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構築拒毒心理戰線(4)(3 / 3)

好奇心和環境是導致青少年吸煙的主因

導致我國青少年吸煙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好奇心和受環境影響是最主要的原因。

“全國少年兒童禁煙宣傳調查活動”的調查結果表明,認為青少年吸煙是由於“好奇”的人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27.6%;在受周圍人影響的原因中,受周圍同學影響的人數占23.5%;受家庭、社會影響的人數占21.3%;此外還有媒體等方麵的影響。認為青少年吸煙是為了增添個人魅力的占總數的20.1%;認為青少年吸煙是迫於學習、生活壓力的占總數的5.6%;屬其他原因的占總數的1.9%。

調查結果表明,我國煙民的人均年齡在不斷下降,初始吸煙的年齡1996年比1984年提前了3歲,年齡最小的煙民僅7歲。北京大學醫學部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孫江平博士介紹說,在1999年麵向186所中學的11 957名學生的調查發現,有22.5%的學生嚐試過吸煙,開始吸煙的年齡平均為10.7歲,83%的吸煙學生並沒有遇到過因年齡小而買不到煙的情況。

調查顯示,84.5%的少年兒童都能認識到吸煙不僅對吸煙者本身和被動吸煙者身體有害,而且會造成空氣汙染。一部分少年兒童認為,男性吸煙屬於“正常現象”。近90%的少年兒童讚成禁煙,其中女孩人數多於男孩。“影響國家利稅”和“禁止不了,沒有作用”是不讚成禁煙的主要原因。不少人提出,禁煙的最好辦法是尋找“替代品”和“杜絕煙源”。

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展開的這一活動,從2002年上半年開始,曆時6個月,共計20餘萬人參加。他們通過門麵和網絡兩種途徑進行了數據收集,共向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河北、廣州、遼寧、湖北、山東等省市的幾十所中小學校發放宣傳資料和調查問卷9萬份,回收有效問卷27415份。調查組織者同時還在中國少年雛鷹網和中少在線開展禁煙宣傳和調查,開辟禁煙論壇,網上參與人數達10萬餘人,6334人填寫了網上有效調查問卷。

從這則新聞我們也得到了一些啟示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好奇心促使一些學生吸煙,因為他們要來感覺一下。吸煙是有害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尤其對於我們青少年正是學知識,長身體的時候,危害很大。

香煙中是含有毒品的,所以吸煙會有癮,對身體影響很大,甚至影響到家庭、社會。

好奇是青少年的共同特點,對於沒有體驗的東西,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願望。但是,一定要明辨是非,把握好好奇心。麵對毒品,一定要態度鮮明,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以好奇為由去嚐試,自覺抑製不良誘惑,千萬不要吸食第一口。

所以,我們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正確把握好奇心,抑製不良誘惑。我們應該認識到壞的東西千萬不可靠近。毒品是很危險的,我們要防範它,要抵製各種誘惑,遠離它,珍惜我們的黃金年齡、珍惜我們的生命,健康成長,將來為社會做貢獻。

我們要學會一些抑製好奇心的知識,首先要有毅力,交好朋友,學會拒絕別人。

讀一讀

2002年4月14日,美國賓州的一個陪審團宣布,他們近期將對一起訴訟進行研究。年僅16歲的少女布蘭迪在吸食搖頭丸時發生休克,其同伴卻坐視不管從而導致她的枉死,其父親於是將女兒的同伴送上法庭。

在2001年5月的一天,弗蘭奇同意女兒出去參加音樂會,因為女兒對他說,她會和兩個最要好的女同學一起去的,一個是17歲的米歇爾·馬拉努克,另一個是18歲的葆拉·威爾遜,這兩位姑娘弗蘭奇也很熟悉,覺得她們都是挺負責的孩子。但是,弗蘭奇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是一名門門功課優秀的好學生,是公認的“健康孩子”,可是竟然會在那個音樂會上嚐試著第一次吸食了搖頭丸毒品。據布蘭迪的朋友事後說,在吸食了搖頭丸之後,布蘭迪就開始出現惡心反應,而且是越來越厲害,但是她的那些朋友隻顧著自己在音樂會上瘋狂地玩,沒有哪一個想到為布蘭迪去喊一個醫生或者把她送到醫院去,等到布蘭迪昏迷過去失去知覺之後,他們才意識到大事不妙,但是這時候為時已晚,布蘭迪最後在那天晚上不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