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十一月十三日,雍正在李維鈞的奏折上批示說:“近來年羹堯上奏言事,朕懷疑他居心叵測,很是有擅政專權的意思。”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在年羹堯折上進行批示,說身為臣子的,有為國立功之心,容易立功,但要持守功勞是不易的,而君王也很難持守對臣子的恩寵。如果臣子有恃功妄為的,必會失去君主恩寵而受到懲罰。在這裏就顯示出雍正要對年羹堯下手了。從雍正三年(1725年)春開始,雍正對年羹堯的錯誤和罪行,不斷進行指責,對年屬下的川陝兩省官員進行大批調整,鼓勵臣下揭發檢舉年羹堯,對年羹堯連連罷官。當年一月,曾由年羹堯提拔、深得其賞識的甘肅巡撫胡期恒向雍正上奏彈劾陝西驛道金南瑛,雍正反而指責年、胡搞朋黨,沒有批準。年羹堯曾上奏彈劾蔡珽將屬下官員逼死,刑部奏請斬首蔡珽,雍正反而接見蔡珽,蔡上奏彈劾年羹堯貪暴,雍正不但不問蔡珽之罪,還任命他為左都禦史。二月,因為出現的天象怪異,雍正和很多非常迷信的人認為這是祥兆,大臣們紛紛上表祝賀,而年羹堯在三月所寫的賀表上將“朝乾夕惕”這個稱讚雍正的字眼寫得顛倒了,而且字跡不清楚。雍正認為這是大不敬,下詔指責年羹堯並不是因為粗心,而是擅權之心顯露無疑。不久,雍正又對年羹堯虐待青海殘部、重罪逃入準噶爾之人表示斥責。據傳說在雍正改變態度開始斥責年羹堯時,曾有人勸年羹堯謀反,趕走雍正自己稱帝。當時年羹堯有個叫孫劍才的門客,投靠年羹堯很長時間了。年羹堯擴建住宅,術士們都說百年之內都可興旺,而孫劍才卻說一會兒就要完了。年羹堯勃然大怒,要殺了他。
孫劍才對年羹堯說:“大將軍就要大禍臨頭了,我也不怕死。”年羹堯馬上細問為什麼。孫劍才說:“您勞苦功高,聲名遠揚,聖上懷疑您,而其他人陷害您,這並不是好事,而且張廣泗、嶽鍾琪領兵西征,是在牽製您。如果派人剌殺張、嶽二人,您自己親率大軍謀取中原,進攻京師,何愁大事不成呢!”年羹堯說:“成敗未卜,再說我手中也有重兵。”孫劍才被放,後來改名換姓逃走了。後年羹堯果然大禍臨頭。可以說,即使年羹堯當初真的聽信孫劍才的話謀反,他也不會成功。
在雍正的不斷恩寵之下,年羹堯得意忘形,擅權存私,任意對地方文武官員進行舉薦,形成前麵所說的“年選”局麵。這樣,在年羹堯周圍聚集起來一批人,形成了新的宗派。
此外,他還仿效胤禵,經常向將軍、督撫擅自發布命令;對於皇帝派往軍中的禦前侍衛像奴隸一樣使喚;甚至在進京時還讓額駙紮薩克郡王阿寶在他麵前下跪,令人難以容忍。還要提一下的是,年羹堯貪贓枉法的情況也十分嚴重。
年羹堯的行為自然會使雍正無法再容忍下去,不過他還是有充分把握,隨時可以將年羹堯繩之以法。所以在年羹堯第二次陛見後,有人提出不要讓他回到陝西時,雍正很是不在乎,以為這是非常可笑的。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年羹堯之所以不叛亂,不是不願意,而是他沒有足夠的能力;朕不提防他,是沒有這個必要。”
康熙初年清朝統一全國後不久,吳三桂等人控製將近半個天下,以這樣的力量發動三藩之亂,都還被康熙平定。現在清朝統一全國已80年,國家的富足穩定、皇權的鞏固遠勝康熙初年,如果年羹堯真的憑借川、陝兩省來謀反,隻能破壞國家統一和社會生產,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損失,曆史決不會寬恕他。年羹堯不會謀反,因為他深知這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他又自恃有軍功,而且手握重兵,雍正也會講些情麵,不會將他怎樣。當時京城的確有人擔心年羹堯會發動叛亂,建議雍正不要過分責備和處罰年羹堯。雍正很是坦然,說:“考察一下目前的形勢,對年羹堯的實力很是了解,他不會有所作為。”雍正獨攬天下大權,政權穩固,實力雄厚,不怕年羹堯謀反,故而敢於徹查年羹堯的罪行。這是雍正的高明之處。當年四月,雍正下令削奪年羹堯的軍權,其權力交由嶽鍾琪暫時辦理,命他去浙江就任杭州將軍。年羹堯接旨後3天才交出大將軍印,不得不離開了他管轄了十幾年、指揮過十萬大軍、建立過重大功勳的川陝,帶著少數隨從趕往浙江,任由雍正控製。
為了防止年羹堯在途中有什麼不軌行為,雍正命令所經地方官員,密切注意他的動向。在去浙江途中,年羹堯還在幻想雍正能原諒他,竟上疏說自己不想去杭州赴任,這等於抗旨不遵,使雍正更為不滿,命他即刻上任。朝廷大臣們看到雍正決心已下,紛紛上奏揭發檢舉年羹堯。直隸總督李維鈞三次上疏,說年羹堯利用權勢作威作福,貪贓枉法,排除異己,侵吞國庫,濫殺無辜,殘害百姓。雍正將這些奏折一一給年羹堯觀看,要他回奏。隨後,雍正嚴懲年的心腹和黨羽,一一處理。同年七月,雍正免去年羹堯杭州將軍職務,授以閑散章京將其安置在杭州,又令地方官員對如何處理年羹堯發表自己的意見,為處死年羹堯作輿論準備。於是廣西巡撫李紱、河南巡撫田文鏡等紛紛遞上奏章,要求將年羹堯處死。雍正表示接受,於九月將年羹堯的官職頭銜盡數革除,下令立即逮捕他。十一月,年羹堯被裝進囚車送往京城。十二月,議政大臣奉雍正旨意曆數了年羹堯九十二款罪行,請求處死年羹堯。這時年羹堯在獄中還希望雍正念自己有功能免一死,上書哀求雍正說:“我已經知罪了。希望主子能開天恩,可憐我,饒了我吧。我現在還不算老,還能給主子效犬馬之勞。”但雍正不為所動,決心已下,認為在年羹堯的九十二款罪行中該判極刑和斬立決的就有30多條,但表示開恩,允許年羹堯自殺。在給年羹堯最後的諭旨中,雍正說:“你也是讀書人,縱觀曆史,像你這樣不法悖逆之人還有比得上的嗎?自古悖逆之臣也大有人在,可在敗露前還進行掩飾,而你卻毫無顧忌,任意妄為,從古以來有這樣的嗎?”接到自殺的命令,年羹堯不願動手,雍正就讓他的死對頭蔡珽擔任監刑官,年羹堯隻好上吊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