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脾胃論》(2 / 3)

脾胃損傷者不妨從注意下麵的習慣開始:

1.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脾、胃具有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的功能。造成脾胃損傷的主要原因,中醫稱為“飲食所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營養成分的均衡。在進餐上要定時定量。也不要把不同的肉類一起吃,這樣太不好消化。不要飯後馬上就吃水果和甜點。也不要到睡覺前還吃東西,這樣不規律的生活,不僅受損身體,還會使整個心靈的狀態都會出問題,影響第二天的效率和心情。

2.多吃些養胃的食物。

注意胃的保養。可多吃南瓜,適宜於胃病患者。南瓜內含有維生素和果膠,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有防癌功效,並能幫助肝、腎功能的恢複,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多吃小米,可以做點小米粥來喝。可以起到暖胃,安神的作用。平時吃飯的時候就可以喝上一碗,在不知不覺中還起到了養胃的作用。豈不是很好。也可以把小米粥當做你的早餐,很方便也很省事,並且還有營養,此外還能起到養胃的作用。真是一舉兩得。

另外還可以多吃些菠菜、胡蘿卜、洋蔥、大蒜等。

比如下邊的一道菜,也可以起到溫胃止痛,治虛寒胃痛的作用。

清燉鯽魚:製法:將鯽魚去鱗及內髒,生薑(50克)切片後放魚上幾片,其餘和橘皮(10克)、胡椒(2克)、吳茱萸(2克)一起紗布包填魚腹內,加入黃酒(50)克、鹽、蔥、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時,取出藥包加入味精即可。

傷飲與傷食

醫典妙語

《四十九難》曰:飲食勞倦則傷脾。又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腸為痔。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穀,主五味也。胃既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痞滿,兀兀欲吐而惡食,或為飧泄,或為腸,此胃傷脾亦傷明矣。大抵傷飲傷食,其治不同。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汗,利小便,以導其濕。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化,或損其穀,此最為妙也,重則方可吐下。今立數方,區分類析,以列於後。

——《脾胃論·飲食傷脾論》

養生智慧——食傷與飲傷

脾有著供給胃腑幫助胃化解食物的功能,所以平時飲食不節製,吃得過多,飲食不消化,四肢無力,就會使脾受到損傷。飲食不節製使脾胃受到損傷的可能有兩種:一是傷飲,這是無形之物,宜用發汗來治療,或利小便以治之。二是傷食,這是有形之物,用消化的辦法來治療,或者用吐的辦法最靈驗。

所謂傷飲,是因過飲茶、酒、湯、水等所致的病證。或脾虛不運而結滯,或暴渴多飲而停留,或豪興狂飲而沉醉致病。證見麵黃肌瘦,脾泄中滿,煩渴腫脹。治宜發汗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濕,用葛花解酲湯、五苓散等治療。

而傷食是因飲食不當損傷脾胃所致病證。治療傷食須辨虛實。若停滯中焦或脹或痛,為實證,當先去其食,大和中飲主之。若食停上焦,宜用吐法;若食停下焦,痛極兼脹者,須下而去之,宜神佑丸或備急丸。一般來說老人虛人易於傷食,治宜權衡虛實,消補兼施。傷食有傷穀、傷麵、傷肉、傷魚鱉、傷蟹、傷蛋、傷生冷果菜、傷酒、傷茶、宿食、宿滯、五味過傷等。

對於吃肉太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脹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後研成細末,每次15克,用溫開水送服,每日2次。吃牛肉引發的不適,可用稻草一把,煎成濃湯趁熱飲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的不適,可用山楂14顆、杏仁24粒,煎成濃湯服用。

而吃麵食過多導致厭食,腹部脹痛,可用神曲30克,炒蘿卜籽10克,麥芽10克,水煎服,1天1次,分3次服完。

吃穀類太多引起食欲減退,可取米飯鍋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適量,燒焦研末,用溫開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3次。還可用炒麥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蘿卜搗爛取汁服用。

另外吃元宵太多可用炒麥芽30克,水煎服;吃雞蛋太多可用神曲30克,泡水喝;或用醋一湯匙,兌米湯喝;吃生冷瓜果多可用丁香1.5克,神曲15克,泡水代茶飲;吃魚太多可用紅曲15克,水煎服;飲酒過多可用白蘿卜500克,洗淨搗爛取汁,然後在白蘿卜汁中加適量的白糖和醋服之。

傳說故事——李東垣治頭瘡

李東垣的朋友元好問回鄉後常去酒館喝酒,過了一陣子,元好問發現自己腦袋後麵,頭頸部位生了個小瘡,開始還沒在意,兩天後開始覺得疼,但也沒在意。再過兩天,開始覺得脖子發硬,發麻,才覺得情況不大妙。

這個時候他又聽到旁邊有人說:您沒聽說,本地有個劉大人就是腦袋長疽剛死的!元好問一聽這話嚇壞了!又過了幾天,元好問頭上的瘡疽已經使他疼得無法睡覺了。

一開始,元好問覺得李東垣是一名內科醫生,再加上是自己的朋友,沒好意思去麻煩李東垣看病。就隨便找了位外科大夫,結果這大夫看了半天說:現在沒法兒弄,要等到十八天後膿出來後再處置吧,三個月後才能好。

元好問很狼狽,越想越害怕,心裏琢磨:照這麼個疼法兒,十八天後我就該去見閻王了。於是這才趕緊找來了李東垣。

李東垣來了一看病情,一點沒當回事兒,還和元好問談笑如平常。元好問急了,這還是朋友嗎?我都快死了,您還不當回事兒?李東垣說:這個瘡疽當然有點嚴重,但是有我在這裏,您就把心放肚子裏去吧!其實在這兒李東垣使用了一點心理療法,怕告訴元好問這病很嚴重,元好問的心理會承受不起。

查看完病情後,李東垣先用艾灸灸元好問的創麵,然後才開藥。李東垣開出的方子是:黃連、黃芩、黃柏、生地黃、酒知母、羌活、獨活、防風、槁本、防己、當歸、連翹、黃芪、人參、甘草、蘇木、澤瀉、橘皮、桔梗。並告訴元好問,服藥後會精力大旺,胃口增加,筋骨健壯。元好問這時也不管那麼多了,一口把藥喝了。結果喝完後感覺很困,倒在床上就開始大睡。

第二天,元好問一覺醒來,用手一摸,發現瘡消了七八分。但元好問這時又怕後麵的瘡變小了,會不會再從前麵長出來?於是趕快把李東垣給喊來了。李東垣來了一看,說:您這馬上就要好了,不出五七天,就該結痂了,到時就可以出門了。

又過了三天,元好問睡覺中忽然夢見自己快死了,害怕這是死亡的征兆。於是又把李東垣找來。李東垣來了就問:您這幾天,是不是飯量特好啊?元好問說:是啊!李東垣又問:您的腳和膝蓋,以前沒勁,現在是不是走路特有勁了?元好問傻乎乎的回答:是啊!李東垣說:那你還在怕什麼!

於是再過幾天,元好問的病就全好了,從開始治療到平複如常,隻用了十四天的時間。

脾氣虛弱乃身形消瘦之因

醫典妙語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饑。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亦也。

——《脾胃論·脾胃勝衰論》

養生智慧——身體虛弱重調理脾胃

胃內的元氣旺盛,就能飲食多而會使胃受到損傷,過了吃飯的時間也不會感到饑餓。脾胃之氣都旺盛,就會吃得多而形體發胖;如果脾胃之氣都虛弱,就會吃得少而形體消瘦,或者吃得多而形體肥胖,雖然肥胖但是四肢不靈活,這是脾實而邪氣旺盛的原因。也有的人吃得多但身體消瘦,這是因為胃內有火邪,雖然能食,由於脾氣虛弱,所以形體消瘦,吃得再多也難以肥胖。

身體虛弱的人,應怎樣調理呢?根本之法是調理脾胃。中醫稱:“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調理脾胃的藥物,黃芪較為安全而有效,它不僅是補氣的要藥,還可健脾,用於補虛損不足,旺健脾胃,退肌膚虛熱;瘡科用之,可以排膿,活血生血;自汗過多,可以固表止汗。但開始時黃芪用量不能多,否則用後也受不了。用黃芪調理虛不受補,不妨用下列方法:開始時用少量黃芪每日煎水,代茶作為日常飲料。可用黃芪20~30克煎水飲用,若春夏之日,則配合一些炒米一起煎水;若秋冬之日則加3~5枚南棗,用800克水煎至500克當茶飲用。依此法飲用3~5天,待胃腸適應了,可將黃芪逐漸增加,直可加至60克。采用此法之後,可以用黃芪燉肉、煲肉,以增強體質。從此用黃芪作為調理品,脾胃自然日漸健旺。脾胃健旺後,消化能力自然增強,虛弱消瘦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