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爾從不封閉自己,總是快樂地和小夥伴一起玩遊戲。她喜歡和附近的孩子玩跳房子,卻看不見記號,但她會一直努力到把自己玩的每一個角落都真切地記清為止。這樣,即使在賽跑,她也沒有輸過。小夥伴們也從來沒嫌棄過她。正是憑著這股韌勁,後來她獲得了明尼蘇達大學的文學學士及哥倫比亞大學的文學碩士兩個學位。參加工作後又成為奧加斯達卡雷基大學的新聞學和文學教授。
一位幾乎失明的女性,能取得如此的榮耀足以驕傲了,但她不滿足這些,除了教書外,她還在婦女俱樂部講授各種書籍及作者的生平,並客串電台的談話節目。更為重要的是,她的小說《我想看》激勵了許多人,使他們也能勇敢地向命運抗爭。
“在我心裏不斷地潛伏著是否會變成全盲的恐懼。但我始終以一種苦中作樂的勇氣來麵對生活,因為,我已經是個不幸的女人了,我不能給自己再增加不幸。”在談到她的成功時,連爾這樣寫道。終於,在她52歲時,經過現代醫術的診療,她獲得了40倍於以前的視力,人生在她麵前展開了一個更為絢麗的世界。
連爾像一個在荊棘叢中采摘鮮花的女孩一樣,時刻把采摘生活的快樂放在自己生命的花籃裏。盡管她已經被命運的荊棘“碰傷”,但是,她卻從沒有陷入荊棘,而是用微弱的視力,享受著生命中的陽光。她就像凜冽風中的一朵奇葩,依舊張揚著美麗。
有一個女孩,叫陸路。陸路家裏貧困,很早就退學嫁人了,可是對方家裏也不富裕。很多人都猜想,早早嫁人的她一定是個愁腸百結的女人了。可事實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她對於現在的生活很滿足,有一個愛她的丈夫,有一個可愛的兒子。
日子一天天消逝,後來她的丈夫在一場大病中離她而去,再後來兒子因開車肇事進了監獄。大家又猜想她這回一定很痛苦了。可是,她並沒有被生活的愁苦壓倒。雖然她的容顏蒼老了許多,額頭過早地爬上了一條條皺紋,但她辦起了一個托兒所。她一會兒抱抱這個,一會兒拍拍那個,屋裏充滿了孩子幸福的歡笑。
陸路人生的苦難比很多人都多,但是,她依然在苦難中展現著難得的笑容。是的,如果別人能將你的財產,你的丈夫……你身邊的一切都拿走,這還不足以證明你是個弱者。如果誰也拿不走你的快樂、你的自信、你內心的寧靜,那麼,你就已經強大到不可征服了。
每個女人的一生都會遇到諸多不順心的事,有的女人在遇到困境時,看不到前途的光明,抱怨天地的不公,甚至“破罐子破摔”,在精神上倒下;而有的女人在遇到困境時,能夠泰然處之,認定活著就是一種幸福,痛苦之後,她們依然能從容安定,積極尋找生活的快樂,不浪費生命的一分一秒,於灰暗之中向往光明,在精神上永遠不倒。
麵對當今複雜紛擾的社會,在背負巨大心理壓力的同時,女人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如失業下崗、家庭變故、婚姻失敗、學業不精、經濟問題等諸多困難。當這一切突如其來而無法解決時,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是否在苦難中笑一笑,是否能超越苦難,迎接生命的春天。
用微笑去改變不幸
張愛玲曾說:“善待自我,無論風沙如何肆虐,一陣夜雨之後,所有的樹木都會吐綠,所有的桃花都會綻放……”可是生活中,總有人喜歡沉浸在悲傷之中不能自拔,他們終日哀歎所失去的,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卻忘了享受眼前的生活,這是不值得的。善待自己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其中就包括把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樂觀地麵對每一天。
任何人都有傷心的時候,特別是在自己至親至愛的人離開人世時,悲傷往往能將一個人擊倒。適當的悲傷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過度的悲傷卻隻能證明智慧的欠缺。
哈裏斯先生去世後,他的妻子傷心不已,因為他們婚後感情一直很好,而且他們已經攜手走過50年了。哈裏斯的女兒知道年邁的母親心裏非常難過,但卻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安慰母親,於是她隻好陪著母親去父親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