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事實證明。習慣常常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也可能導致事業的成敗。
在星期一早上,如果你能比其他人都早到一些,即使隻是趕在別人還沒有進辦公室之前查查自己的電子郵件,或者整理一下辦公桌,都會讓自己提早進入工作狀態。同時,跟周圍的人比起來,你的精神顯得特別愉快,也絕對是當天最讓上司眼前一亮的員工。
你的工作效率可能比別的人都高,那麼應該去幫助在今晚必須開夜車的人,問他有什麼你可以幫忙的,就算你到頭來也沒有幫上什麼,光是這點心意,就足以讓人感動並產生好感了。但是一定要表現出你的誠意,別讓你的同事感覺到你在居高臨下地對他的工作指手畫腳。如果團隊裏其他人顯得灰頭土臉,不但不會讓上司認為你的能力比其他人高強,反而會覺得你的工作太過輕鬆,並且沒有團隊精神。
就算不能最後一個下班,也不要在眾人都埋頭工作時揚長而去。
最好每天都堅持提前一刻鍾上班,做一些清潔工作或準備工作。下班時,則要等上司或者同事發出可以走了的指示時,再收拾辦公桌,結束工作。
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上司會對你有一個極好的印象,你對工作積極熱情的印象自然而然就樹立起來了。
與領導談話要注意細節
談話是加強溝通、職係上下級關係的一條重要紐帶,因此,作為下級的你一定要重視和領導的談話,把握住自己的分寸。具體地說,應注意以下幾個細節。
(1)在態度上,必須不卑不亢
對領導應當尊重,你應該承認,領導一般有強過你的地方,或者才幹超群,或是經驗豐富,所以,對領導要做到有禮貌、謙遜。但是,絕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態度。絕大多數有見識的領導,對那種一味奉承、隨聲附和的人,是不會予以重視的。在保持獨立人格的前提下,你應采取不卑不亢的態度。在必要的場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觀點,隻要你是從工作出發,擺事實、講道理,領導一般是會予以考慮的。
(2)選擇適當的時機
領導一天到晚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你應當根據自己問題的重要與否,選擇適當時機去反映。假如你是為個人瑣事就不要在他正埋頭處理事務時去打擾他。如果你不知領導何時有空,不妨先給他寫張紙條,寫上問題的要點,然後請求與他交談。或寫上你要求麵談的時間、地點,請他先約定,這樣,領導便可以安排時間了。
(3)不妨主動些
作為下屬,可以積極主動地與領導交談,漸漸地消除彼此間可能存在的隔閡,使上級下級關係相處得正常、融洽。當然,這與“巴結”領導不能相提並論,因為工作上的討論及打招呼是不可缺少的,這不但能祛除對領導的恐懼感,而且也能使自己的人際關係圓滿,工作順利。
(4)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談話時,充分了解自己所要說的話的要點,簡練、扼要、明確地向領導彙報。如果有些問題是需要請示的,自己心中應有兩個以上的方案,而且能向上級分析各方案的利弊,這樣有利於領導做決斷。為此,事先應當周密準備,弄清每個細節,隨時可以回答,如果領導同意某一方案,你應盡快將其整理成文字再呈上,以免日後領導又改了主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要先替領導考慮提出問題的可行性。有些人明知客觀上不存在解決問題的條件,卻一定要去找領導,結果造成了不歡而散的結局。
(5)向領導報告一定要有根有據
美國廣告大王布魯貝克在他年輕時,他所在公司的經理問他:“印刷廠把紙送來沒有?”他回答:“送過來了,共有5000令。”經理問:“你數了嗎?”他說:“沒有,是看到單上這樣寫的。”經理冷冷地說:“你不能在此工作了,本公司不能要一個連自己也不能替自己作證明的人來工作。”從此,布魯貝克得出一個教訓:對領導,不要說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
放下身架
身為領導切記不要閉關自守,否則很有可能被下屆視做傲慢,且很容易使企業裹足不前。
在管理階層的職位中,尤其是擔任科長或股長的主管,往往為了維護權勢與利益,對於有關自己部門的提案,總是一概否決。
H公司的一科長,是公司“業務改善提案委員會”的委員之一,但隻要碰到自己課裏的提案,必定加以否決,並提出下列的說辭:
“這提案,與三年前A君所提出的一樣,因為有缺點,所以不能采用。”
“這提案是我們去年否決過的,因不符合規定,故不考慮采用。”
相反地,若碰到與自己課裏無關的提案,則一律通過。
產生這種情形,大都是因為這類主管的自我防衛意識過於強烈,他們惟恐自己的領域,遭致攻擊或挑剔,所以一開始,就采取自衛的態度。這種主管多存在一天,公司的改善希望就多耽誤一天。到了最後,也許整個公司就隻剩下這幫人,真是這樣,那麼公司的前途也就不堪設想了。
因而,一個真正優秀的主管,勢必要衝破這道“部門自守”的鐵牆。而一個企業,要不斷地獲得改善與發展,也務必要超越自我,與其他各部門多方聯係。
這是十幾年前的一個例子。日本三菱電器公司,為了降低製造成本,將以往大而不便攜帶的電扇裝備,以簡化的原則,重新改變包裝設計,最後,想出了分節包裝的方式。
這個新方式,產生了下列的優點:
①運費減半;
②保養費減半;
③包裝費減少14%;
④組合部門的人力需要大幅度地減少;
⑤因包裝縮小,顧客可自行攜帶,節省了一筆不算小的送貨費。
這些利益,不僅有利三菱公司本身,就是連售貨商、經銷店也受惠不淺。於是在短短的一年間,同業的製造商,也都相繼采用這個新方式。
除了要衝破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牆”,更要在領導和下屬之間架起一道橋梁,增進溝通,互相理解、尊重。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傲慢型的上司一定要放下架子,切忌下了班之後還在下屬麵前傲慢嚴肅,不苟言笑。
上司可以輔助推選,並參與下屬的工餘活動;如果上司的性格是過分嚴肅的,下屬們都不願與之在辦公時間以外接觸,以免有玩得不痛快之感。
這要看上司平時的態度,是否執著於“我是上司、你是下屬”的界限。其實大家對自己的身份非常清楚,隻要各盡其責,實毋須做出過分標榜。上司可以一如朋友般,有限度地透露一些私人事情,拉近與下屬之間的距離。
一定要小心的是,切忌聽信一些阿諛奉承的下屬,安排前往涉及男女關係的休閑場所。那些人可以這樣安排,也會將上司的醜聞宣揚,而且也顯示那些下屬才幹有限。有才幹的人毋須用低俗的手法,取悅上司,從而希望得到好處的。
放下架子,領導才能在下屬中間如魚得水,毫不拘束;下屬也才能暢所欲言,幫助領導提建議,一起改進工作。
財富源於細節積累
金錢的積累是從“每一個硬幣”開始的,一個成功致富的人絕不會因為錢小而棄之,他們知道任何一種成功都是從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沒有這種心態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財富。
有兩個年輕人一同去尋找工作,其中一個是英國人,另一個是猶太人。
他們懷著成功的願望,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機會。
有一天,當他們走在街上時,同時看到有一枚硬幣躺在地上。英國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過去,猶太青年卻激動地將它撿了起來。
英國青年對猶太青年的舉動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
猶太青年望著遠去的英國青年心中不免有些感慨:讓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真沒出息!
後來,兩個人同時進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資也低,英國青年不屑一顧地走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兩年後,兩人又在街上相遇,猶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
英國青年對此不可理解,說:“你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能這麼快地發了財呢?”猶太青年說:“因為我不會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邊走過去,我會珍惜每一分錢。而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怎麼會發財呢?”
英國青年並非不在乎錢,而是他眼睛盯著的是大錢,而不是小錢,所以他的錢總在明天,這就是問題的答案。
小東西,賺大錢
小“折騰”、小“搗鼓”亦能創造出財富。
劉永好四兄弟在農村出生,在農村長大,後來又回到農村發財。
當初,兄弟4人從中國農村經濟體製改革的大潮中隱約地感覺到了改變家鄉麵貌的曆史性機遇的來臨,他們認為抓住機遇,冒點風險,值得!於是,各項決策立即付諸實施。
一種施展才華、追求富裕生活的強烈衝動,在四兄弟胸中激蕩,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一大篇可歌可泣的故事。
科技致富,這是那時農村各地都在大力提倡的口號。劉家四兄弟都是有文化有頭腦的人,所以,一開始他們就選擇了走科學致富的這條路。
科學,就是做領先於別人一步的事。
他們選擇的是養鵪鶉。
他們決定搞一個大型鵪鶉養殖場,進行大規模的鵪鶉養殖與開發。於是,就在1982年底,他們終於建成了一個大型的育新良種場。但是當他們把這個養殖場辦起來時,卻正值成都地區“鵪鶉熱”在急劇降溫,許多原先養鵪鶉的專業戶都紛紛收攤不再養了。可是這劉家四兄弟都有一個相同的脾氣,那就是認準了路就死也不回頭,他們認定:隻有疲軟的市場,沒有疲軟的產品。他們看到了一個必勝的法寶,那些失敗的專業戶是因為養鵪鶉的成本太高,技術不過關,這才虧本搞不下去的。
為了把成本降到每隻鵪鶉蛋隻要三四分錢,他們大量地查閱資料,開動腦筋,尋找出最佳的養殖方法。
此時,這四兄弟便把各自的看家本領都用上了。他們把計算機應用於飼料調配和育種選樣,很快就摸索出一個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獨特的立體養殖方式。這種方式即:用鵪鶉糞養豬,豬糞養魚,魚粉養鵪鶉。這是一種新型的生態循環飼養法,由於這樣的方法使得成本大大減少,鵪鶉蛋的成本就降到了與雞蛋一樣,於是很快就贏得了市場。
先進的科學技術帶來了新的轉機和希望。劉家的科學養殖鵪鶉法讓養殖致富重新閃現出誘人的光彩,於是,不多久就在新津縣再一次掀起了養鵪鶉的熱潮,一時間,全縣就有了成百上千個鵪鶉專業戶,飼養鵪鶉達90萬隻,全年的鵪鶉產值達到了900多萬元。這個數字在那時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到了1986年,劉家兄弟辦的育新良種場已年產種鵪鶉15萬隻,產品除了供應國內16個省市外,還批量銷往前蘇聯等國家和地區。在那幾年裏,養殖場的經濟情況大大改善,不光造起了更為先進的場所,還買來了汽車,用於運輸。還有了小轎車,可以坐著到各處去簽約談生意。
劉家四兄弟為中國的鵪鶉養殖業在科學技術開發上做出了成就。他們研究出了“鵪鶉紅羽、麻羽雜交鑒別雌雄離種體係”,還有整套的飼養鵪鶉技術。這些已被國家科委鑒定驗收,並列為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
走在了農村致富路前列的劉家兄弟,當然沒忘記周圍仍然還很窮的鄉民們。他們的事業一嚐到了甜頭,就動員古家村和附近的村民一起來走科技致富之路。
在他們的帶動下,新津縣在那幾年靠著養鵪鶉這一條致富路,硬是把原先的貧困帽子甩掉了。到了1986年後,新津縣就形成了以運輸、編籠、飼料及肉蛋加工等專業分工為特征的“一條龍”生產配套體係。到今天為止,新津縣還保持著養鵪鶉這一傳統優勢行業,每年飼養鵪鶉400萬隻,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鵪鶉王國。
節儉致富
節儉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如果我們對怎樣減少消費要比怎樣賺錢更清楚的話,我們就擁有了點金石。
一個人怎樣使用錢是監測他的才智高低的好方法之一。雖然金錢決不能作為一個人生活的主要目的,但它也不是無關痛癢的東西。在實際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金錢是獲得感官快樂和物質享受甚至社會地位的手段。人性中的一些最優秀的品質是與正確使用金錢密切相關的,比如慷慨、誠實、公平和自我犧牲。亨利?泰勒在他的《生活備忘錄》一書中談到:“在賺錢、儲蓄、花銷、送禮、受禮、借進、借出和饋贈等方而,正確的行為原則和方法幾乎為一個人的完美無缺做出了論證。”
越是富有的人,越不會鋪張浪費,揮金如土;而不是真正富有者,則往往喜歡打腫臉充胖子,擺闊氣。事實上,越是有錢的人,往往不在乎使用廉價商品;而沒有錢的人,卻認為使用廉價物品會降低他們的身份。這種心態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悲哀。
曾有人說過,在我們的社會中,“浪費”兩個字不知使人們失去了多少快樂和幸福,浪費的原因不外乎三種:一是對於任何物品都想講究時髦,比如服飾、日用品、飲食都要最好的、最流行的。總之,生活得愈闊氣愈好。二是不善於自我克製,不管有沒有用,想到什麼就去買什麼。三是有了各種各樣的嗜好,又缺乏戒除這些嗜好的意誌。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問題,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要修養自己的性格,克製自己的欲望。造成現在社會上事事追求浮華虛榮的最大原因就是人們習慣於隨心所欲、任性為之的做法。
每個人都應該量入為出,按照自己的收入過日子。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誠實。揮霍浪費的人貪圖一時的安逸享樂,花天酒地,不得不透支存款、提前支取工資,拆東牆補西牆,寅吃卯糧,結果必然是債台高築,不得翻身,嚴重影響自己的行動自由和人格獨立。許多人不屑一顧順手扔掉的零錢和其他一些不當回事的支出,往往是人生中財富和獨立人格的基礎。
我們都聽過一個古代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地主的兒子,喜歡吃包子。但他從來隻吃包子裏的肉餡兒,把包子皮順手就扔掉了。住在他們家隔壁的是一個窮苦的老太婆,她看到地主的兒子如此浪費,感到十分心疼。於是她把被扔掉的包子皮都撿起來,收藏在一處。幾年過後,老地主死了,地主的兒子沒有任何本事,坐吃山空,很快把家當敗光了,最後淪落到以乞討為生的地步。有一天,他來到了從前的窮老太婆的家門口,老太婆給他端出了一盤白乎乎的東西,他吃過以後,連說好吃,忙問是什麼東西。老太婆笑眯眯地說:“這就是你當年扔掉的包子皮曬成幹做的啊。”地主的兒子聽了以後,慚愧不已。
姑且不論故事中的包子皮能否保存許多年,至少我們從這個故事中能讀出一些啼笑皆非的東西,希望我們都不要做這個地主的兒子,否則真有一天當我們的奢侈浪費遭到懲罰的時候,就隻有我們自己來承擔這個惡果了。節儉既不需要超人的勇氣也不需要卓越的美德,而隻需要一般的力量和普通人的能力。實際上,節儉隻不過是秩序原則在家庭事務管理中的應用:它意味著統籌安排、合乎規則、精打細算和避免浪費。
所以,現在就開始節儉吧:少買幾件漂亮衣服、住便宜的房子、開一輛大眾的汽車、少去幾次酒吧、拋開那些高檔的化妝品,這樣就可以換來銀行裏兩年的生活積蓄。用這筆積蓄幹什麼不好呢?當你的生計無需仰賴日複一日的努力時,你會更有創造力。未雨綢繆的做法,使你大可以隨心所欲,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比如投資一項你早就看好的項目,去一個你一心向往的勝地,或者在你最想花錢的事情上自我滿足一把。
當然,節儉不等於吝嗇。然而,即便是一個生性吝嗇的人,他的前途也仍然大有希望,但如果是一個揮金如土、毫不珍惜金錢的人,他的一生可能將因此而斷送。不少人盡管以前也曾經刻苦努力地做過許多事情,但至今仍然是一窮二白,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儲蓄的好習慣。
變廢為寶
將無用變有用,是給埋沒者一片翱翔的天空,還是讓星星在夜裏亮得更晶瑩?
在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經濟體製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提高了農民對生產投入的興趣。在一段時間裏,一般農戶對鐮刀、鋤頭等最基本生產工具的需求大增,以致生產這類農具的原料——毛鐵和鋼板供不應求,在一些地方甚至完全脫銷。與此同時,在國營大廠的圍牆裏,堆著大量邊角料和廢鐵板,如何處置這些“廢物”成了廠長們的一塊心病。
在這種情況下,一位“鋼鐵大王”應運而生了。
所謂“鋼鐵大王”,也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隻不過是一個稍微有點文化的人,然而他的頭腦十分靈活,這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他到在供銷社供職的同學那裏喝茶聊天,偶爾說起毛鐵脫銷以及城裏一些工廠的邊角料怎麼比毛鐵還好的事,他就想起了自己的一位姑父在H城一家船廠裏工作,心中突然一亮。第二天一大早,他兜裏裝著80塊錢的全部資本直奔H城,找到了在造船廠當保衛科長的姑父,又通過姑父找到了廠長。富有人情味的廠長一聽說需要他們廠的廢鋼鐵,便把大板一拍,二話沒說,便吩咐派輛卡車送去。這一趟他是無本萬利,淨賺了一千多元。看到了那沉甸甸的票子,嚇得他愣是沒敢往家裏拿。
幾天後,他就買了禮品二上H城,還拉著那位同學,算是供銷社領導,一起登門致謝,並同廠方訂立了長期協議:所有廢棄的邊角料都被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包銷,一包就是3年。
以後,“鋼鐵大王”更是如魚得水,嚐到了更大的甜頭。貨源有的是:造船廠的拉光了,被介紹到機械廠、機床廠;H城的拉光了,又被介紹到N城S城……市場更是不成問題:本地市場飽和了,使銷到外地、外省……開始是用汽車運,後來就鳥槍換大炮,改用火車車皮裝。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人緣越混越好,財路也越來越寬。等到別人也明白過來,一哄而上時,他已經金盆洗手,另謀別的財路去了。
留意細節,廢物也就變成了寶。
為人處世重在細節
獲得朋友的惟一途徑,就是先學會做別人的朋友。很多人,總不屑於小事和事情的細節。其實,凡事無小事,簡單並不容易。精細者常常可以因為重視為人處世的細節而旗開得勝,粗心者則常因忽略細節而兵敗垂成。
社交界的名人戴爾夫人,來自長島的花園城。
一次,戴爾夫人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最近,我請了少數幾個朋友吃午飯,這種場合對我來說很重要。當然,我希望賓主盡歡。總招待艾米,一向是我的得力助手,但這一次卻讓我失望。午宴很失敗,到處看不到艾米,他隻派個侍者來招待我們。這位侍者對第一流的服務一點既念也沒有。每次上菜,他都是最後才端給我的主客。有一次,他竟在很大的盤子裏上了一道極小的芹菜,肉沒有燉爛,馬鈴薯油膩膩的,糟透了。我簡直氣死了,我盡力從頭到尾強顏歡笑,但不斷對自己說:等我見到艾米再說吧,我一定要好好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這頓午餐是在星期三。第二天晚上,聽了為人處世的一課,我才發覺:即使我教訓了艾米一頓也無濟於事。他會變得不高興,跟我作對,反而會使我失去他的幫助。”
戴爾夫人說:“我開始試著從艾米的立場來看這件事:菜不是他買的,也不是他燒的,他的一些手下太笨,他也沒有法子。也許我的要求太嚴厲,火氣太大。所以我不但不準備苛責他,反而決定以一種友善的方式作開場白,以誇獎來開導他。這個方法效驗如神。第三天,我見到了艾米,他帶著防衛的神色,嚴陣以待準備辯解。我說:‘聽我說,艾米,我要你知道,當我宴客的時候,你若能在場,那對我有多重要!你是紐約最好的招待。當然,我很諒解:菜不是你買的,也不是你燒的。星期三發生的事你也沒有辦法控製。’我說完這些,艾米的神情開始鬆弛了。
“艾米微笑著說:‘的確,夫人,問題出在廚房,不是我的錯。’
“我繼續說道:‘艾米’,我又安排了其他的宴會,我需要你的建議。你是否認為我們再給廚房一次機會呢?’
“艾米說:‘嗬,當然,夫人,當然,上次的情形不會再發生了!’”
“下一個星期,我再度邀人午宴。艾米和我一起計劃菜單,他主動提出把服務費減收一半。
“當我和賓客到達的時候,餐桌上被兩打美國玫瑰裝扮得多彩多姿,艾米親自在場照應。即使我款待瑪莉皇後,服務也不能比那次更周到。食物精美滾熱,服務完美無缺,飯菜由四位侍者端上來,而不是一位,最後,艾米親自端上可口的甜美點心作為結束。散席的時候,我的主客問我:‘你對招待施了什麼法術?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周到的服務。’
“她說對了,我對艾米施行了友善和誠意的法術。”
覺察他人有過錯,如果你要說服他,就應該善意地、真誠婉轉地指出,學會巧妙地批評,這才是最有效的批評方式。委婉地指出別人過錯,這是為人處世應該注意的細節,在對待細節,處理小事時,采取謹慎的態度,才會讓你得到命運之神的垂青。
記住別人的名字
安德魯?卡內基被稱為鋼鐵大王,他成功的原因究竟在哪裏呢?實際上,他對鋼鐵的製造過程懂得很少,他手下的好幾百人,誰對鋼鐵都比他內行,但是他知道怎樣為人處事,而這,正是他成功的原因。
小時候,他就表現出組織的才華和領導的天才。等到他十歲的時候,他發現了人們把自己的姓名看得驚人的重要。而他利用這項發現贏得了別人的合作。當他在蘇格蘭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抓到了一隻兔子,那是一隻母兔。乖乖!他很快發現了一整群小兔子,但卻沒有東西喂它們。他想出了一個很妙的法子——他對鄰居的孩子們說,如果他們能找到足夠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飽那些兔子的話,就可以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那些兔子。
這個法子簡直是太靈驗了,對此卡內基一直不能忘懷。
好幾年之後,他在商業界用了同樣的方法賺了好幾百萬美元。比如,那次他要把鐵軌賣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而該公司當時的董事長是艾格?湯姆森。因此,卡內基在匹茲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鋼鐵廠,取名為艾格?湯姆森鋼鐵廠。
這是一個謎語,你想,當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需要鐵軌的時候,艾格?湯姆森會向誰買?
當卡內基和喬治?普爾曼競爭小轎車市場的時候,這位鋼鐵大王又想起了那個兔子的故事。
卡內基控製的中央交通公司和普爾曼控製的那家公司,都在爭取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的生意。為了擊敗對手,大殺其價,實際上已到了毫無利潤可言的地步。一天晚上卡內基和普爾曼都要到紐約去找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的董事長。當他們在飯店見麵的時候,卡內基說:“普爾曼先生,我們難道不是在出自己的洋相嗎?”“這句話怎麼講?”於是卡內基把他的計劃說了出來,他想合並這兩家公司。普爾曼十分注意地聽著,但是並沒有表態。最後他問:“這個新公司叫什麼名字?”卡內基說:“當然叫普爾曼皇宮轎車公司。”
普爾曼的臉一亮,“到我房間去,”他說,“讓我們來討論一番。”這次的討論,在工業史上寫下了新的一頁。安德魯?卡內基這種記住並重視朋友和商業界人士名字的方法,是他領導才能的秘訣之一。他以能夠叫出他的許多職工的名字為驕傲,而且他很得意地說,當他親自主管鋼鐵廠的時候,從未發生過麻煩。
在人際交往中,當與你曾打過交道的人再次見麵,如果對方能一下子叫出你的名字,你一定會感到非常親切,對對方的好感和信任也油然而生;而如果對方隻覺得麵熟,再次向你請教“貴姓”,雙方一定都覺得非常尷尬,親切愉快的氣氛也會一掃而光。
在與陌生人的第一次交往中,你可能與對方談得很融洽,並且彼此通過第一次的交往,已有了成為好朋友的可能。可當你們第二次或第三次見麵時,你卻忘了對方的名字,甚至隻得向對方再次詢向他(她)的名字。此種情況下,對方就可能失去了對你的信任,你們的交往可能會走向失敗。
這並不難理解,一般人對於自己的名字都很看重,從內心裏都非常希望別人能記住自己的名字,並在見麵時親切地叫出來。如果你忘了他的名字,他就會感到你對他輕視,並不是真心實意地和他交往,於是他對你就不會有好的態度了,甚至拒絕與你來往,這樣的事情是很常見的。可以設想,你連對方的名字這種細小之事都記不住,別人又怎能信任你,為你辦事情呢?
記住對方的名字看來是一樁小事,做到與否,帶來的效果卻大不一樣。
在一家旅館的大廳裏,一位客人來到服務台前辦理住宿手續,還未等客人開口,服務小姐就先說:“某某先生,歡迎您再次光臨,希望您在這兒住得愉快。”客人聽後十分驚訝,露出欣喜的神色,因為他隻在半年前到這裏住過一次。這位客人因此而感受到了莫大的尊重,進而對那位服務小姐,甚至對她所服務的旅館產生了信任和好感。
美國郵政總局局長法利能叫出五萬多人的姓名,能記住與對方交往的許多細小之事。他每到一處不僅可以和許多人攀談聚餐,還能拍著某人的肩膀,了解他的太太和子女的近況,詢問他家後院裏種植的蜀葵長得如何等等。
在任何語言中,一個人的名字對他本人來說不就是最親切、最甜蜜的字眼嗎?
記住別人的名字,是對別人的重視和珍惜,因為你叫得出對方的姓名,了解他的一些細小之事,對方就會覺得你很重視他,這樣別人才會樂意與你交往,樂於幫你辦事。
建立深厚友誼的細節
為了建立深厚的友誼,有以下幾個細節不能不注意:
(1)要敢於表達真實的你
有些人拒絕向朋友坦露他們的內心。他們不敢在朋友麵前發泄自己的恐懼、失望和消極情緒。可是,不管在哪一段友情中,都有要打開胸懷說真話的時候。
或許你會以為,如果你讓朋友看到你的缺點,他們對你的好感就會減少。其實,他們可能反而因此更喜歡你。達克指出,在友誼剛建時期,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點可以使你更令人喜愛。
每逢有位朋友因為做了某件蠢事或尷尬事而懊悔不已時,馬克就會把自己做過的一件傻事告訴他:“有一次我在前往機場途中停車下來寄信,結果將機票也一並投進了郵筒!”
朋友在告訴我們並不是隻有我們才有弱點時,他們其實是在鼓舞我們。因此,讓朋友清楚認識真正的你——不完美的你——是非常重要的。
(2)以友為先
許多人都說:“我想多交些朋友,就是沒有時間。”其實,隻要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就能騰出時間去做。要想騰出一點時間來給朋友,隻需動一動腦筋就能辦到。
把時間留給朋友,家裏也許會因你沒時間收拾而稍微淩亂了一點,院子裏草蔓生得過長了些,或者會錯過幾個電視節目。不過,為了友誼,這些小小的代價何足掛齒?
(3)千萬不要苛求
我們跟朋友相交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想起一句俗語:“日久生厭”。我們可能開始注意到他們有些行為很令我們生氣,例如:“理查總是小題大做”或“米麗莎老是拍別人馬屁”。可是我們不應太挑剔:朋友的“缺點”也許隻是喬裝了的美德。
70歲的藝術家安妮有位81歲的朋友老是不認老,愛胡鬧,使每個人都感到頭疼。安妮回憶說:“我滿70歲時,心情惡劣透了,因為我覺得自己已老朽不堪。但我這位‘老’朋友為我開了一個慶祝70歲的生日會,並且在聚會中堅持要大家跳繩、玩跳房子遊戲、擲飛碟、到草坪上在灑水器之間奔跑。我們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看到我們這樣,全都嚇壞了,怕我們之中有人會摔斷腿或扭傷腳。可是,我一輩子從未那麼開心過。”
馬薩諸塞州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羅柏?韋斯說:“建立友誼的良方,是大家既要有相同也要有相異之處。大致上氣味相投,才會彼此了解;適量的誌趣相異,才可互通有無。”
(4)不要斤斤計較
對於做朋友所應盡的義務,人們往往很執著:上一次電話是誰打給誰的?上一封信是誰寫的?如果你能隻問耕耘不問收獲,你一定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紐約市某旅行社的老板史蒂拉?伍爾芙,借旅行的機會在世界各地結識了幾十位朋友。她憑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她在交友之道上,奉行大仲馬對友誼所下的定義:“不念所施,勿忘所得。”
史蒂拉見到朋友有困難,必定全力幫忙。朋友遭到解雇,她就雇用他在她的旅行社裏工作。她的單身朋友感歎孤獨寂寞,她就替他牽紅線。但是,史蒂拉從不把她給別人的恩惠記在心上,倒是常把朋友給她的回報掛在嘴邊。
(5)跟朋友一起歡笑
某次戴爾坐飛機到另一個城市去時,坐在旁邊的一個男人向他抱怨說:“我有個朋友真氣人。她明知道我討厭賭博。但在我61歲生日的時候,你知道她送些什麼給我嗎?是61張彩票——一歲一張!”
這個男人把手伸進他外套的口袋,掏出一個裝著一枚翡翠戒指的小絲絨盒子。他告訴戴爾:“這是準備送給她的。”戴爾不解地問道:“既然你的朋友令你那麼生氣,為什麼你還要送這可愛的戒指給她呢?”那個男人露出了一個狡黠的笑,回答說:“因為她喜歡首飾,但卻極討厭綠色!”
這對已經交往了20年的朋友,每年都好幾次互送不合對方心意的禮物,借以逗對方發笑。
醫生兼作家威廉?歐斯勒爵士把笑聲形容為“生命的音樂”。笑聲能使朋友開心一整天,令友好情誼更上一層樓。
(6)注意小節
陪朋友共渡難關固然重要,但一些似乎無足輕重的表示關懷的行為,例如打個電話祝賀生日,寄個問候卡並寫上“背痛好了沒有”之類的問候,都能聯係友誼。
《終生朋友》一書的作者史蒂芬?達克,請人們回憶他們一天之中最重要的對話。他發現,那些最要緊的談話通常隻有兩三分鍾。達克說:“能讓你的朋友知道你關心他們的,不是談人生意義的長篇大論,而是諸如‘祝你謀職麵談成功’之類的幾句話。”
注意生活中的小節
每天我們都置身於不同的場合,作為社交一分子,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行為與場合和身份相稱。但是,偶爾一疏忽就會露出馬腳,這個時候你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有什麼細小的地方不妥當。
我們來看看你的行為,你是否在當眾打嗬欠?在大庭廣眾中,你能忍住不打嗬欠嗎?打嗬欠在社交場合中給人的印象是,表現出你不耐煩了,而不是你疲倦。
有些耳癢的人,隻要他看見什麼可以用,就會隨手取一支來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室,大家正在飲茶、吃東西的當兒,掏耳朵的小動作,往往令旁觀者感到惡心,這個小動作實在不雅,而且失禮。有些頭皮屑多的人,在社交的場合也忍耐不住皮屑刺激的搔癢而搔起頭皮來。搔頭皮必然使頭皮屑隨風紛飛,這不僅難看,而且令旁人大感不快。
宴會席上,誰也免不了會有剔牙的小動作,既然這小動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的時候不要露出牙齒,更不要把碎屑亂吐一番,這是失禮的事情。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頭略向側偏,吐出碎屑時用手巾接住。
因此,對於自己不拘小節的習性,而破壞了自己的形象,這實在不好,針對此必須注意:
手——最易出毛病的地方是手。把手掩住鼻子、不停地撫弄頭發、使手關節發出聲音、玩弄接過手的名片。無論如何,兩隻手總是忙個不停,很不安穩的樣子。本來想使對方稱心如意的,誰知道卻因為這樣而惹人厭煩。
腳——神經質地不住搖動,往前伸起腳,緊張時後腳跟踮起等等動作,不僅製造緊張氣氛,而且也相當不禮貌。如果在討論重要提案時伸起腳,準會被人責罵。
在參加會議時更不要當眾雙腿抖動。這種小動作多發生在坐著的時候,站立時較為少見。這種小動作,雖然無傷大雅,但由於雙腿顫動不停,令對方視線覺得不舒服,而且也給人以情緒不安定的感覺,這是失禮的。同樣,讓蹺起的腿兒鍾擺似的耍秋千也是相當難看的姿態。
背——老年人駝背是正常的事,如果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駝背的話,可就不太好了。我們主張挺直腰杆和人交談。
眼睛——目光驚慌,在該正視時,卻把眼光移開,這些人都是缺乏自信,亦或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這種人容易使人反感。然而直盯著對方的話,又難免會讓人產生壓迫感,使別人不滿。因此隻要能安詳地注視對方眼睛的部位就可以了。
表情——毫無表情,或者死板的、不悅的、冷漠的、無生氣的表情,會給對方留下壞的印象。應該趕快改正,不要讓自己臉上有這種表情。為使說話生動,吸引對方,最好能有生動活潑的表情。
動作——手足無措、動作慌張,表示缺乏自信。動作遲鈍、不知所措,會使人覺得沒勁兒,而且讓人覺得他可遇不可及。昂首闊步、動作敏捷、有生氣的交談等會使氣氛變得開朗。所以,千萬別忘了人是依態度而被評價,依態度而改變氣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