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構築拒毒心理戰線(5)(2 / 3)

最後,我們對“毒品”的定義是:毒品是指那些具有毒害性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被國家有關禁毒法律列入專門管製的、與違法犯罪行為有關的物質。

二、要知道吸毒極易成癮,難以戒除

吸食毒品上癮而不易戒斷的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麵。

(一)麻醉自我,逃避現實

從鴉片類毒品的藥理作用看,主要是抑製人的中樞神經係統活動,可以解除疼痛,使人嗜睡,大腦處於多種麻木狀態。這對某些人來說,可以產生一種短暫的解脫感和瞬間的幻覺,暫時逃避現實生活,逃避煩惱。

美國一份對吸毒者的調查報告這樣寫道:“吸毒的最大害處是忘卻自我,麻木和瓦解人的精神、神經係統,你腦海中出現的,正是你希望和想要得到的,它使人喪失良知和責任感,幹出一切壞事而覺得與己無關。”

同正常人相比,那些有精神障礙或精神受到創傷的人,更易於染上毒癮。一個人的精神創傷越大,就越有可能被深深地卷入吸毒的濁流。因此,加強意誌品德的培養,增強抗挫折能力,使精神創傷造成的危害控製到最低限度,這是防止陷入吸毒濁流的一個好辦法。

(二)尋求精神刺激

如果說,逃避現實是一種追求毒品對人的中樞神經係統的抑製作用的話,那麼更多的吸毒者則是為了尋求某種精神刺激。

鴉片的精神作用之一是能讓人瞬間產生一種強烈的刺激和衝擊感,這種感覺是難以表達的。嗎啡是一種特別的物質,它可以滿足人的各種需求,不論吸毒者是想從毒品中得到安慰,還是想從毒品中找尋刺激。因為嗎啡既能產生短暫的興奮作用,又能產生長時間的抑製作用。嗎啡效應可分為兩個階段,初始時的衝動和繼之而來的“麻醉高潮”,它是造成精神依賴性的基本動因。吸毒者為了追求這種刺激,從而尋覓和反複吸食毒品,以致無法靠主觀意誌控製自己的行為。特別是海洛因,一經吸食,便難舍難分,終生難以擺脫。

“如果說吸毒者初始吸毒,是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或毒販的誘惑,那麼一而再、再而三地繼續吸毒,甚至多次戒斷,多次複吸,則主要是由於一種毒欲驅使。”用吸毒者的話說,吸食毒品而產生的感受是終生難忘的,“不吸不知道,一吸忘不了”。一旦成癮,他們往往夢寐以求,為了追求這種異常刺激而無法控製自己。這是吸毒者傾家蕩產,喪失人格,墮落犯罪,在毒品漩渦中越陷越深的重要原因,也是戒毒者的最大悲劇。一方麵,他們知道毒品遲早會葬送自己、毀掉家庭,因而很想戒掉吸毒惡習。另一方麵,又難斷毒念,難以自製,總是千方百計要再吸“最後一次”,而這最後一次,實際上是吸毒的新的開端。

曾有一位剛剛出戒毒所的吸毒者,為了這“最後一次”,在毒欲驅使又身無分文的情況下,抱著一線希望找到了以前一起吸毒的“煙友”,乞討一支海洛因。出乎他意料之外,這位“煙友”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提出了一個惡作劇的條件,要他吃一口大糞。為了這支海洛因,這位剛剛戒斷出所的吸毒者,竟然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有辱人格尊嚴的條件。

“戒毒一年,一口還原”,這句話說明了戒毒的艱難和毒癮頑固。

(三)難熬毒品的摧殘和折磨

吸毒成癮的人,隻要斷藥,就會出現難以忍受的戒斷症。

戒斷症狀是長期吸食鴉片類毒品造成的一種嚴重的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停止或減少用藥數小時後發生,在二至三天內達到高潮,並持續數天。在戒毒所裏,常常可以看到吸毒者在初始戒毒期間,程度不同、反應各異的戒斷症狀。

一般來說,癮君子在吸食或注射海洛因等毒品8~12小時後,如不繼續吸毒,就會出現一係列機體異常反應和不適感,也就是戒斷症狀,其痛苦之劇烈令人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