中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視。實際上,小人魚的聲音不僅代表女性的話語權,還可以理解為人之所以為人的主體意識。從海德格爾“語言是存在的家園”的觀點看,話語也是界定人類本質屬性的重要標誌,小人魚失去聲音即意味著她失去自我和人格。這是導致其愛情悲劇的另一重要因素。眾所周知,男女雙方在愛情交往中必須處於對等地位,如果一方一味遷就或迎合另一方,甚至為愛情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和立場,那麼這樣的愛情即使能夠開花結果,也大都結出令人遺憾的苦果和惡果。童話中的王子舉止優雅、儀表非凡,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巨大財富,的確是許多女性心儀的理想伴侶,然而小人魚在無原則的自我犧牲之後,她與王子之間卻變成“主人”與“寵物”的關係。她由於喪失獨立的人格和話語表達權.最終與她夢寐以求的愛情失之交臂。愛情原本是男女之間的和諧人際關係,但小人魚卻將其視為自己生命的全部,這時愛情便成為壓抑其主體意誌的精神重負。小人魚將全部人生希望都投注到愛情上,而一旦愛情遭遇不測風雲,她的整個天空就會在頃刻間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