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肖萊馬(4)(1 / 2)

於是在以前所有的考察也都被認為是錯誤的了。而關於碳原子化合價相異的看法,也就是多餘的了。”

另一位德國化學家拉登堡在其《化學發展史講義》中,當論述有機物化學結構理論的先驅工作時寫道:“所有這些考察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通過肖萊馬確定的甲基與氫化乙基的同一性,隻有在這個事實得到解決以後,碳的四個化合價的同一性才能被確認,至今常用的結構式才能信以為真。”

盡管肖萊馬對有機化學的發展作出這麼大的貢獻,但在自己所著的《有機化學的產生和發展》中,卻隻是極為謙遜地說:“我對烴的異構物做了一點初步的研究。”肖萊馬對於名利看得很淡,他進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在他所開辟的領域內把基礎打好,把存在的問題弄清楚,使自己所鍾愛的化學得到不斷的發展。

留名青史

19世紀60年代,肖萊馬主要致力於以脂肪烴係列為對象的基本理論研究,從而完成了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這些成果均發表在多篇具有創造性的科學論文中。從70年代起,他又把研究對象擴充到烴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酮、酸以及脂環烴與芳香族染料方麵,同時對脂肪烴作了總結性研究,也對次氯酸、硫酸與亞硫酸等無機物作了深入的研究。關於以上一係列的研究,肖萊馬總共發表的論文有60多篇。這60多篇科學論文中研究的對象可分為以下幾類:(1)脂肪烴及其脂肪族其他衍生物;(2)無機物;(3)芳香族染料;(4)脂環烴衍生物;(5)生物堿;(6)化學史。

除發表了數量如此之多的科學論文外,自從肖萊馬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與歐文斯學院有機化學教授以後,在科研與教學的同時,他還從事著科學著述工作,以係統總結其多年的實驗與理論研究的心得。肖萊馬生前總共發表了四部專著,此外還留下了大量未正式出版的講義與手稿。這些專著,如同他的科學論文一樣,都是用德文與英文同時發表的。

在1867年,針對德國的化學教育現狀,為了給祖國的青年學生提供更加科學的化學教材,肖萊馬用德文將羅斯科的《基本化學教程》予以改寫。此書原來主要是無機化學方麵的內容,在改寫過程中肖萊馬重新加寫了有機化學部分,由於他的這一改寫與補寫,使此書的內容更為全麵與充實。

這本書的全名為:《簡明化學教程·按最新觀點編寫。德文版由肖萊馬同作者(羅斯科)共同整理》。此時的肖萊馬,通過自己的專題研究,早已掌握了豐富的無機化學知識,因此他在改寫羅斯科的著作時,刪除了一些陳舊的內容,並“按最新觀點編寫”。這部書所探討的對象已經涉及到了整個化學領域,可以說是肖萊馬日後的巨著——《化學教程大全》的最初雛形。

《簡明化學教程》問世後,馬上受到了德國、俄國等國家讀者的歡迎。第二年(1868)此書就被譯成了俄文在聖彼得堡出版。俄文本的序言是由俄國著名的化學家、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所作。不久,此書就成為俄國、保加利亞等國的大學化學教科書。

隨著對於有機化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肖萊馬決定將他在《簡明化學教程》中單獨所作的有機化學部分擴寫成一部專著。從肖萊馬的助手施皮格爾的回憶中得知:這一時期肖萊馬在授課之餘,每天都從下午四點起一直連續工作到深夜,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結合自己的研究經驗,進行書稿的寫作。經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1872年一部名為《碳化合物教程或有機化學教程》的獨特教科書,在德國的不倫瑞克出版。此書是世界上最早按化學結構理論編寫的有機化學教本。這部被施皮格爾稱為是化學界“人手一冊”的教科書,培養了幾代有機化學家。這部優秀作品的出版,馬上使在此之前通行的其他有機化學教本都相形見絀,很快就在歐洲化學界傳播起來。

《有機化學教程》德文版麵世後,1885年發行第二版,到1897年發行了第三版。1873年,也就是在德文版發行後的第二年,此書被譯成了俄文,由俄國著名有機化學家布特列洛夫作序。1874年,此書的英文版在倫敦發行。80年代,該書又被譯成意大利文在米蘭出版。當此書的英文版刊行後,一家著名的英國藥物學雜誌評論說:“這是一部真正的好書。總之,它比迄今用任何一種語言所寫的有機化學教科書都要好。”這部書好就好在它的創新性。在此以前的有機化學教科書,可以說是體製混亂,五花八門,各章之間缺乏內在聯係,而且也沒有正確的理論將各種觀點統一為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