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療養篇(4)(3 / 3)

利尿劑是將水分和鈉排出體外的藥。利尿劑能降血壓是因為體內的鈉減少了,這和通過減少鹽攝取量來降低血壓是一樣的。

鈣通道阻滯劑是抑製使血管收縮的神經而降低血壓,但是那種強力控製交感神經的藥有很多副作用,隻用於重度高血壓病。因此,美國高血壓委員會的治療方針規定,隻能在進入最終階段的時候使用。

而血管擴張劑就如其名字那樣,是擴張血管的藥。

至於如何選擇這些藥物,則是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而選擇的。通常,首先選擇噻嗪類利尿劑或受體阻滯劑,如果血壓如預計那樣下降的話,就將上述兩種藥並用。作用不同的藥物並用,副作用可相互抵消。

所有的降壓西藥,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天一次的話,應該在早上起床後半小時服用,不拘飯前飯後,雖然有的藥物不受食物幹擾,但是如果沒有胃病,建議最好在進食前20多分鍾服用。如果是每天服用兩次,第一次用藥在早上起床後半小時以內,第二次可以在下午4~6點之間服用。如果有24小時血壓監測,可以在24小時血壓監測結果的指導下,在高峰前1小時服藥。

利尿劑應一次服用,且最好在早上服藥,以免晚上服用造成夜尿次數增加,影響睡眠。α-受體阻滯劑如呱唑嗪、特拉唑嗪(亦用於前列腺增生的治療)等,首次用藥劑量應減半,並在坐位服藥,注意起立時的體位性低血壓。臥位時先坐起來半分鍾,在坐位起立時先扶物站立半分鍾再走。降脂藥以他汀類使用人數最多,一般應在晚上一次服用。阿司匹林,有人認為應早上服用,有人認為應晚上服用,如果沒有胃病可以在早上服用,也可以在睡前服用,有胃病的人應在飯後服用。

一般來說,中藥類的降壓藥,尤其是以補益為主的中藥,建議在飯前服用,以祛邪為主的中藥在飯後服用,藥品說明書有特殊規定的除外。中藥最好早上服用祛邪的藥,晚上服用扶正的藥。

一旦開始,終生服藥

首先,要確認你是否需要服藥。這是很重要的,一旦確認要服藥,病人就得終生服藥。大家知道,高血壓分繼發性和原發性,繼發性高血壓由各種原因引起,如腎病等,而原發性高血壓則病因不明。對於前者,一旦病因去除,病人即不再有高血壓,不需要終生服藥。而對於後者,由於病因不明,無法根治,需要終生服藥。

有些病人經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血壓接近正常,於是就自動停藥。一方麵,停藥後血壓會重新升高,另一方麵,即使血壓升得不是很高,我們也不知道器官損傷是否繼續進展,而血壓高不過是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之一。因此高血壓病需要終生治療。

那麼,到底怎樣決定是否服藥呢?一般來說,經不同日數次測壓,血壓≥150/95毫米汞柱,即需要治療。如果病人有以下危險因素中的1~2條,血壓≥140/90毫米汞柱,就要治療。這些危險因素是:吸煙、肥胖、血脂異常、缺少體力活動、糖尿病等。

何時服藥,時辰有講究

血壓在一天24小時中不是恒定的,而是存在著自發性波動的。當人在睡眠時,血壓可大幅度下降。如果你在白天經常忘了服藥,而在晚上臨睡前服用降壓藥,則有可能使血壓在夜間降得太低。特別是老年人,容易誘發腦缺血性中風。在致命的腦血管意外中,約40%與低血壓有關。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不宜睡前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