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不被六淫所傷,就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在季節轉換、氣候變化劇烈的時候注意及時增減衣服,做到起居規律、合理飲食等。
內傷七情,過激為害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或心情稱之為“七情”。一個人有時高興,有時發怒,有時憂愁,有時悲傷,好像自然界氣候的變化有時候下雨、有時候天晴一樣,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內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過,既可直接影響腎的功能,也可先影響其他髒腑而後累及於腎,導致情誌失調性腎虛證。例如,恐能傷腎,人在受到劇烈驚恐之時,會出現大小便失禁,這與腎主前後二陰、腎主兩便的功能也是相符的。所以,從健康的角度看,生活中應該盡量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切忌情緒失控。
大量服藥,負擔過重
腎髒是人體的重要排泄器官,由它排泄清除的代謝廢物種類最多、數量最大。腎髒在機體中的特點是最能“吃苦耐勞” ,有了輕微病變常不容易表現出來。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作主張,在分不清腎虛類型的情況下亂用補腎保健品,這些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給身體埋下隱患。 這中間的很多人根本沒必要去補腎,“是藥三分毒” ,補腎的藥對脾胃不好的人傷害更大,吃了反而有不良反應。
補腎需要辨別證型,隻有辨證論治,才能起到治療效果。從陰陽角度看,腎虛分“腎陰虛”和“腎陽虛”,如果該補“陰”的時候補了“陽”,或者反之,都會嚴重破壞人體平衡,不僅起不到補腎的效果,對腎的傷害反而更大。
◎保持舒暢樂觀的情緒,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是任何藥物都無法代替的。
補腎,先擺正觀念
對於補腎,有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一頓亂補,到頭來往往得不償失;有的人不知道從何補起,戰戰兢兢,延誤病情。補腎首先要有正確的觀念,摒棄一些錯誤的認識,才能起到好效果。
補腎並非就是壯陽
從中醫陰陽角度來說,補腎有補腎陰和補腎陽之分,但大多數人常把補腎理解為壯陽,這種理解明顯是錯誤的。壯陽就是用溫熱藥物強壯腎之陽氣,適用於腰膝酸軟、手足不溫、尿頻、陽痿、早泄等腎陽虛衰之證。中醫認為,腎陽虛衰證是由腎陽虛衰、溫煦失職所引起的一係列虛寒症候,臨床表現為麵色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男子表現為陽痿、早泄、精冷;女子表現為宮寒不孕。要應用“壯陽”藥,一定要有“虛寒”征象。有時候滋陰補腎也很重要。明代醫家張介賓在《景嶽全書》中稱“五髒之陰氣,非此不能滋”。腎陽與腎陰相互依存,補腎的時候要仔細辨證,否則不但適得其反,反而危害身體健康。
此外,腎虛不僅僅表現為性功能方麵的改變,還包含著全身一係列的變化。在腎虛症狀中,生殖功能衰退隻是其中一種症狀。補腎不僅用來解決生殖功能衰退,還有利於身體其他症狀得到改善和康複。
補腎不隻是男人的事
提到養腎,很多人都覺得那都是男人的事,這是一種誤解,女性同樣也需要養腎。
腎是先天之本,女性一生的成長、發育、生殖、衰老各階段生理過程,都與腎氣盛衰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女性一些特有的生理現象,如月經、白帶、胎孕、分娩、哺乳等也與腎中精氣密切相關。女性如果出現腎虛,就會出現頭發早脫、易斷並且沒有光澤,情緒抑鬱、記憶力下降、月經紊亂、皮膚無華、暗黃等症狀。很多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白帶清稀、胎動易滑、閉經、性功能降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更年期綜合征等都與腎虛有關。因此,女人也需要養腎。
◎腎陽虛會導致女性朋友在月經的時候出現體寒的現象,體寒則加重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