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不能壓物:江西巡撫阿霖公,年七十四,夜臥露胸可睡,蓋一層布壓則不能睡,已經七年,召餘診之,此方五副痊愈。
胸壓重物:一女二十二歲,夜臥令仆婦坐於胸方睡,已經二年,餘亦用此方,三副而愈。
天亮出汗:醒後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盜汗,盜散人之氣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論。竟有用瘀湯,一兩副而汗止。
食自胸右下:食自胃管而下,宜從正中食入咽。有從胸右邊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後,仍由肺葉之下轉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將胃管擠靠於右。輕則易治,無礙飲食也;重則難治,擠靠胃管,彎而細,有礙飲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難。
心裏熱:(名曰燈籠病)身外涼,心裏熱,故名燈籠病,內有血瘀。認為虛熱,愈補愈瘀;認為實火,愈涼愈凝。三兩副血活熱退。
憋悶:即小事不能開展,即是血瘀,三副可好。
急躁:平素和平,有病躁急,是血瘀,一二副必好。
夜睡夢多:夜睡夢多,是血瘀,此方一兩副痊愈。外無良方。
呃逆:(俗名打咯忒)因血府血瘀,將通左氣門、右氣門歸並心上一根氣管從外擠嚴,吸氣不能下行,隨上出,故氣湯、都氣湯、丁香柿蒂湯、附子理中湯、生薑瀉心湯、代赭旋覆湯、大小陷胸等湯治之,無一效者。相傳咯忒傷寒,咯忒瘟病,必死。醫家因古無良法,見此症則棄而不治。無論傷寒、瘟疫、雜症,一見呃逆,速用此方,無論輕重,一副即效。此餘之心法也。
飲水即嗆:飲水即嗆,乃會厭有血滯,用此方極效。古人評論全錯,餘詳於痘症條。
不眠:夜不能睡,用安神養血藥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小兒夜啼: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兩副痊愈。
心跳心忙:心跳心忙,用歸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發百中。
夜不安:夜不安者,將臥則起,坐未穩又欲睡,一夜無寧刻,重者滿床亂滾,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餘副可除根。
俗言肝氣病:無故愛生氣,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氣治。此方應手效。
幹嘔:無他症,惟幹嘔,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嘔立止。
晚發一陣熱:每晚內熱,兼皮膚熱一時,此方一副可愈,重者兩副。
《醫林改錯》中的“血府“是指胸心部位,胸心為上焦,是心肺之所居客處,是人體血液生成和運行的大本營,是貫注全身血脈之源,血脈的運行依賴心之所主,肺氣之動,氣血在脈道中的循行靠心肺二髒所主氣血功能來完成。
血府逐瘀湯所治病證可歸納為5大類:一是瘀症病變:如頭痛、胸痛、腰痛等;二是情誌病變:胸脅病症、幹嘔、呃逆、焦躁、心煩易怒等;三是睡眠改變:夜眠夢多、失眠、心悸等;四是發熱汗出:如午後低熱、發有定時,心中煩熱、汗出等;五是組織或器官腫塊:如乳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皮下血腫等。以上5個方麵病證分析其病理變化均為氣滯血瘀,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血府逐瘀湯可醫治全身各個部位之血脈瘀滯病證,隻要有瘀可據,就可用本方治療,因而廣泛用於內外婦兒各科疑難病證、久治不愈之症,但臨床時需要隨症靈活加減,切中病機,標本兼治,雖非原方主證,卻往往收到顯著效果。
補陽還五湯
此方治半身不遂,口鼻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大便幹燥,小便頻數,遺尿不禁。黃芪(四兩,生)歸尾(二錢)赤芍(一錢半)地龍(一錢,去土)川芎(一錢)桃仁(一錢)紅花(一錢)水煎服。初得半身不遂,根據本方加防風一錢,服四五劑後去之。如患者先有入耳之言,畏懼黃,隻日,每日仍服一劑。如已病三兩個月,前醫遵古方用寒涼藥過多,加附子四五錢。如用散風藥過多,加黨參四五錢。若未服,則不必加。此法雖良善之方,然病久氣太虧,肩膀脫落二三指縫,胳膊曲而搬不直,腳孤拐骨向外倒,啞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雖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後,藥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副,或七八日吃一副,不吃恐將來得氣厥之症。方內黃,不論何處所產,藥力總是一樣,皆可用。
“補陽還五湯”是用於中風癱瘓症的方劑,載於王氏著《醫林改錯》,為後世醫家所推崇,沿用迄今已170多年。
王清任認為此病是由於元氣虧虛,不能達於血管,使血管無氣、血瘀停留,而產生諸多中風後遺症,因此其病機為氣虛血滯、瘀阻腦絡。氣虛為本,血瘀為標。本方重用生黃芪為君藥,大補脾胃中氣以資化源,固攝經絡真氣,以節散流,使氣旺血行,祛瘀不傷正氣。當歸尾活血養血為臣藥。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為佐藥,以助當歸尾活血祛瘀之力,地龍通絡,性善走竄,可增強全方補氣通絡功效,使藥力周行全身。諸藥合用,則氣旺血行,瘀消脈通,筋脈濡養,痿廢緩緩康複。
現代臨床常將此方用於腦血管病所致偏癱以及各種原因所致偏癱、截癱、單癱、麵神經麻痹等屬於氣虛血瘀之患者。也可用於腦動脈硬化、小兒麻痹後遺症、神經性疼痛、神經衰弱、癲癇等;還可用於冠心病、高血壓、肺心病、閉塞性動脈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下肢靜脈曲張以及慢性腎炎、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等患者。
“補陽還五湯”立法宗旨是以補氣為主,化瘀為輔,使用時必須以氣虛者為對象。中風患者應神誌已清醒,體溫正常,出血停止,苔白、脈緩者為宜。如脈實而有力,應用大劑性溫而升補之黃芪,則可能加重病情,必須慎重。本方需久服,療效逐漸明顯,病愈後仍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
現代實驗研究表明,本方功能廣泛,可抑製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或溶血栓;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血液流變性和微循環;增加心肌營養性並有強心作用;對急性腦損傷有預防作用;對神經損傷有修複作用;可降血脂和抑製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耐缺氧和抗疲勞、抗炎並可提高免疫功能。毒理研究表明本方無明顯毒副作用,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