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隨息居飲食譜》(2 / 3)

竹筍——開膈消痰

醫典妙語

筍,甘涼。舒鬱降濁升請,開膈消痰。味冠素食。

——《隨息居飲食譜·蔬食類》

養生智慧——竹筍的養生妙用

竹筍是竹子的嫩莖。又稱毛筍、毛竹筍等。主要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是我國南方一種普通的蔬菜。竹筍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為冬季采摘的冬筍,春季采摘的春筍,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筍。其中以冬筍的質量最佳,春筍次之,鞭筍最差。

中醫學認為,竹筍性甘、寒;入胃、大腸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化痰、解渴除煩、利尿通便、養肝明目的功效。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稱作亞斯普拉金,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症。對於肥胖者來說,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來增加味道,所以肥胖的人如果經常吃竹筍,每頓進食的油脂就會被它所吸附,降低了胃腸黏膜對脂肪的吸收和積蓄,從而達到減肥目的,並能減少與高脂有關的疾病的發生,而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另外,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黏度,使糞便變軟利於排出,用於治療便秘,預防腸癌。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在選購竹筍時,節與節之間距離要近,外殼色澤鮮黃或淡黃略帶粉紅,筍殼完整且飽滿光潔者質量較好,並且要手感飽滿,肉色潔白如玉者為佳。竹筍越新鮮吃起來口感越好,要想保鮮,可以在竹筍切麵上塗抹一些食鹽,然後將它放入冰箱中冷藏,這樣竹筍在食用的時候就鮮嫩爽口。

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竹筍的時候,為了去掉筍中草酸鹽和澀味,並防止中毒,應將竹筍縱向切成兩半,剝掉所有的外層,去掉根部有粗糙纖維的部分,然後把竹筍切成薄片,再用開水或淡鹽水焯5至10分鍾,撈出再配以其他食品烹飪。由於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兒童正在長身體階段,不宜多食;有尿路結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對竹筍過敏,也應忌吃。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患者也不宜食用竹筍。

以下向大家介紹幾種竹筍的食療法:

蜜拌春筍:小春筍500克,蜂蜜適量。將小春筍去皮蔸,製如參形,入沸水中氽過,微加蜜水拌之,裝入盤中即可。此菜形似人參,味為春筍,甜嫩爽口。具有開胃健脾,利氣除脹,排積通便的功效。適宜於脘痞納呆,腹脹便秘者食之。油膩食積內停,飽脹者尤宜。

清炒冬筍:小冬筍500克。將冬筍去皮蔸,洗淨切薄片,鍋置旺火上,下麻油,燒熱後下冬筍片炒,適量加入醬油、酒、鹽等調味品。筍燒熟後起鍋裝盤。此菜具有刮油消膩,解酒利膈,清熱化痰的作用。年老體胖、高血脂、高血糖者宜常食,痰多、醉酒者食之有益。

多味醃筍:鮮筍2000克。將筍去殼及老蔸,洗淨,切寸段,與花椒末、精鹽、香料拌勻後,入籠中,旺火蒸熟,取出,曬幹,淋上香油裝壇封口。隨食隨取。此菜具有開膈消痰,增進食欲,疏通腸道的作用,痰多者宜食之。

筍衣蒸雞絲:鮮筍衣300克,雞皮200克,蒜絲30克。將鮮筍衣洗淨,與雞皮、蒜等均切細絲;鍋燒熱,下熟豬油,待油燒至五分熱時,下筍衣絲、雞皮絲、蒜絲煸炒片刻,加料酒、精鹽、醬油拌勻後裝入粉盒中,上籠蒸熟,即可食用。此菜補虛開胃,通便利腸,適宜於體弱多病,消化不良,納食不香,大便不利諸病症。

傳說故事——竹筍為何又叫“玉蘭片”

很久以前,湖南益陽住著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後代郭信一家。郭信有一身好武藝,在隨軍征戰中立下了許多功勞,官升兵部侍郎。郭信回家探親,娶了個美麗賢淑的妻子玉蘭,兩人相親相愛,甜甜蜜蜜。

後來郭信赴京上任,玉蘭留在益陽的家中,照顧郭信年邁的雙親。平時夫妻二人雖然不常見麵,但玉蘭常托人帶一些家鄉的土產給郭信,所以恩愛之情並不衰減。

有一年,益陽竹筍大豐收,玉蘭就將竹筍曬幹,捎往京城。郭信用筍幹煮食燒湯,滋味鮮美,就獻給皇上品嚐,皇帝吃了,誇讚不已,就問此菜是何名,郭信稟道:“此乃竹筍,是臣妻玉蘭親手所製。”皇帝聽了,點點頭道:“既然是愛卿之妻玉蘭所製,就叫它玉蘭片吧!”從此,這一雅號就由此而傳出來。

綠豆芽——通便解毒

醫典妙語

生研絞汁服,解一切草木諸石諸藥、牛馬肉毒、或急火煎湯冷飲亦可。

——《隨息居飲食譜·蔬食類》

養生智慧——綠豆芽的養生妙用

綠豆芽是由綠豆經處理後的食品,其中營養成分比綠豆的含量成倍提高。綠豆在發芽過程中,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可重新組合,使綠豆中較為缺乏的氨基酸大幅度提高,並使氨基酸的比例更適合人體的需要,從而提高了綠豆芽的營養價值。

發芽的過程中,綠豆芽會發生多種有益於人體的變化,部分蛋白質會分解成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易使人體產生氣體的糖類物質完全消失,使得進食綠豆芽後不會像過量食用綠豆那樣引起腹部脹痛。而且,綠豆發芽後,釋放出更多的磷、鋅等礦物質,維生素類物質的含量也會大大增加,其中維生素B2增加了2到4倍,胡蘿卜素增加了2到3倍,維生素C增加了6%,葉酸和維生素B6也有所增加。

中醫認為,綠豆芽性涼味甘,不僅能清暑熱、通經脈、解諸毒,還能調五髒、美肌膚、利濕熱,適用於濕熱鬱滯、食少體倦、熱病煩渴、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目赤腫痛、口鼻生瘡等患者。

研究發現,綠豆芽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纖維素、胡蘿卜素、尼克酸和磷、鋅等礦物質,具有多種用途。因為含纖維素,綠豆芽與韭菜同炒,可用於防治老年及幼兒便秘,既安全又有效;綠豆芽含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對於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舌瘡口炎、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很多肥胖的人也特別推崇綠豆芽,認為它是最適合肥胖人進食的蔬菜之一。

食用綠豆芽需要注意的是,用化肥發的綠豆芽不能食用。因為化肥中有含有氮類化合物,在細菌的作用下,可轉變成亞硝胺而存在於綠豆芽中。亞硝胺可使人患胃癌、食管癌、肝癌等。另一方麵,綠豆芽是寒涼的食物,吃多了容易損傷胃氣,且含粗纖維,容易加快腸蠕動而引起腹瀉。因此,患有慢性腸炎、慢性胃炎及消化不良的病人不能多吃。

另外,在烹煮綠豆芽時不能加堿,因為堿可破壞綠豆芽中的維生素、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二是不需要去掉綠豆皮。綠豆皮中醫叫綠豆衣,具有比綠豆更強的清熱解毒作用。以下是一些綠豆芽的食療方,可供大家參考:

治療胃痛:取綠豆芽100克、豬肚1隻、蒲公英100克,加水煮爛熟,吃豬肚、綠豆芽,飲湯。

醒酒解毒:將綠豆芽用開水燙過,加醬油、醋涼拌而食。

防治暑熱:取適量綠豆芽和冬瓜皮,加醋煮湯飲用。

乳汁不下:用綠豆芽同鯽魚燉服。

支氣管炎:取綠豆芽100克、豬心1隻、鹽少許、陳皮20克,加水燉熟,食肉飲湯。

蕎麥——益氣禦寒

醫典妙語

開胃寬腸,益氣力,禦寒風。

——《隨息居飲食譜·穀食類》

養生智慧——蕎麥的養生妙用

蕎麥,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呈三角形,籽實磨麵可食用。用蕎麥麵做煎餅、涼粉等食品,適口鮮美。山西、陝西一帶將蕎麥抽成線粉,吃時配以酸辣佐料,使人饞涎欲滴。在國外,蕎麥被製成各種營養配餐,如蕎麥麵包、蕎麥蛋糕、蕎麥速食麵條和蕎麥茶等。

中醫認為,蕎麥味甘性平。能下氣利腸、清熱解毒、解酒等。蕎麥麵,味甘性寒,功能除濕熱、祛風痛、消積滯。主治腹痛腹瀉、痢疾、頭風畏寒、出黃汗、帶下病、關節筋絡拘急、小兒丹毒熱癤和疝氣等。

實際上,蕎麥是澱粉糧食中營養最豐富的糧種之一。其蛋白質營養價值指數高達80%,所含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的含量等都高於其他糧種。蕎麥食品除營養價值高以外,也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比如蕎麥粉配方可“染發令黑”;蕎麥秸燒成灰淋汁取堿熬幹,同石灰等同量配製,還能“蝕惡肉,去靨痣”。蕎麥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和蘆丁,有止咳平喘、祛痰、軟化血管的作用。蕎麥對高血脂引起的心腦血管病和高血壓病、糖尿病等也均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另外想要減肥的朋友可以食用複方蕎麥粉,即30%蕎麥粉,10%黃豆粉,60%麵粉的混合粉。通常一個月之後,體重就會明顯下降。

因此,那些食欲不振、飲食不香、腸胃積滯、慢性泄瀉的人可以通過食用蕎麥來進行調養。但是蕎麥一次不可食用太多,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另外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佳及經常腹瀉的人不宜食用蕎麥。以下是一些和蕎麥有關的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治慢性瀉痢:炒蕎麥研末,水泛為丸,每服6克,一日兩次,開水送服。

治夏季痧症:蕎麥麵炒香,用適量開水攪成糊狀服食

治出黃汗:蕎麥子,磨粉後篩去殼,加紅糖烙餅或煮熟食之。

治偏頭痛:蕎麥子、蔓荊子各等份,研末,用燒酒調敷患處。

治高血壓:鮮蕎麥葉60克,藕節四個,水煎服。

治瘡毒,癤腫:鮮蕎麥葉6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或蕎麥麵炒黃,用米醋調成糊狀,塗於患處,早晚更換。

治痔瘡:取三個公雞膽汁和蕎麥麵適量,做成綠豆大的丸藥,一日兩次,每次6克。

治小兒牙疼:蕎麥根一把,水煎加適量紅糖食。

傳說故事——蕎麥的由來

很久以前,天大旱,連續幾月滴雨未下,莊稼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眼看到秋收季節了,百姓還在祈雨,土地爺實在看不下去了,便跑到玉帝那裏如實稟報。玉帝聽說人間這樣遭難,覺得有些失職,趕緊安排龍王下場透雨。龍王向玉帝說,現在下雨也無濟於事了,天氣漸涼了,已經沒有什麼作物可以開花結籽了。

玉帝究竟是神仙,有非凡的智慧,慢慢睜開眼說,這樣吧,邊說邊用手在他脖子上搓了幾下,看著手裏這些汗泥說,這裏有些種子,深秋下霜時就有收獲了。說完把手裏的泥撒向人間。落在坡的陰麵後來長出來就是苦蕎,因為是玉帝脖子上的泥變的,所以苦蕎籽的顏色至今還是那麼油光黑亮。

直到現在每遇旱年,什麼作物都不能種時,人們就種蕎麥。隻有它在下霜時還有收獲,人人喜歡它。

甲魚——滋陰清熱

醫典妙語

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主脫肛、崩帶、瘰鬁、症瘕。

——《隨息居飲食譜·鱗介類》

養生智慧——甲魚的養生妙用

甲魚,學名鱉。很多地方被叫著團魚,是人們喜愛的滋補水產佳肴。它無論蒸煮、清燉,還是燒鹵、煎炸,都風味香濃,營養豐富。我國很早以前就有記載,“鱉可補癆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由此可見,甲魚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滋補的營養保健品。

甲魚的渾身都是寶,它的頭、甲、骨、肉、卵、膽、脂肪均可入藥。中醫認為,甲魚肉有補中益氣、滋陰補腎、清熱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種功效,可治虛勞盜汗,陰虛陽亢,腰酸腿疼,久病泄瀉,小兒驚癇,婦女閉經、難產等症。甲魚血外敷能治麵神經,可除中風口渴,虛勞潮熱,並可治療骨結核。另外因為甲魚血含有動物膠、角蛋白、碘和維生素D等成份,所以可用來滋補潛陽、補血、消腫、平肝火,還能治療肝硬化和肝脾腫大,治療閉經、經漏等症。甲魚膽可治痔漏。甲魚卵可治久痢。甲魚頭焙幹研末,黃酒衝服,可治脫肛。甲魚的脂肪可滋陰養陽,治療白發。

另外,甲魚肉中還含有一種抵抗人體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質,常食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吃適量甲魚有利於產婦身體恢複及提高母乳質量。甲魚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和提高機體免疫的功能。甲魚中含鐵質、葉酸等,能旺盛造血功能,有助於提高運動員的耐力和恢複疲勞。

需要注意的是,吃甲魚一定要宰食活的,不能吃死的,因為甲魚體內含較多的組胺酸,死後極易腐敗變質,組胺酸可分解產生有毒的組胺物質,食後會引起中毒。吃甲魚時要忌與雞蛋、兔、豬、雞、鴨肉以及蕪菜同吃,否則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另外腸胃功能虛弱、消化不良的人應慎吃。尤其是患有腸胃炎、胃潰瘍、膽囊炎等消化係統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而且肝炎患者也不宜食用甲魚。

以下是一些甲魚的食療方,可供大家參考:

甲魚湯:甲魚一個(重約1000克),羊肉500克,草果5克,生薑15克。將甲魚放沸水中燙死,剁去頭、爪,揭去鱉甲,掏出內髒。將甲魚肉、羊肉切成2厘米見方小塊,放入沙鍋中,草果、生薑也同時放入,置武火上燒開後,改用文火燉至肉熟爛。吃時加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味。此湯可調節陰陽,維持體內平衡。適用於陰陽氣血不足者。常服食可保健防病,且有利於慢性病患者康複,體虛者食可健身。

清燉甲魚:活甲魚1隻,蔥節、薑塊、紹酒、精鹽、味精、蒜泥各適量。將甲魚宰殺,剁去腳爪,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刮去黑膜,剁成4塊。取沙鍋,放入甲魚塊,加薑、蔥、料酒等調料及清水淹沒甲魚,用旺火燒開,改小火燉2小時,至爛後去薑、蔥,加精鹽、味精調味即可。此種食法可滋陰涼血,益氣補虛,養血補血。健康人食用能使精力充沛、精神煥發、消除疲勞。

甲魚狗肉湯:甲魚、狗肉各250克,大蔥、生薑、味精、料酒、胡椒粉各適量。將甲魚宰殺,洗淨,切成塊;狗肉洗淨,切塊。甲魚和狗肉一並放在沙鍋內,放入適量大蔥、生薑、料酒和食鹽,加入清水至高出肉麵。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燉2小時左右。待肉熟爛後停火,酌情加入胡椒粉和味精即可。此湯可滋腎固精,益氣溫陽。可輔治腎虛所致的不射精、陽瘓、夜尿頻等。

參靈甲魚:甲魚200克,黨參、浮小麥各15克,靈芝、大棗各6克,火腿50克,蔥、薑各20克,雞湯、精鹽、味精各適量。將甲魚切塊,同以上各味藥及調料同放大碗內,加水適量,放蒸鍋內蒸至甲魚肉熟爛即可。可益氣健脾,消除疲勞。

黑木耳——補氣活血

醫典妙語

補氣耐饑,活血,治跌打損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常食可瘳。

——《隨息居飲食譜·蔬食類》

養生智慧——黑木耳的養生妙用

黑木耳,因其形似人的耳朵,很多地方被叫著耳子。色黑或褐黑。黑木耳生長在雨後腐爛的朽木上,受濕熱餘氣而生。各種樹木都能生長,尤以桑、柳、榆樹上較多,也可人工栽培;我國主產於四川、福建、江蘇等地。

黑木耳味道鮮美,可素可葷,其營養價值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為古代帝王獨享之佳品,有“素中之葷”的美譽。中醫認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涼血、止血、和血、活血、益氣潤肺、養胃潤燥、補氣養血、止咳、利腸道、降壓、抗癌、輕身強誌、利五髒等功效。

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纖維素、鐵、鈣、磷、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l等營養物質。其中的含鈣量是一般肉類的30至40倍,是牛奶的2.3倍,所以是人體鈣的最好的來源,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天然食品。另外黑木耳的含鐵量是菠菜的30倍,豬肝的4.3倍,大多數肉類的10倍,因此黑木耳也是缺鐵性貧血者最好的補鐵食品之一。

對於減肥者來說,黑木耳也是一種不錯的減肥食品,因為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質,能促進胃腸的蠕動,促進腸道脂肪食物的排泄,減少食物脂肪的吸收,從而起到防止肥胖的發生和減肥的作用。

木耳中含有磷脂成分,對腦細胞和神經細胞有營養作用,因而也是補腦的食品。黑木耳還有阻止血液中膽固醇沉積和凝結的作用,可改變血液凝固狀,緩和動脈硬化,因而對冠心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極有益處。黑木耳可通過降低血漿膽固醇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脂褐質的形成,以維護細胞的正常代謝,顯示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此外,黑木耳對一些腫瘤細胞有抑製作用,所以可起到防治癌症的作用。

食用黑木耳養生貴在堅持。在選購的時候以朵大適度,朵麵烏黑但無光澤,朵背略呈灰白色的為上品,口感純正無異味,有清香氣,手捏易碎,放開後朵片能很好伸展,有彈性的質量較好。凡朵小,色萎,有蒂把,夾雜,體重,形蜷碎者為差。在儲存黑木耳時要注意防潮,最好用塑膠袋裝好、封嚴,常溫下也可冷藏保存。泡發幹木耳應使用溫水,也可用燒開的米湯泡發,可以使木耳肥大鬆軟,味道鮮美。在清洗黑木耳時可用鹽水,輕輕攪勻,待水變渾,即可用清水淘洗。加入少許食醋,然後輕輕搓洗,這樣也可以除去沙子。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黑木耳宜選幹品為佳,新鮮黑木耳不宜食用。發黴及有腐敗味的木耳嚴禁食用,以防中毒。木耳滋潤,易滑腸,患有慢性腹瀉的患者應慎食,否則會加重腹瀉症狀。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另外孕婦也不宜多吃。

以下介紹幾種黑木耳的食療方:

治婦女子宮頸瘤、陰道癌:黑木耳10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黃芪15克,桂元肉10克,陳皮10克,甘草5克,同煎水服。每日1次。

治肝損腎虧:黑木耳30克,雞血100克,火腿肉30克,嫩豆腐200克,調味料適量。黑木耳泡發,撕成小瓣,擇洗幹淨把豆腐、雞血塊放入沸水鍋中氽透,取出,切丁,裝碗。火腿洗淨,切片。炒鍋中放入植物油,燒至8成熱時,加蔥花、薑末炒出香味,加清湯適量。煮沸後,加入火腿片、黑木耳瓣、豆腐丁、雞血丁,烹人料酒,用中火煮15分鍾,放精鹽、味精、五香粉拌勻,拿濕澱粉勾薄芡。

治老年人腎水不足、婦女產後血虛津虧:黑木耳30克,豬大腸300克,水發海參200克。先將木耳用清水浸開,洗淨;海參洗淨,切絲;豬大腸洗淨,切小段。把黑木耳及豬大腸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再放入海參煮熟,調味佐膳。

治腸燥便秘:水發黑木耳、瘦豬肉各150克,熟筍片50克,綠葉菜25克,精鹽、幹澱粉、清湯及其他調料適量。黑木耳洗淨、瀝幹,瘦豬肉切片放入碗中,加精鹽、幹澱粉適量拌勻。鍋置旺火上,倒入清湯,放入黑木耳、筍片燒沸,加適量精鹽,下綠葉菜、肉片氽熟,湯沸時撇去浮沫,放入適量的調料調味即可。

蘿卜——補脾養血

醫典妙語

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氣和中,補脾運食,生津液,禦風寒,已帶濁,澤胎養血。

——《隨息居飲食譜·蔬食類》

養生智慧——蘿卜的養生妙用

蘿卜,古時候被稱為萊菔,其種子、鮮根、葉均可入藥。蘿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安五髒等功能。

我國民間向來就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和“冬令蘿卜小人參”以及“吃吃蘿卜喝喝茶,氣得醫生滿地爬”之類的說法。新鮮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還含有一般蔬菜中沒有的芥子油、氧化酶、澱粉酶等特殊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