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去幾十米到了懸崖,深穀下麵是汾水河。就在這個懸崖邊上,有一奇石,如一隻和平鴿,麵向東南方,展翅欲飛。
汾水河東岸也是一大片石林,看去像秦始皇兵馬俑。河西懸崖邊幾個石柱,極像《西遊記》中的唐僧取經。那唐僧身後牽著白龍馬,沙僧、豬八戒緊隨其後,看到這些使人想起:“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的歌來。有人問:“怎沒有孫悟空?”“孫悟空興許探路去了!”在場的人分析著回答,惹得一陣歡笑。
下山向東走,一座高岩出現在眼前,當地人叫它“白虎岩”,虎頭雄赳赳的,胸前白花花的,蹲在汾水河懸崖邊上,很有氣勢。
從白虎岩邊走上去,一座孤峰拔地而起,高高的山峰微向東傾斜,要倒不倒的,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倒山寺”,倒山寺不知是哪朝哪代在峰頂建的廟宇,煙火極盛時,朝拜者絡繹不絕。上山修有寬寬的石梯路,從半山算起,足有一千多步。山上有畝多大的坪坪,除建了七間廟宇之外,還栽有鬆柏果樹。過去廟裏有和尚,解放後和尚死了就埋在山頂上。倒山寺地處汾水河懸崖之巔,海拔1300多米,與河底直線高差七八百米。據說廟上靠東邊的屋簷水可滴到河下,懸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站在倒山寺,居高臨下,可看到寒水大張岩,奉節平安槽、九倒拐、雲陽風林大埡,南溪屋梁山等地,真是“一覽眾山小”。
花岩村的農民住在石林,熱愛石林,從不輕易損壞石林,並利用石林為生產生活服務。考察中,見到農民利用天然石坑做水井、糞氹,以石圈、石灣關豬關牛,修的房子依山背石,並在石穴、石縫中栽樹種竹,使花果竹林生長在天然石盆之中,環境優美,別具一格,坐在家裏可以欣賞如盆景的山石花木,陶冶情趣。
石頭多了對生產是個不利條件。但這兒的農民有石頭般堅毅的精神,不怕困難,在石窩、石礅、石縫中聚土種莊稼,能種一塊是一塊,能栽一窩是一窩,推廣先進技術,精細管理,糧薯煙菜,茁壯茂盛,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問起農民的生活,他們介紹人平糧食過千斤,又種油菜、煙葉、黃花等經濟作物,利用山場放牧,日子過得豐盛。
嗬,我欣賞石林,更欣賞石林人石頭般的意誌和開拓精神。
藤纏樹,一個美麗的故事
黎定雙
重慶市巫溪縣淩角鄉涼水村有一自然奇觀——藤纏樹。一株高大粗壯的楓香樹被下麵長起來的細長溫柔的牛麻藤纏繞至整個樹冠,形成一把巨傘,不知有多少年了。
涼水村海拔近千米,鬆林茂密,氣候宜人,田園風光,幽深清靜。在藤纏樹下麵,有一眼泉水,四季不幹,冬暖夏涼,村民們打了一口井,滿足人畜飲水,還建了一個農家樂,吃住、娛樂、觀景、旅遊融為一體。每到夏季,遊人絡繹不絕,到這裏來享受農家樂,欣賞藤纏樹,休閑納涼,回歸大自然。
今年盛夏的一個周末,我和幾位同事慕名來到涼水村。站在藤纏樹下麵,望著眼前的自然奇觀,我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遠古的時候,巴國的楓香王子,厭惡宮廷的明爭暗鬥,不想繼承王位,隻希望做一個平凡的人。天府之國的纖牛公主,不甘深閨的享樂寂寞,反對父母的包辦婚姻。為了追求自由和愛情,二人悄悄離開家鄉,飽覽了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又來到風光旖旎的大寧河。他們在木船上相遇,共同的追求和理想,偶然的邂逅,二人一見鍾情,喜結良緣,便在涼水村安居落戶。
楓香王子和纖牛公主一生勤勞善良,男耕女織,平淡的生活,歲月如歌。雖然沒有生育子女,但夫妻倆相親相愛,白頭到老,受到了人們的尊重,有口皆碑。
他們倆逝世後,村民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將其安葬在泉水旁邊。春天到來的時候,墳墓上長出一株楓香樹和一根牛麻藤,漸漸地形成了自然奇觀——藤纏樹,這不是楓香王子和纖牛公主的化身麼?
春夏季節,楓香樹枝繁葉茂,高高挺立。牛麻藤爬上樹梢,緊緊擁抱。紫紅色的花蕊散發著濃香,醉人暈眩,藤葉上的絨毛,刺人肌膚,拒絕非分的遊客。讓人不禁感歎:這對夫妻不僅人間朝夕相守,而且到了天堂,仍然相依為命,護衛著那份無瑕的聖潔,真是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