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運動篇(5)(2 / 3)

三級高血壓患者,也就是重度高血壓患者。重度高血壓患者,其收縮壓≥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110毫米汞柱。此類患者不適宜運動,應該好好休息,並盡快到醫院進行診治,盡早弄清楚高血壓原因,及時進行降壓治療。

隻有當患者的血壓基本平穩控製後,才能考慮是否進行適當運動,開始時可考慮散步、室內運動,然後根據具體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量。對於重度高血壓患者,也應將血壓逐漸降到<140/90毫米汞柱。

對於重度高血壓患者來說,可進行適當的肢體放鬆練習等,但不宜做強度大的練習或活動。

降壓保健操對於重度病人來說最合適了。下麵給大家推薦一種十分鍾可完成的保健操,不僅適合重度高血壓患者鍛煉,而且還有不錯的保健效果。

預備動作

高血壓患者要先坐在椅子上,保持自然端正的坐姿,兩眼正視前方,雙臂自然下垂,雙手手掌放於大腿上。膝關節呈90度角,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肌肉放鬆,呼吸均勻。

按揉太陽穴

按順時針方向按揉太陽穴。

此法功效:可疏風解表、防止頭痛、清腦明目。

按摩百會穴

百會穴在頭頂中間位置,高血壓患者右手掌緊貼百會穴旋轉360度,一周為一拍,共做32拍。

此法可降血壓、寧神清腦。

按揉風池穴

用兩手拇指螺紋麵按順時針方向按揉雙側風池穴,一周為一拍,約做32拍。

按摩頭部

兩隻手五指分別自然叉開,然後由前額向耳後分別按摩,由前向後弧形行走一次為一拍。

此法功效:舒筋通絡,平肝熄風,降血壓,清腦。

總之,對於無高危因素的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若能耐受還可適當降低;如果合並冠心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等情況,應控製在<130/80毫米汞柱。必須明白,高血壓治療降壓是關鍵,並盡可能達標,運動是高血壓綜合治理中的一項措施,對於多數高血壓患者,運動不能完全代替必要的藥物治療。

5.降壓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

一般來講,高血壓患者應選擇有氧運動,不宜進行無氧運動。

所謂無氧運動,就是在運動過程中要“憋氣”,機體暫時不進行氧氣代謝,而是通過體內肌肉乳酸代謝提供運動能量,如舉重、快速奔跑、單雙杠等需要爆發力的運動,包括推、拉、舉等肌肉靜力性練習,都屬於無氧運動。

無氧運動會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冠心病人可能會出現心肌缺血,達到危險值,便容易出問題。

而有氧運動如慢跑、遊泳、散步、太極拳、瑜伽等,都是高血壓患者比較適合的運動。散步適合各期高血壓患者,慢跑和長跑的運動量比較大,適用於輕症患者。高血壓患者長期堅持慢跑鍛煉,可使血壓平穩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症狀減輕。跑步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的話則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有氧運動是指運動強度相對較低、持續時間較長、大肌群參加的以有氧代謝為主要代謝形式的運動形式。這種運動往往是全身運動,以提高人體心肺功能為主要目的。

國內外不少研究人員觀察了踏車、健走、太極拳、慢節奏交誼舞、遊泳和門球等項目對血壓的影響,發現這類有氧運動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和正常人的血壓都有良好影響。

另外也有研究者發現,對於輕度高血壓患者,有氧運動並未使血壓明顯下降,從而認為,在輕度高血壓的治療中,單獨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有氧運動降低血壓的機製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①有氧運動對體內交感神經及其遞質活性的影響:減低血容量、改善內皮細胞功能、增加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使血管舒張,從而降低外周阻力。

②有氧運動影響體內與血壓相關的內分泌物質:調整內分泌,改善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③有氧運動對血壓變異性和晝夜節律的影響:通過調節自主神經的功能,改善和調節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晝夜節律。

④有氧運動對高血壓其他相關危險因素(如體重、脂代謝、糖代謝等)的影響:運動增加肌肉組織攝取和氧化非酯化脂肪酸的能力,提高肌肉中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從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量,降低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血脂改善的程度與運動強度的大小呈正相關。

高血壓的有氧運動方式並不適合所有高血壓患者,按照患者血壓水平和病變程度即危險因素進行分類和分層後,僅有高血壓二級以下或屬中危和低危的高血壓患者才有可能受益於運動療法,而且,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已有明顯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高血壓患者適應於運動療法。

一般來說,有氧運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運動頻率

從大多數研究來看,運動頻率越高,血壓下降越顯著,每周3次的運動頻率被認為是能夠降低血壓的最低頻率,更高頻率的運動,或可使血壓下降得更多,但並無顯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