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都有這樣的體會,認真聽老師講課比課下自己看書更有效。那些會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非常會利用課堂時間。實際上,孩子們每天主要的學習時間都是在學校裏度過的,從初中開始,早晚各四節課,占去孩子一天中最主要的學習時間,有時還要上晚自習,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及時消化、理解老師講的知識,就不必把許多學習任務留到課後去完成,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利用課堂時間呢?
(1)要認真聽講
上課時,老師不僅用語言傳遞信息,還會用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用眼神與學生交流,因此孩子在上課時必須盯著老師聽講,跟著老師所想,調動所有的感覺器官參與學習。能否認真聽課,是決定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性因素。上課要做到情緒飽滿,精力集中,主動參與,認真分析,大膽發言。
(2)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同樣都是一天上八節課,有的孩子在課堂上就把老師講的內容全都弄懂了,而另外一些孩子,聽完了八節課,對許多知識點還是似懂非懂,不得不在課後花大量的時間去複習,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呢?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積極地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老師一般都會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常常指向這一節課的關鍵知識點,如果孩子能夠積極地跟著老師的問題去思考,就能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思維,取得最大的收獲。所以,孩子聽課的效率不在於他是否在那裏“坐”了四十五分鍾,而在於他是否主動參與了老師講課。圍繞著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就可以達到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學習的目的。
(3)課前預習
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大都是新的知識點,如果孩子沒有提前預習,直接聽課,就會感到非常陌生,接受起來的效果就會很差。所以,一定要求孩子在課前做好預習,讀讀語文課文,看看數學例題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預習方法。通過預習,孩子就可以提前了解課堂要講的內容,可以“帶著問題”去上課,大大地提高對課堂時間的利用效率。
(4)做好課堂筆記
做課堂筆記也是一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好辦法。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一般都有板書,這些板書所寫的,大都是這一節課的重點。可以要求孩子把這些內容記下來,以免遺忘,便於在課後複習。對於在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內容,也可以記在筆記本上,以便在課後與同學討論,或者向老師請教。
3.課前預習
有不少家長認為,隻要孩子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自覺複習,就能把成績提上去。其實,要想提高成績,做到這些還不夠。預習對於孩子能否掌握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老師通常都會要求孩子利用當天的空餘時間把第二天要學的內容預習一下,但這一要求卻往往得不到孩子與家長的重視。
那麼,預習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課前預習有三大好處。首先,預習可以使孩子提前了解下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其次,預習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新課程裏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孩子在聽課時抓住重點,學習更有針對性;再者,堅持長期的課前預習還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有了這種能力,即使以後沒有老師輔導的時候,孩子自己也能看書學習了。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初中學生中,經常預習的學生的成績要明顯高於不做預習的學生的成績。
那麼,到底該怎樣引導孩子預習功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