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運動篇(5)(3 / 3)

許多研究已證明,無論是正常人群還是高血壓患者,在一次急性運動後都會出現血壓的顯著下降,即運動後低血壓現象。因此,較高的運動頻率會帶來更好的降壓效果。

運動持續時間

一次運動的持續時間基本上在10~60分鍾,與運動頻率和血壓下降的關係相似,運動時間越長血壓下降也越多。

較短的運動周期就可使大多數人,特別是習慣久坐的人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下降,舒張壓不隨運動周期的增長出現更多下降。

運動強度

運動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即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個人喜好和實際條件等,來選擇運動方式。

另外,還要從小運動量開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以達到有效的心率範圍:運動時的適宜心率=170-年齡。

適當的時間(頻率):每周至少鍛煉3~5次,每次30分鍾左右,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次進行。

循序漸進

運動量從小到大,使人體適應運動限度;運動應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不能急功近利,以避免運動時出現意外情況。

運動中的自我監護

高血壓患者進行鍛煉,要求做好醫療監護、保證安全。運動時醫療監護主要是關注血壓、心率和自我感覺。

運動時血壓變化是正常反應,鍛煉時高血壓患者血壓允許比平時增加10%,休息後應可以恢複到平時水平,若運動後血壓≥180/110毫米汞柱,應減少運動量。

運動時應監測心率,適宜心率=170-年齡。如一位70歲的老年人,他運動時的適宜心率為:170-70=100次/分。

運動時氣促、心跳加快,運動後肌肉酸痛,都屬正常反應,但是如果第2天還是不能恢複,說明應該適當減少運動量。

理想運動量的表現是:鍛煉時無麵紅耳赤,氣不急、不喘,感覺輕鬆,運動時能與同伴交談。

運動時如果出現了警戒信號,如胸悶氣急、大汗淋漓、有缺氧情況、脈搏超過120次/分、頭暈、惡心、嘔吐、臉色發青等,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就醫。

另外,運動前應做一些準備活動,運動時動作變化要慢、活動幅度要小,不宜做過度的上仰或過低的彎腰動作。

很多實驗結果表明,患者一旦中止運動,已降低的血壓可以在一個月內恢複到原來水平或其降壓、降脂作用消失。故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應在個人耐受的情況下,堅持運動而不應隨意中斷。

此外,高血壓患者還應注意的是,在選擇運動項目時,一定不要選擇那些運動強度過大的運動。

Part 6 防治高血壓並發症的全身動作圖解

高血壓就要這樣練

合理運動,緩解腎功能不全

合理運動,改善心力衰竭

合理運動,緩解冠心病

合理運動,改善腦血管病

1.合理運動,緩解腎功能不全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健康的人還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經常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可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而對於腎功能不全的人來說,應該如何運動才會對病情有益無害呢,下麵就來作一個介紹。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給予我們一顆樂觀向上的心。

那麼腎功能不全能做運動嗎?能做什麼運動呢?因為腎功能不全的分期不同,所以適合患者的運動也不一樣:

①如果處於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此時患者的身體機能改變甚少,所以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強度稍大一點的運動,如慢跑、瑜伽等。

②對於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的患者,病情較之前有所加重,所以運動強度也要隨之減小。可在早晨外出散散步,在公園遛遛狗,這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放鬆患者的心情,平複患者的情緒。

③腎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不太適宜進行運動,但可以在公園、湖邊等地方,多呼吸新鮮空氣,也可以緩解患者心中的苦悶,同時家屬應該與患者談心、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思及身體狀況。

患者應該根據自身的病情進行相對應的適量的運動鍛煉,結合實際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進行,不可做過分劇烈的運動。患者在不同時期宜采用不同的鍛煉項目,可分為兩種:

①在疾病穩定鞏固期可在之前適量的運動基礎上稍加幾項鍛煉內容,可適度調長運動時間。堅持一段時間後可增強體質強壯身體。

②患者可選擇一些喜歡的對肌肉和骨骼負擔較小的運動項目,比如可以做早操或步行運動、太極拳等運動。

在日常鍛煉時應根據醫生或教練的指導進行,注意控製脈搏或血壓的變化,適量的運動對身體的恢複有著很好的效果,過於劇烈的運動不僅對恢複沒有效果,還會增加心髒和腎髒的負擔導致病情加重。適量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是它不是一日之功,需長久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