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當下:瞻前顧後不如盡享當下(1 / 3)

第十八章 當下:瞻前顧後不如盡享當下

聖嚴法師茶語:過好今天,就是不預支明天的煩惱

世人之所以總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煩惱,是因為人們隻知回憶過去或憧憬未來,而忽視或者不理會“當下”。一個真正懂得“活在當下”的人便能“在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在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著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離,以坦然的態度來麵對人生。

從前,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裏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這時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活在當下”,其真正含義來自禪道思想。有人問一個禪師,什麼是活在當下?禪師回答,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這就叫活在當下。是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現在你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現在和你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現在,這就叫活在當下。

有一天真如禪師帶著兩個徒弟,提著燈籠在黑夜行走,突然一陣風吹來,燈滅了。

“怎麼辦?”徒弟問。

“看腳下!”師父答。

有些人喜歡用前世今生的說法,來看待幸不不幸,說今生的苦是前世欠下的債。

問題是,哪個“今生”不是“前世”的“來生”?哪個“來生”不是“前世”的“今生”?

來生的緣,可以是今生結下的;來生的果,可以是今生種下的。前世的債,今生正在還;還不清,來生還得繼續。前世的緣,今生正在實現,好不容易盼到了,就要好好把握。

佛家常勸世人要“活在當下”,就是要你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這些人、事、物上麵,全心全意認真去接納、品嚐、投入和體驗這一切。

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而沒有過去拖在你後麵,也沒有未來拉著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強烈的張力。然而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專注於現在,他們總是想著明天、明年甚至下半輩子的事,時時刻刻都將力氣耗費在未知的未來,卻對眼前的一切視若無睹,便永遠也不會得到快樂。當你存心去尋找快樂的時候,往往找不到,唯有讓自己活在現在,全神貫注於周圍的事物,快樂便會不請自來。

或許人生的意義,不過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綺麗的花,享受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而已。畢竟,昨日已成曆史,明日尚不可知,隻有現在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

一切的作為,都不必去追究最初的動機是什麼,也不要追求結果怎麼樣。一個人如果忘記了無始無終的時空觀念,對現有的生命悠然而受之,天冷了就穿衣服,天熱了就脫衣服,受而喜之,才能順其自然,活在當下,不預支明天的煩惱。

盞茶銘心

聖嚴法師在開壇講法的時候,說過很多教化世人放下的禪語。最重要的是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認真過好今天比什麼都重要!人活在當下,應該放下過去的煩惱,舍棄未來的憂思,順其自然,把全部的精力用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因為失去此刻便沒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無法向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