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波施(1)(2 / 3)

可是爸爸一般是不允許有任何不必要的花費的,而媽媽在這方麵就更嚴了。她甚至把幾分幾厘的零星開銷都一筆不漏地登寫在自己的家務記事簿上。

“人生要取得成就,必須學會珍惜金錢。”卡爾的爸爸說道。

卡爾也懂得愛惜金錢。他把逢年過節別人送給他的每一分錢都積攢起來。有時候他自己還掙一點錢,比如他在爸爸的店鋪裏幫忙幹些活,爸爸便按同工同酬的辦法給他工錢。雖然小夥子的“資本”增加得很慢,但是最終還是攢足了3馬克。他手裏攥著這筆錢徑直跑到列鮑爾德的店鋪裏。這裏真是樣樣俱全,什麼都有:實驗室用的玻璃器具、陶瓷器皿、各種金屬儀器和吸引人的化學藥品。

列鮑爾德先生把卡爾要買的東西一樣樣地放在櫃台上麵,隨後卡爾把他買的物品整齊地擺放在籃子裏。

“我覺得,您做得多少有失分寸吧,卡爾先生,”列鮑爾德一邊說著,一邊把賬單遞了過來,“總共15馬克80芬尼。”

卡爾還不習慣別人用這種稱呼對待他,因此感到受寵若驚,但是當他聽到應付的錢數之後,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怎麼辦呢?難道要就此罷休不成?

他把手心裏的3馬克攥得更牢了,盡量保持平靜的神色,說道:

“我請求您把這批東西連同發票全部送到我家裏,錢麼,肯定都會給您付清的。”

這筆錢的數目使鮑拉·波施太太大為吃驚,因為這相當於她全家兩個月的生活費。可是列鮑爾德店鋪送貨來的一位職員向她解釋說,這些儀器和化學藥品都是難得買到的貴重物品,利用它們可以做許多非常有趣的實驗。何況對於擁有一家受人敬重的大商行的波施先生來說,這筆錢真是微不足道。

為了珍惜商行的名聲,波施太太隻好如數付了款。但是她心裏暗自盤算,非好好教訓卡爾一頓不可。

然而當兒子知道家裏已經把錢付了的時候,他高興極了,一雙藍色的眼睛閃爍著喜悅的亮光,此情此景使媽媽非但不忍心斥責兒子,而且轉怒為愛。

卡爾挽著媽媽的手臂,把她領到自己的實驗室裏,他想把一門日新月異的科學——化學講述給媽媽聽,並且將物質的各種奇妙變化表演給她看。

雖然媽媽對孩子們十分嚴厲,但是他們非常樂意跟媽媽談心,把自己的打算和幻想告訴給她。卡爾非常喜歡這種坦率的、敞開心扉的交談。他告訴媽媽,他從化學書裏學到了哪些知識,他是如何為化學中存在的難題而焦急不安的,以及當他從書上知道這門科學所取得的成就,特別是讀到那些已經運用到工業生產中去的種種發明創造的時候,他又是如何欣喜若狂的。

但是,卡爾所迷戀的誌趣卻不合乎爸爸的口味。老波施先生對化學持懷疑的態度。他認為,隻有冶金這個行業是最值得重視的,其他都不能與之相比。在老波施的店鋪裏,各種金屬製品是他們的主要商品,所以對於這類製品的用途和作用了解得最清楚。因此,臨到該決定兒子未來前途的時候,他雖然勉強同意卡爾選擇化學作為未來的職業,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卡爾必須研究與冶金學關係密切的各種化學問題,即冶金學中的化學。

“我看,你在進工科學校學習之前,最好先到冶金工廠裏去實習一個階段,這樣可以使你對於今後畢生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深入細致的認識和了解。”爸爸向他提出了建議。

“好,我同意,不過工廠能讓我這樣做嗎?”卡爾問道。

“這不用你操心。咱們店鋪的商品主要都是由柯岑納烏的一家冶金工廠供應的。我和這家工廠的廠主哈斯先生有私交,我想,把你安置在他的工廠裏工作是不會有什麼困難的。”

1893年的夏天,卡爾進入冶金工廠實習。要求他在一年的時間裏把工廠所有的車間都體驗一遍:要當模型工、鑄工、鉗工。無論哪個工種規定的活計,卡爾都幹得又快又好。另外,他還利用其他時間,做了不少小件的手工製品,都是他采集動植物標本用得著的一些東西和工具。

有一回,卡爾得到車間的允許,拿了幾塊梣木板子。沒過幾天,他用它做好一副滑雪板。在希列吉亞,也就是工廠的所在地,人們把滑雪板看成是一種稀罕的新玩意兒。工人們怎麼也不能相信踩著這種彎曲的木頭板居然還能滑動。因此,當卡爾拿著自己做的滑雪板到離他們工廠最近的一座小山上去滑雪時,竟吸引了幾十個好奇的人去看熱鬧。卡爾滑雪的技術雖然算不上是最好的,但是他還滑得不錯。

“卡爾這小夥子真棒!”工人們異口同聲地說,“像他這樣的才真能出息成好樣兒的呢,無論什麼事到他手上都幹得非常出色。”

實際上,卡爾隻要動手做一件事,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總會一一克服,有始有終地做出成績來的。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後,他參加了實習考試,考試內容是讓他製作一個鑄件的模型。他自己澆鑄一個立方體的鋼塊,然後再進行拋光和磨光,老師傅給他的活兒打了一個滿分,於是卡爾帶著畢業證書鑄工、鉗工技術合格證書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