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運動篇(3)(1 / 3)

接上動作,右手由上向下,垂臂,掌附右胯外,左手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反複兩次運手,然後左臂上舉,掌心向上,架於頭上,目視前方。左右交替六次。

調理脾胃單臂舉口訣

雙手重疊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圓,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轉至脾關,

雙掌均沿胃經走,換臂托按一循環,

呼盡吸足勿用力,收式雙掌回丹田。

第四段:五勞七傷往後瞧

接上動作,右手向上與左手在頭前交會,再向胸前劃弧合掌。然後變拳,兩臂向兩側伸展成一字狀,目視前方。

接上動作,兩腳不動,上體向後仰,頭部向後下方緩緩降沉,兩眼瞪圓後瞧。稍停頓,轉正。如此六次。

五勞七傷往後瞧口訣

雙掌捧抱似托盤,翻掌封按臂內旋,

頭應隨手向左轉,引氣向下至湧泉,

呼氣盡時平鬆靜,雙臂收回掌朝天,

繼續運轉成右式,收式提氣回丹田。

第五段:摺拳怒目增力氣

兩腳不動,上體直起,兩拳變掌,由後向前劃弧,目視兩手。接上動作,兩手由上向下垂手,然後再返上向下變拳,附於兩胯外側,拳眼向前,同時瞪目,咬牙,旋前臂摺拳3~4次,目視前方。反複六次。

搖頭擺尾去心火口訣

馬步撲步可自選,雙掌扶於膝上邊,

頭隨呼氣宜向左,雙目卻看右足尖,

吸氣還原接右式,搖頭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隨氣練,氣不可浮意要專。

第六段:背後七顛諸病消

接上動作,兩拳變掌,由下向後返上,掄臂劃弧,使兩手在頭上前方相附,目視前上方。

接上動作,兩手由上向下,緩緩下降,兩掌成八字形握住兩足踝部,頭部下沉,額部盡量抬起,脊中突出,意注命門穴。如此六次。

背後七顛百病消口訣

兩腿並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懸,

呼氣上頂手下按,落足呼氣一周天,

如此反複共七遍,全身氣走回丹田,

全身放鬆做顛抖,自然呼吸態怡然。

第七段:提頭擺尾去心火

鬆手,起身,以兩腳為軸,體右轉90度,同時,兩手隨身向前撂手,目視兩手。

接上動作,左腳向前上一步,兩手由前向後,再返前向後掄臂一周,然後臂直於背後,左掌變拳,與右手相抱,仰頭,擺臂3~4次。如此六次。

攢拳怒目增氣力口訣

馬步下蹲眼睜圓,雙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內氣隨腰轉,前打後拉兩臂旋,

吸氣收回呼氣放,左右輪換眼看拳,

兩拳收回胸前抱,收腳按掌式還原。

第八段:兩手盤膝固腎腰

左腳後退一步,以兩腳為軸,體向左轉90度,同時兩拳變掌,隨身向前環弧,然後向兩側展臂,目視前方。

接上動作,兩腳不動,兩手由前向下往後再返前掄臂劃弧一周,然後向前下方緩緩附按在兩膝蓋上,使兩腿下蹲成馬步,挺胸,塌腰,上體左右轉動3~4次,意注百會穴,目視前方。如此六次。

兩手攀膝固腎腰口訣

兩足橫開一步寬,兩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後轉,吸氣藏腰撐腰間,

式隨氣走定深淺,呼氣彎腰盤足圓,

手勢引導勿用力,鬆腰收腹守湧泉。

收勢:

兩足不動,起身,兩手向兩側往上劃弧,然後交會於頭上前方,使兩掌指相接成人字形,目視兩手。

接上動作,收左腳與右腳成小八字步,同時兩手合掌緩緩下降於胸前,高與世厥穴相平,縮口,微微吐氣,身胸挺直,目視前方。

太極拳

由於太極拳動作柔和,肌肉放鬆且多為大幅度活動,思緒寧靜從而有助於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練完一套簡化太極拳後,收縮壓可下降1.3~2.7千帕(10~20毫米汞柱),長期練習太極拳的老人安靜時收縮壓的平均值約比同年齡組老人低2.7千帕左右。

高血壓患者打太極拳時最重要的是注意一個“鬆”字,肌肉放鬆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鬆”,從而促使血壓下降。

此外,打太極拳時要用意念引導動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靜,這有助於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等症狀。

一般來說,初學者可以學習二十四式太極拳。

二十四式太極拳動作舒展大方,柔和平穩,圓活連貫,由簡至繁;練起來輕鬆自如,陰陽相合,剛柔相濟,均勻緩慢,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以連續弓步為主要步型變化,手法動作以中國傳統太極拳的正手即掤、捋、擠、按為主線變化而成。

一、起勢(確定身形和高度)

1.左腳分開半步。

2.兩手慢慢向前平舉,與肩同高。

3.屈膝下蹲,兩手手心向下,落至腹前,好似落在前麵的桌子上。

二、左右野馬分鬃

1.轉腰抱手收腳,兩手上下合抱,好像抱球的樣子,重心在右腿上。

2.轉身上步。

3.弓步分手,重心移至左腿。

4.轉腰撇腳,重心移至右腿,完成動作。

5.抱手收腳,雙手相抱時,上手高與肩平,下手托與腹平。

6.丁步收腿,重心移至左腿。

7.以上是左野馬分鬃,下麵講右野馬分鬃。轉腰上步,右腳向前邁出一步。

8.弓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與肩平,後手按在胯側,手心向下,重心在右腿上。

9.轉腰撇腳,重心移至左腿。

10.抱手收腳,重心在右腿上。

11.丁步收腿,當重心移至前腿後,左腳慢慢收至右腳內側,腳尖點地,目視右手。

12.然後又是左野馬分鬃。轉腰上步,腳跟輕輕落地。

13.弓步分手,眼睛注視前手的指尖,重心移至左腿。

三、白鶴亮翅

1.向前抱手,後腳跟半步,腳掌落地。

2.重心後移至右腿,轉腰分手,轉向前方虛步亮掌,前腳掌虛點地麵。

四、左右摟膝拗步

1.右手前擺,重心在右腿,兩手交叉掄擺,腰向右轉,前腳收回,手擺向側後方。

2.上步,屈肘收手至肩上,弓步摟手推掌,重心移至左腿。

3.輕輕轉腰撇腳,重心在右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