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鐵腕下的千古罵名——清世宗雍正(3)(1 / 3)

事實證明,允祥也確實不是隻會享樂的草包皇子,在工作中展現了十足的智慧。首次清理康熙王朝時的遺留舊案,由於數量頗大,允祥決定打破以往常規,采取規定限期和獎勵勤勉相結合的辦法,數十日內即將幾千宗舊案都理出頭緒。為雍正長了臉麵,被處分的人當中也少不了牽連到八爺黨的人,即使有八爺撐腰,也沒能幸免,著實打擊了八爺黨的氣焰。雍正初年清政府新設會考府,允祥負責審核財政出納,辦理清查虧空、收繳積欠的事務。雍正對此要求很嚴格,諭示允祥:此事必須辦好,不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允祥深知此事至關重要,遂盡職盡責,認真辦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稽核、駁回不符合規定的奏銷項目近百起,有效地防止了營私舞弊的浪費現象。同時,又查出戶部虧空銀250萬兩,經奏請皇帝,采取令有關官員賠繳和逐年償補的辦法加以解決。對一些與造成財政虧空有直接關係的王公親貴也毫不留情,連敦郡王允、履郡王允裪等人都被勒令變賣家產清還虧欠。允祥不怕被人指罵,心甘情願地扮黑臉、做實事,有人因此責怪允祥過於苛刻無情,然而也正是憑著這種不徇情姑息的認真態度,他才較好地貫徹了雍正皇帝旨意,使虧補欠還,整頓財政取得顯著成效,令雍正的皇位日漸穩固。

治河患、興水利,是曆代皇帝都十分重視同時也十分頭痛的國家大計之一。康熙非常注重水利的修建,允祥青少年時期也曾多次隨父皇巡視河工,對此並不陌生。雍正王朝也同樣沒有得到上天的更多眷顧,水災同樣泛濫成災,損失十分嚴重,解決水利問題成為了雍正首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在治理水利的人選上,允祥自然當仁不讓,受命總理水利營田事務,主管營田水利府和下轄的四個營田局,首要任務便是在直隸地區修治河道,開墾水田,變水害為水利。允祥領命後“建議興修、疏浚河渠,築堤置閘,區分疆畝,經畫溝塍,躬親巡視,往返輒經旬月,櫛風沐雨,寒暑靡間,務成萬世永賴之利”。允祥開拓創新,在實地勘察的基礎上親自繪製出水域圖進呈禦覽,雍正帝頗感滿意,稱讚允祥等人親至水患地區,不畏勞苦艱辛,無論大河巨川還是小渠細流,都作出詳細調查,細心籌畫,大大造福了人民。

雍正幾乎將難辦之事都交給了心腹允祥去辦理,隻有允祥出馬,雍正才放心。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允祥並沒有被自己的功績衝昏了頭腦,也並不是衝著賞賜才肯為雍正全心全意地辦事,其中的原因隻是出於和雍正二人的兄弟情誼。也能看出允祥其人頗為聰明,懂得身為“臣弟”怎樣使君王感到滿意和放心。不貪戀某些過分例外的恩賜,以免引起猜疑嫉妒而不利於已,這樣也就能在寵極人臣之際確保平安,又能更多、更久地博得恩遇。

雍正也並沒有卸磨殺驢,雖然此人多疑成性,但是對允祥卻也真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做到了真正的“用人不疑”。

雍正自己是在康熙王朝中的皇權爭奪之中經曆過來的,皇子與大臣官員私結黨羽,互相傾軋,甚至覬覦皇位、威脅君權的戲碼,胤禛也曾親眼所見,深知其危害。在他繼位後,嚴禁王公官員結黨,並禦製《朋黨論》以申其害。但對於十三弟則多有例外。

允祥最終死於肺病,但也不排除勞累過度所致。他死後,雍正悲痛萬分,食不下咽、寢不安睡。還因為三阿哥沒有表現出悲痛之意而治他的罪,可見四哥對十三弟的情誼是何等深厚!

整頓吏治,高薪養廉

清查虧空

由於康熙在位61年,作為一個久掌大權的皇帝,康熙非常佩服漢文帝施惠於民、盡量不擾民的統治方針。於是,晚年的康熙不免要恩澤天下,來博得為政寬仁的美名。但社會的發展並不依賴個人的想法,一味地寬容,給社會帶來了很多負麵影響,在此方針指導下,康熙末年的社會積弊十分多。

社會吏治日益敗壞,官吏貪汙成風;在“反正不是自己的”心理支配之下,政府高官們、皇子們大量地從國庫中借支,造成國家錢糧空虛,國庫不足;地方紳衿魚肉百姓,貧富差距十分大;從戰略角度考慮,按照康熙末年的財政狀況,如果國家發生災荒,或者是邊疆告急引發戰爭的話,那麼國家財政嚴重不足,國庫空虛到無銀用兵賑災的地步,用雍正的話就是“關係匪淺”了,後果讓人擔心。

此外,地方紳衿擴張勢力,對欲集中皇權的雍正來說,無異是眼中之釘。

雍正十分清楚各種狀況。雍正掌權後的一個月,就給戶部下達了全麵清查錢糧虧空的總動員令,細致而具體地部署了各地清查的方針,政策和注意事項:

“各省督撫將所屬錢糧嚴行稽查,凡有虧空,無論已經參出及未參出者,三年之內務期如數補足,毋得苛派民間,毋得借端遮飾,如限期不完,定行從重治罪。三年補完之後,若再有虧空,決不寬貸……”

就是說:你們各省的總督、巡撫要嚴格檢查轄區內的錢糧虧空問題。一旦發現虧空,不管是否報告給中央,都必須在3年之內,把虧空的數目補齊。在補虧過程中,不得以補虧為借口,再向民間增加苛捐雜稅。比如山東省,以前查明虧空數十萬兩,雖然現在名義上使用官員的俸祿補足了,朝廷對其中的巧取豪奪亂收費、亂攤派十分清楚,其他省大概也是如此。另外,也不得乘機掩飾虧空,或者尋找借口不全力執行。沒有補完虧空,朝中會加以嚴罰。在3年補完虧空以後,如果再發生虧空的事,朝廷也不會饒恕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