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戒毒期心理輔導(1)(3 / 3)

心理支持谘詢適用於那些由於某種社會問題或軀幹疾病產生心理危機的人,戒毒人員就是其中的一種,用於幫助他們度過各類心理危機;亦適用於因稽延性軀體或精神疾病或軀體功能障礙而引起苦惱的人。在對嚴重的人格障礙使用其他的治療方法無效時,也常常選用此種療法。而且,這種療法相對較為靈活,對治療條件、環境、方式、參加人數等都沒有嚴格的限製,比較容易在戒毒場所開展。

戒毒人員常有意回避、掩飾自己的一些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因此,治療時要鼓勵戒毒人員談出有關自己的問題,醫護人員(管理人員)要富有同情心,耐心地傾聽戒毒人員講述,給戒毒人員以勸慰,也可以有意地用一些暗示的手段,幫助戒毒人員度過痛苦的脫癮期,亦可以給戒毒人員安排一些有實際幫助的事情。

在開展心理支持谘詢的過程中,應把大道理講明,小道理講深,寓教於管,管教結合,因人施教。

第二節康複期的心理輔導

一、康複期心理治療的意義和目標

吸毒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個體吸毒的原因和生理、心理的反應包含了多方麵的複雜要素。同樣,戒毒也是一個涉及眾多複雜因素的問題。戒毒並非單純地指從醫學上進行生理脫毒,而是包括生理脫毒和醫學治療、心理治療和心理康複、善後輔導和回歸社會幾個有機的過程。

在這樣一個綜合的運作體係中,心理治療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戒毒人員生理康複之後,戒毒人員何去何從,是在心癮的驅使下重新走上吸毒的道路,還是在心理治療和社會輔導監督的幫助下堅定信心,遠離毒品,重塑人生觀念,踏上新生之路,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理治療和社會幹預的成效。

(一)康複期心理治療的意義和必要性

導致吸毒人員產生心理依賴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心理學的“習得理論”認為:人或動物的心理與行為可通過學習而獲得。

如馬戲團的動物經過“習得理論”方法訓練後,可以表演各種技巧。正是通過這種習得的覓藥行為來緩解戒斷症狀和不斷得到毒品的強烈欣快感,以及偶然或有意中斷吸毒後體驗到戒斷症狀的痛苦和藥物強烈渴求感等構成正性或負性的強化因素,日積月累,不斷作正負強化,最終使毒品依賴成為牢不可破的行為模式,從而幾乎使所有的吸毒人員都無法用意誌去擺脫這種心癮。

當然,戒毒人員的主觀因素,如對戒毒缺乏信心和毅力也是難以擺脫毒品依賴的重要因素之一。實踐中的情況往往是戒毒人員每次戒毒時都痛下決心,但一旦重返社會,回到容易接觸毒品的環境裏,卻又毫無自製力,旋即複吸。這種基本擺脫生理依賴後的複吸與戒毒人員的心理素質中缺乏信心、恒心和毅力有關。

因此,戒毒還需要從戒毒人員的人格和個性入手,逐步訓練,培養其性格中堅定的一麵,而這種訓練必須借助科學的方法才能達到。心理治療和心理谘詢正是這樣的科學方法。

因此,要尋找出一條切實有效的戒毒途徑,就必須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麵同時入手,建立一個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相互聯係、相輔相成,藥物治療、心理康複、社會輔導和監督有機協調的全方位的戒毒運作體係。首先,使戒毒人員從戒毒機構獲得醫學治療,在生理上擺脫對毒品的依賴;其次,繼續在認知、行為、個性、能力等方麵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爭取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為逐步消除心理依賴打下基礎;最後,戒毒人員在重返社會後,能夠從各方麵得到情感支持,穩定情緒,平衡身心,繼而修正人生觀念,改善人際關係,確定工作和生活目標,重新成為一個能夠被社會所接納的人,最終成為社會的正常一員,而不再成為毒品的奴隸。

此外,進行心理治療使治療人員能夠設身處地地感受病人的處境和痛苦,並給予支持和理解。尊重和信任可以滿足或激發戒毒人員情感上的需要,從而為心理行為的進一步改變奠定基礎。

同時,由於心理治療經常采用宣泄、緩解的方法,這也可以補充規範性教育的不足。因此,針對難以戒除的心理依賴,非常有必要通過心理治療的方法輔導戒毒人員糾正人格偏差,恢複心理健康,從而達到徹底擺脫毒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