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針灸甲乙經》(2 / 3)

文摯與太子約好看病時間,第一次文摯未去;又約定第二次,文摯也失約;連續失約三次,齊王非常惱怒,痛哭不已。有一天文摯終於來了,連禮也不行就走到病床前,不將鞋脫下就上床,還踩著齊王的衣服問病,氣得齊王咬牙切齒,不搭理文摯。文摯“得寸進尺”,用粗話激怒齊王,齊王再也按捺不住了,從病床上翻身起來大罵不休,此後齊王的憂慮症就痊愈了。

驚恐過度傷腎灑尿濕褲子

醫典妙語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

——《針灸甲乙經·精神五髒論》

養生智慧——驚恐過度傷腎

這兒的怵惕是恐懼警惕的意思,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變,心理上驟然緊張。通常情況下耳聞巨響、目睹怪物、夜作噩夢等都會受驚,受驚後可表現為顏麵失色、神飛魂蕩、目瞪口呆、冷汗出、肢體運動失靈,或手中持物失落,重則驚叫昏迷,這都是由於情緒引起交感神經係統處於興奮狀態的緣故。恐,是指恐懼不安、心中害怕、精神過分緊張。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人將捕之等。嚴重者亦可致神昏、小便失禁。

中醫認為,恐懼過度會消耗腎氣,使清氣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調而出現大小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症,嚴重的會發生精神錯亂、癲病或驚厥。恐與驚密切相關,略有不同,多先有驚而繼則生恐,故常驚恐並提。然驚多自外來,恐常由內生。

通常情況下,由於某一件事情而受到極度的驚恐,又不能及時地自行排遣,就會出現膽氣不壯、神魂不安、心情煩悶、出汗體虛、飲食無味等現象。恐懼的心情如果得不到及時地消解,就會損傷精氣,使得骨骼酸痛,四肢抽搐,並經常遺精,五髒失去正常的節律,造成身體虛弱,無精打采。另外,受到驚恐會使心誌無所依托,神魂無所歸附,思想憂惚不定,如此,則體內之氣就失去了正常的運行規律,甚至會傷害五髒六腑,使內氣向上逆行,導致吐血不止。

《淮南子》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說一人曾經到無錫的惠山遊玩,天黑回來時,遇到一個身材高大的人醉臥在山寺門前,他受到驚嚇,久久難以恢複平靜,從此常常小便不止,一天要解五六十次。這是因為心和小腸是負責消化的器官。受到驚嚇,會造成心火散失,心火散失,便會心寒腎冷,就會出現尿頻。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有的人被嚇得尿濕了褲子,這不是笑話,這是實事。

傳說故事——曹操因驚駭而得病

曹操自從埋葬關羽後,每夜合眼便見到關羽,使他十分驚恐,為了求得安寧,躲避行宮舊殿的“妖怪”,於是決定建造新的宮殿。

他聽說躍龍潭旁的一株大梨樹以做宮殿的棟梁之材,便派人前去砍伐,但不久手下人就回報:“此樹鋸解不開,斧砍不入”。曹操感到很奇怪,便親自前去查看。曹操的一些謀士勸解曹操說:“此樹已有數百年,據說有神人居住在上麵,這棵樹砍不得。”曹操不信,說:“我平生遊曆,普天之下,四十餘年,上至天子,下及庶民,沒有一個人不怕我,這樹妖,竟敢違背我的意思!”

於是曹操拔劍就朝樹砍,一劍下去,梨樹的被砍處竟然冒出血來,濺了曹操滿身。曹操嚇得落荒而逃。當晚覺也睡不安穩,隻好坐在殿中,靠著茶幾打盹。忽然看見那個被砍的“梨樹神”身穿黑色衣服,舉起寶劍向他砍來,曹操驚叫一聲醒來後,頓覺“頭痛欲裂”,從此以後,經常發作,苦不堪言。以後又遭幾次驚駭,病情加重,不治而死。

得意易忘形,樂極易生悲

醫典妙語

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針灸甲乙經·精神五髒論》

養生智慧——歡喜過度傷心

上段話的意思是說,人若大喜,狂喜,就會嚴重損傷人體心髒功能。突然的狂喜,可導致“氣緩”,即心氣渙散,血運無力而痕滯,便出現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類病症。成語“得意忘形”,即能說明由於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製形體活動之故。

一個人的喜樂之情超過了極限,就會使魂魄受到傷害,魂魄受到傷害就會導致精神狂亂,精神狂亂就會失去正常的心理,因此,一個人如果對喜怒之情不加節製,生命就不會穩固。調節喜怒之情,使生活起居平靜安詳,就可以避免邪氣的侵襲,就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

《嶽書傳》中牛皋因打敗了完顏兀術,興奮過度,大笑三聲,氣不得續,當即倒地身亡,可見過喜對人體健康不利。

某醫院有一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經過住院治療,病情已經大有好轉。出院的那一天,她突然見到遠在千裏之外的女兒從外地趕來接她,因其興奮過度而倒在地上死了。

另外有一位貧窮的鞋匠,生活異常艱辛,但有一次,這位鞋匠買了一次彩票竟意外中獎,在確知自己中了百萬元的巨彩後,竟高興過度,“因樂暴亡”。這位鞋匠直到入葬之時,仍麵帶笑容。這些例子皆說明,暴喜、大喜、狂喜不利於健康。

過度歡喜造成的猝死,時常發生在中老年人中間。人過中年,一身的動脈均會發生程度不同的硬化,營養心肌的冠狀動脈亦如此。如若心髒劇烈地跳動,必然增加能耗,心肌將會發生相對的供血不足,從而出現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心跳驟停。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樂極生悲”。

此外,過度歡喜還可致血壓驟然升高,若已患高血壓症,過度興奮就會導致頭暈目眩、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煩躁不安。這些現象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在這期間很可能引起腦血管破裂發生猝死。由此可見,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歡喜千萬不要過度。

傳說故事——以恐勝喜治範進

範進中舉的故事原文:範進三兩步走進屋裏來,見中間報帖(用大紅紙寫的報喜單)已經升掛起來,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範諱(舊時表示尊敬)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鄉試中舉,第二名至第十稱“亞七”)。京報連登黃甲。”

範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後一跤跌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起來,又拍著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

範進的丈人胡屠戶來到集上,見範進正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發,滿臉汙泥,鞋都跑掉了一隻,隻管拍著掌,口裏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戶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說道:“該死的畜生!你中了什麼?”一個嘴巴打將去……範進因這一嘴巴,卻也打暈了,昏倒於地。眾鄰居一齊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弄)了半日,漸漸喘息過來,眼睛明亮,不瘋了。

盛怒之下難以自製

醫典妙語

盛怒考,迷惑而不治。

——《針灸甲乙經·精神五髒論》

養生智慧——憤怒會蒙蔽人的心智

這兒所說的“怒”,指的是暴怒或怒氣太盛。它是由於某種目的和願望不能達到,逐漸加深緊張狀態,終於發怒。可表現為暴跳如雷、拍桌大罵、拳打腳踢、傷殺人畜、毀壞器物。輕者會肝氣鬱滯,食欲減退;重者便會出現麵色蒼白、四肢抖,甚至昏厥死亡。可見,暴怒對於人體的危害非常之大。

《三國演義》有“武鄉侯罵死王朗”這一段,諸葛亮就是利用王朗年老體弱而又十分好氣的心理狀態,痛斥其食漢祿而背主事曹魏的罪行,使王朗在兩軍陣前“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一個人憤怒時就會使心氣逆行不暢,嚴重的甚至導致嘔血不止。隻有少動怒,身體才會感到輕鬆愉快。發怒會影響人體內部精氣血脈的運行,容易導致氣鬱肝髒。因此,憤怒時務必要克製,如果暴怒而不加克製,就會損傷心誌,迷失本性。

怒發衝冠時,神經係統興奮性增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冠狀動脈血流增加,瞳孔放大,視物不清。打破了身體內部各種器官的正常運轉。在日常生活中,怒發衝冠之事常常有,有的人怒氣一來,天不怕地不怕,不是舌槍唇戰,對壘叫罵,就是拳腳相加,刺刀見紅,致人死命,結果落了個監牢服刑,法場斃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所以在生活工作中,怒氣一來,我們就要想辦法控製,可以回避衝突遠離是非;可以轉移視線穩定情緒;可以安慰自己解除怒氣;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以用忘卻來解脫思想負擔。不要被雞毛蒜皮之事所左右情緒,要以深謀遠慮的理智去戰勝一時的感情衝動,始終保持一個平和心態。

總之,保持樂觀的情緒,開朗的性格,高尚的涵養,除去私欲雜念,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曆來醫家主張的“恬淡虛無”、“清心寡欲”正是我們避免憤怒的好方法。

傳說故事——以喜攻怒巧醫病

相傳明朝的時候,江南有一對張姓的夫妻以農為生。一天,鄰居家幾頭豬跑到張家地裏把剛栽上的薯秧全拱了出來。張妻見此狀況非常生氣,大罵道:“這是誰家養的豬?難道你們不是吃糧食長大的,為什麼不管好自己的豬,禍害人家的莊稼不得好死。”說著並手執木棍向豬身上打去。她這一鬧騰,豬都趕跑了。回到家裏,她胸中悶氣未消,後來竟病倒了。

不知什麼原因,她在床上隻能側身躺著,不能翻身轉動,十分痛苦。妻子病倒在床,丈夫很著急,遂帶妻子前往求醫。當時的名醫徐先生切過脈、問過病情後,認為:治療此婦之病,必須以“喜”攻其“怒”,要以意療為主。於是徐醫生讓其丈夫立即到商店買兩套紅綠顏色的大號女人服裝,頭上戴上大花兩朵。丈夫不解地問醫生:“吾妻身材矮小,買大號衣服可不能穿呀?”徐醫生解釋說:“請不要著急,到明天你就明白了。”丈夫遵照醫生的吩咐,把買回的東西及時交給了醫生。

第二早飯後,徐醫生穿上女人服裝,一搖一擺地走到病人床前。他一麵唱歌一麵跳舞,盡管音不成調、步伐無節,但卻能逗人發笑。患者看了先是嘲笑,隨著歌聲的起伏和舞步的轉動,內心不時地發出大笑,她慢慢地忘了病痛,不知不覺地將身子左右轉動,終於自己翻過身來,疾病痊愈。

控製抑鬱與憂愁

醫典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