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血壓升高與覺醒及活動有關。也就是說,睡覺醒後,血壓逐漸升高。研究表明,上午10:00(8:00~11:00)和下午3:00~5:00血壓最高,腦溢血的好發時間是上午10:00。一般藥物的作用是在服藥後半小時出現,2~3個小時後達到高峰。因此,上午7:00和下午2:00服藥最為合適。我們還可將服藥時間進一步簡化,即起床後服藥。如果中午不休息,則可在午飯後1小時左右服藥。
服多少藥,目標要認清
為使血壓在一天24小時中處於穩定狀態,提倡使用長效製劑。長效製劑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時間服用均可,特別是穀峰比值高的藥物。但要每天在同一時間服用,最好還是早晨起床後服藥。
國外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每降低10~14毫米汞柱和舒張壓每降低5~6毫米汞柱,可使腦卒中減少2/5,冠心病減少1/6,人群總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減少1/3。
我國臨床研究表明,收縮壓每降低9毫米汞柱和舒張壓每降低4毫米汞柱,可使腦卒中減少36%,冠心病減少3%,人群總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減少34%。因此,血壓降低的效益是明顯的。
那麼,血壓應該降到什麼程度呢,或者說應達到的理想血壓水平是多少呢?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更明確地說,目標血壓是138/83毫米汞柱。假如你的血壓未達到這一目標,就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加大劑量、加用他藥(聯合用藥)、換用他藥等。總之,要以達到目標血壓為準。
如何服藥,保持血壓穩定
使血壓保持穩定很重要。血壓不穩定可導致器官損傷,因此,在降壓的同時必須穩定血壓。使用能降低血壓波動性的抗高血壓藥是最佳選擇,但至今這方麵的研究尚很欠缺。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避免人為地造成血壓不穩定。
應當提倡使用長效製劑,逐漸淘汰短效藥,但長效製劑往往價格昂貴,目前普及有困難。一些物美價廉的中效藥(每日服用1到2次)值得推薦,如尼群地平、安替洛爾等。
服用降壓藥的五大原則和四大注意
許多高血壓患者都在服用降壓藥,那麼降壓藥服用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在服藥過程中又該特別注意哪些問題呢?
五大原則
①一般情況下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劑量,若療效不明顯,或有明顯不良反應時,應改用另一種降壓藥。若一種降壓藥達不到目標血壓(一般指將血壓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則可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用機製不同的降壓藥聯用,以達到有效控製血壓的目的。
②盡量選用長效降壓藥,能在24小時內有效控製血壓,避免一天之內血壓大幅波動。
③選用價格低廉,副作用少,便於購買的降壓藥,包括單種藥物或複方製劑。
④盡可能選用既能降壓,又能減輕和逆轉靶器官(主要指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損害的降壓藥。
⑤患者對高血壓治療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因為一旦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往往需要終生降壓治療。
四大注意
治療高血壓,堅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非常重要,但有的患者往往忽視這點,服藥時斷時續,這樣會影響療效。那麼為什麼要堅持服藥?服藥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①應當清楚高血壓的危害性。
按照目前的醫學水平,原發性高血壓迄今尚無根治的辦法,服用降壓藥隻能暫時把血壓降下來,停藥後過不了幾天血壓又會升高,長期服藥雖然不能根治高血壓,但可大大減少心腦血管並發症的發生,達到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長壽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