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人的來勢及出手的招式中,人們已經看出,此人武功根基頗為紮實。這時,緊隨皇帝的固倫額駙親王拉旺多爾濟、禦前侍衛丹巴多爾濟等5人,急忙一齊奔出,攔住來者去路,展開搏鬥。這些跟班侍衛,都是皇家精選的大內高手,頗有功力,但那刺客身手極為敏捷,將侍衛丹巴多爾濟身上紮傷三處。但衛士們經過長期訓練,配合默契,各攜兵器,以五敵一。除非是絕頂武林高手,否則是無法長久抵擋的。果然,衛士們以多打少,不出幾個回合,已奪下刺客短刀,將其生擒。嘉慶帝事後雖然聲稱自己在轎內,對當時發生的事情毫不知情,但相距一箭之地,搏鬥之聲及迎駕、護駕者的驚恐之聲,應當是聽見了的。
這是他登上皇位以後首次遇到刺客,可以想象當時他的驚恐之狀。
皇宮生變,大內遇刺,刺傷侍衛,紮破親王衣服,刺客距嘉慶禦轎已經很近,皇帝雖有驚無險,但此事在朝廷內外引起極大的震動,成為當時一樁大案。
事變發生的當天,嘉慶帝先下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要犯,但毫無結果。又下旨:
此案著派滿漢大學士、各部尚書並原派之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嚴審定罪。在刑訊逼供之下,刺客終於開口。
據供,刺客姓陳名德,47歲,北京人。陳德父母是鑲黃旗人鬆年的家奴。因主家遷往山東,陳德自幼便和父母一起到了山東,成年後亦以給富豪人家當差為生。父母死後,陳德於乾隆末年到北京投靠親戚,先後給五戶人家當差為奴。案發前,陳德跟上了粵海關回京的王姓官僚的家人孟明,充當廚子,在孟家當差5年。不幸,陳德妻子病死,80歲的癱瘓嶽母、兩個未成年的兒子都需要他來照顧,維持生計,日子越發艱難。至本年二月,孟家因嫌陳德吃飯人多,能幹活的人少,將他一家趕出。
據陳德供稱,一家被趕出後,生活沒有著落,隻有投親靠友,受人接濟,幾次搬家,無奈連個差事也找不到,因此產生了尋死的念頭。本月十八日,將15歲的長子祿兒從雇處叫回,團聚一兩天,然後準備自尋短見。但轉念一想,自去尋死,“無人知道,豈不枉自死了”。於是,想去行刺皇帝,這樣死也死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
二十日晨,陳德帶著長子祿兒出門。次子對兒問他父親去哪兒,他隨口便回答說,去替他也找個做工的人家。他懷揣短刀,先去酒店喝了兩碗酒,然後帶著祿兒從紫禁城東華門混進了皇宮。路上,祿兒問父親要去找什麼人,陳德不答,又說自己一會兒就要死了,讓他千萬不要認屍。祿兒一再追問原因,陳德隻回答說,一會兒你就知道了,你不要管。
父子從宮內夾道來到了神武門,夾在迎駕的人內。隨後,就發生了行刺皇帝未遂之案。祿兒見勢不好,馬上逃走,不久亦被抓獲。
嘉慶皇帝和會審各大臣明顯不滿意陳德的供詞。一個失業廚子,生活固然艱難,但僅憑死得更壯烈、更轟動的念頭就行刺皇帝,而且沒人主使,也沒有幫凶和同謀,實在是不可理解。而且,皇帝行動時間他為什麼會如此清楚,皇宮守衛極為森嚴,他又是如何混進去的呢?於是,嘉慶帝命令大臣們加緊嚴審逼供,把陳德供詞中提到的所有人員逮捕和傳喚來。
不料,陳德的兩個兒子、借住房主之保甲黃五福在被審訊時,均稱並不知曉陳德行刺事,隻說陳德最近幾天都出去找當差的事做,很晚才回家。為了查清為何陳德如此熟悉宮中的情況,傳訊了陳德過去的雇主、內務府包衣達常索。據稱,達常索過去在宮中侍候過誠妃娘娘,讓陳德陪同其進宮送過碗盞雜物。陳德當時還與太監楊進喜一起辦過車輛事宜,這已經過去幾年了。又傳訊太監楊進喜,據稱已有數年未見過陳德。
至二十一日,陳德好友王四、次子對兒等被提審,但仍然毫無進展。又嚴加審訊陳德,拷問其皇上昨日還宮消息及在禦花園外換乘禦轎之事是如何得知的。據陳德口供,他正想要自尋短見,又猶豫再三,尋思這樣死去很不值得,正在這時,街上墊土鋪路的人說起二十日皇上還宮的消息,被他偶然聽到,這才有了行刺皇帝的想法。原來,從圓明園到皇宮,其間有些路段為泥土路,皇帝禦駕經過之前,一般都會先派人鋪墊打掃,陳德據此知道了皇帝的還宮時間。至於皇帝從何門入宮,在何處換轎,他聲稱並不知曉,是進了東華門之後,向宮內下人們打聽才得知的。陳德還供稱,自己隻想到如果驚了聖駕,肯定當時會被亂刀砍殺,死也死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