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淨慮:痛苦源於追求錯的東西(2 / 3)

沒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沒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無味的,喪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擁有美好的生活,自己必須自強自立,擁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沒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沒有自我。一個人若失去自我,就沒有做人的尊嚴,就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有些人認為,老實巴交,會吃虧,被人輕視;表現出格,又引來責怪,遭受壓製;甘願瞎混,實在活得沒勁;有所追求,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家庭之間、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新老朋友之間……天曉得怎麼會發生那麼多是是非非。你和新來的女同事走得親近,就會有人懷疑你居心不良;你到某領導辦公室去了一趟,就會引起這樣或那樣的議論;你說話直言不諱,人家感覺你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如果你工作第一,不管其他,人家就會說你不是死心眼太傻,就是有權欲野心……凡此種種飛短流長的議論和竊竊私語,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如果你的聽覺視覺尚未失靈,再有意無意地卷入某種旋渦,那你的大腦很快就會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弄得你頭昏眼花,心亂如麻,豈能不累呢?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但我們能改變自己。想要討好每個人的想法是愚蠢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與其把精力花在一味地獻媚別人,無時無刻地順從別人,還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刻苦學習上。改變別人的看法總是艱難的,改變自己則是容易的。

盞茶銘心

我們沒有必要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別人公正的看法,應當作為我們的參考,以利修身養性;別人不公正的看法,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為別人的看法耿耿於懷,也就不會給自己的心靈增加負擔。

律航法師茶語:心若春苗,希望無窮

“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人間的煩惱真是太多太多了,沒什麼可怨的了,就把東風怨一下。其實花落水流紅,就是暮春境界,有什麼可怨恨的呢?所謂閑愁萬種,愁的是什麼呢?

乍一看我們有那麼多憂愁的理由,細細想想,所謂的憂愁不過是自尋煩惱。即使是研習佛法的僧侶,在開悟前也會被這些虛幻不實的煩惱所迷惑。

白雲守端禪師在方會禪師門下參禪,幾年內都無法開悟,方會禪師憐念他遲遲找不到入手處。

一天,方會禪師借著機會,在禪寺前的空地上和白雲守端禪師閑談。

方會禪師問:“你還記得你的師傅是怎麼開悟的嗎?”

白雲守端回答:“我的師傅是因為有一天跌了一跤才開悟的。悟道以後,他說了一首偈語:‘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方會禪師聽完以後,故意發出嘲弄的笑聲,徑直而去,留下白雲守端愣在當場,心想:“難道我說錯了嗎?為什麼老師嘲笑我呢?”

白雲守端始終放不下方會禪師的笑聲,幾日來,飯也無心吃,睡夢中也經常會無端驚醒。他實在忍受不了,就前往請求明示。

方會禪師聽他訴說了幾日來的苦惱,意味深長地說:“你看過廟前那些表演猴子把戲的小醜嗎?小醜使出渾身解數,隻是為了博取觀眾一笑。我那天對你一笑,你不但不喜歡,反而不思茶飯,夢寐難安。像你對外境這麼認真的人,連一個表演猴子把戲的小醜都不如,如何參透無心無相的禪呢?”

隨隨便便的一個微笑,都能成為憂愁的理由,我們豈不是要被堆積如山的煩憂所壓垮?

歌手樸樹寫了一首歌叫《傻子才悲傷》:“咖啡真苦\蜜糖好甜\我從來不拒絕\所有滋味\hey總有殘缺\我還是覺得完美\或許短暫\或許苦堪\生活本該這樣\喜怒無常。”坦然接受生活的悲喜苦樂,隻要生活中時刻充滿陽光,又怎會有陰霾肆虐的機會呢?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享受生命的美好。有個小故事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一天傍晚,一位學僧在寺廟的樹下靜坐,突然聞到柔和的晚風裏夾雜著一陣一陣的花香。這些花香使學僧非常感動,從黃昏靜坐到深夜舍不得離開。

寺廟隔壁就是一個繁花似錦的花園,為什麼平時聞不到花香呢?平常有風吹著花香的時候,由於心緒波動,不一定能聞到花香;當心靜下來的時候,又不一定有風吹來,所以嗅不以花香。然而在這個黃昏,學僧的心情特別寧靜,又恰逢花朵競相綻放的春天,還有柔柔的春風緩緩吹送——在這麼多原因的配合下,學僧聞到了有生以來最美妙的花香。

在這無邊的寧靜中,學僧的心隨花香飄動起來,他想到了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草木都是開花的時候才會香,有沒有不開花就會香的草木呢?花朵送香都限製在一個短暫的因緣內,有沒有四季芬芳不敗的花朵呢?花朵的妙香飄得再遠也有一個範圍,有沒有能彌漫世界的香氣呢?所有的花香都是順風飄送,有沒有在逆風中也能飄送的香呢?……

學僧沉溺於這些問題中,接下來的幾天都無法靜心。

有一天,學僧又坐在花香中出神,方丈走過他靜坐的地方,就問他:“你的心緒波動,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學僧就以自己苦思而難解的問題請教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