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擊潰江北、江南大營,解除了威脅天京三年之久的軍事壓力。
天京事變
領導集團的內訌
建都南京(天京)、西征的勝利以及天京地區的輝煌戰績,使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革命形勢對太平天國的發展十分有利,但是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卻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尤其是身為主要領導人的洪秀全和楊秀清,拋棄了起義初期那種質樸的思想作風,代之而起的則是對權利名位和奢侈生活的追求。定都南京不久,他們就立即大興土木,拆毀大批民房,動用成千上萬的男女勞力建造豪華壯麗的天王府和東王府。天王府城周十餘裏,牆高數丈,內外兩重,宮殿林苑,侈麗無匹,就連後花園也是雕琢精巧,金碧輝煌。
楊秀清為了營建東王府,不惜大批毀壞附近的民房、商店以開拓地基。東王府雖遜於天王府,但也是周圍數裏,牆高數仞,窮極工巧,騁心悅目,土木工程的構建在天京首屈一指。
天王從民間大肆挑選嬪妃,不斷選取民間秀女入宮,此例一開,其他各王紛紛效仿,這就給民間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
身為東王的楊秀清也過著豪華奢侈、排場十足的生活。他每次出行時,天京全城大放禮炮,行人回避,甚至還要跪在街頭,高呼千歲,否則就要受到嚴厲懲處。他出行時常常大擺儀仗、鼓樂,儀仗隊常常多達數千人,以至排成二三裏的長隊。
太平天國因襲了封建君主製度,頒布了等級森嚴的禮製,對諸王及其妻子兒女、親戚和各級官員的稱呼,都作了嚴格的、繁瑣的規定,不得亂稱。例如,天王洪秀全得稱萬歲,凡上言皆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其子稱幼主,亦稱萬歲,但不三呼。洪秀全的女兒被稱為天金。東王楊秀清稱九千歲,其屬下上言呼九千歲、千歲、千歲、千千歲!其子為世子,稱殿下,亦呼千歲。楊秀清的女兒被稱為東金。對丞相至軍師皆稱大人;師帥至兩司馬皆稱善人,如此等,不一而足。他們的服飾、儀仗、衛隊、輿馬等也都有嚴格的規定。例如天王的轎夫64人,東王的轎夫48人,連最下級的兩司馬也有轎夫4人。太平天國的領袖們沉湎於聲色犬馬的繁華生活之中,養尊處優,驕奢自大,關係逐漸疏遠,原來的同吃同睡、情同骨肉已不複存在,而是變為彼此不合,猜忌日生。對權利名位和奢侈生活的追求逐漸發展成為相互之間的爭奪權利。在太平天國的領導集團中,逐漸形成洪楊矛盾與楊韋矛盾兩組錯綜複雜的矛盾。
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的矛盾,主要是由楊秀清驕傲專橫,而使天王大權旁落引起的。
楊秀清有出色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從金田到南京,他是實際上的軍政指揮者。太平天國起義前期能夠取得那樣巨大的發展,是和他的領導分不開的。他總理天國的軍政要務,輔佐天王,深孚眾望。但是,建都南京以後,楊秀清的個人權勢的不斷上升使他權欲熏心,野心膨脹,威風張揚,不知自忌。隨著軍事上的一連串勝利,楊秀清自恃功高,一切專擅,驕傲專橫的傾向日益嚴重地表現出來。洪秀全徒存其名。凡天國的軍政要務都先在東王府商議好之後,才轉奏天王,而天王所能做的就是不得不下旨批準東王的奏議。楊秀清每詐稱天父下凡附體,命令洪秀全跪在自己麵前,甚至曆數洪秀全的罪過,用杖責打他以示懲戒。從定都南京到天京內訌的前夕,楊秀清扮演天父下凡的次數不算多,但卻有3次是針對洪秀全的。楊秀清權欲熏心,抓住一切時機與洪秀全爭權,凡事都與天王對著幹:例如凡是天王認為可行的事,他一概認為不可行;凡是天王認為應該殺的人,他都說不能殺,以此來表明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性情暴烈的洪秀全也不是好惹的,他不甘心讓大權落入楊秀清之手,處處與自己過不去,因此洪、楊二人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楊秀清與韋昌輝之間的矛盾也很尖銳。韋昌輝是金田起義的發起人之一,他雖出身於地主家庭,但加入拜上帝會後卻很堅決地變賣全部家產,所得全都用來製造武器,為起義做準備。而他全家族的人在他的帶動下,幾乎全都參加了拜上帝會和太平軍。當馮雲山、蕭朝貴相繼犧牲後,他的地位僅次於楊秀清,經常在外統兵打仗,擁有重要兵權,這對於楊秀清不能不構成一種威脅。韋昌輝曾讀過書,小有才氣,為楊秀清所忌恨,加上楊秀清自恃功蓋諸王,驕傲專橫,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對韋昌輝極不尊重,常因小事而任意挫辱。
韋昌輝屢受其辱,早就對楊秀清懷有不滿情緒。但他表麵上卻對楊秀清阿諛逢迎,唯命是從,常在楊秀清麵前裝出尚有驚恐之心、不敢十分多言的樣子。隻要楊秀清的轎子一到,就三兩步地跑出來畢恭畢敬扶轎迎接。他與楊秀清討論問題的時候,還沒說到三四句話,必會跪下向楊秀清稱謝,並說:“若不是四哥您教導,小弟才疏學淺,怎會知道這些?”有一次韋昌輝的哥哥與楊秀清的妾兄爭奪住宅,楊秀清徇私枉法,袒護妾兄,要殺韋昌輝之兄,又偏偏叫韋昌輝給其兄定罪。韋昌輝心中對楊秀清的做法極為憤恨,但表麵上仍是迎合楊秀清,甚至要給自己的哥哥處以五馬分屍的酷刑,並說隻有這樣做,才能起到警示眾人的作用。韋昌輝表麵上迎合楊秀清,暗地裏卻尋找機會準備奪他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