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人在遭受挫折後,或強或弱,或多或少,或隱或現,或明或暗,或有意識或無意識,都會作出一定的反應,歸根結底,是為了擺脫挫折的幹擾與困擾。至於用什麼方式加以排除,則受到身體因素、思想境界、性格特征、生活閱曆等等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想一想:
1.挫折是指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阻礙和幹擾,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表現出的一種。
2.人的成長過程是的過程,如果適應得好,就覺得;如果不適應,就覺得_______、______。
3.遇到挫折時應該進行,從客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條件等方麵,找到受挫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
4.人在落難受挫之後奮發向上,將自己的和轉移到活動中去,使之升華到有益於社會的高度。這也是人的一種機製。
5.你經常感到百無聊賴嗎?你怎樣擺脫空虛?
6.生活、學習中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你怎樣處理問題,克服困難?
讀一讀
1.空虛心理,是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沒有信念,沒有寄托,百無聊賴,嚴重的如同行屍走肉。
2.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一些學生喪失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中學生會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現在學習方麵。
4.生活中的失敗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麵,又有相同和相反的功能。
小行動:
抗拒空虛——興趣培植園
看看你的興趣如何。
1.我的業餘生活
我最喜歡的節目主持人是_______。
我常在時看電視。
我常在時聽廣播。
2.書籍
我最喜歡看的書是_______(類)。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_______。
3.體育
我對體育活動(感興趣、不感興趣)。
我喜歡的體育活動是_______。
我經常參加的體育活動是_______。
4.音樂
我最喜歡的音樂是_______。
我最喜歡的歌曲是_______。
我最喜歡的歌手是_______。
我最喜歡在時聽音樂_______。
5.課外活動
節假日我喜歡做_______。
節假日我討厭做_______。
課間時我習慣於(做)_______。
6.將來
我的特長是_______。
我希望將來做的工作是_______。
我希望將來在方麵做出貢獻_______。
一個人應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強烈的求知欲。興趣廣泛可以使人大開眼界,獲得廣博的知識,形成多方麵的才能。如果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圈子裏,興趣單調而貧乏,就會產生空虛的心理,這樣的人不可能有什麼作為。
第四節正確把握好奇心抑製不良誘惑
在青少年這個學知識、辨是非的年齡,有很強的好奇心,處於對世界、對社會的認識階段,往往會不斷地問“為什麼”,想更多地了解周圍的事和物,什麼事情都想體驗,常常要抱著試試的心理去認識、辨別、應用某一事物。這樣使他們了解了很多東西,學到了很多知識,許多教育機構也在想方設法地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但是,在很多時候,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因為,很多有害的東西、事情,我們就不能再去試它了,我們要認識它、遠離它。
這些有害的事物往往有一個華麗的外表,就像披著羊皮的狼,表麵溫順,其實是很危險的。就像一些壞人在引誘小孩子時常是一副嬉笑嘴臉,以達到欺騙的目的。
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辨別能力不強,往往成為不良事物的侵害對象。如:一些犯罪分子綁架人質,拐賣兒童等。而對於毒品來說,比之更為可怕。毒品的危害我們已經學習過了。這些事情會不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發生在我們身上呢?我們先來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