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寶寶四季的疾病防治與護理(6)(1 / 3)

應對方法

如果寶寶吃不下東西,盡量讓他們吸食清淡的流質食物,避免辛辣和過鹹的食物。對6個月以上的寶寶,還可以嚐試將液體的抗酸劑和傷風抗素劑混合,用棉花蘸取塗在起泡的牙齦或者口腔處來緩解寶寶口腔的疼痛。

這種病毒可能會寄生在寶寶的糞便內長達幾周,所以寶寶每次上廁所或者換尿片之後一定要徹底清洗雙手。

201寶寶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指肺部較大的氣道(即支氣管)出現感染或發炎。當寶寶出現感冒、嗓子疼、流感或鼻竇感染時,引起這些症狀的病原體(病毒或細菌等)可能會擴散到支氣管。一旦這些病原體進入支氣管,呼吸道就會腫脹發炎,有些地方還可能充塞粘液。雖然細菌感染和香煙、煙霧、灰塵等刺激物也會引起支氣管炎,但病毒是導致寶寶患支氣管炎最常見的原因。

寶寶支氣管炎症狀

一開始寶寶可能表現出感冒的症狀,如嗓子疼、疲倦、流鼻涕、發冷、疼痛、低熱(37.8℃~38.3℃)等。接著會發展為咳嗽,起初隻是幹咳無痰,但之後會加重,咳出發綠或發黃的痰。寶寶咳嗽的時候,還可能會作嘔或嘔吐出來。

寶寶也許還會覺得胸痛、氣短、氣喘。如果支氣管炎嚴重,可能會發燒幾天,甚至咳上幾周後才能完全康複。

寶寶有支氣管炎該去看醫生嗎

由於這種病幾乎都是病毒感染性的,所以寶寶患了支氣管炎,醫生也確實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是如果想為寶寶確診一下,或者希望更安心,就帶寶寶去醫院看一下。如果寶寶在患病3天過後咳嗽加重了,或連續2~3天發熱,或者高燒到39℃以上就一定要告訴醫生。如果寶寶除了咳嗽外還氣喘,甚至咳血,則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第五節寶寶四季的疾病護理細節

202先天及遺傳性疾病的護理

先天性與遺傳性疾病的發病原因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先天性疾病是在胎兒期患的,即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了外界或內在不良因素作用,致使發育不正常,出生時便有了患病的表現。如:風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畸形、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先天性疾病多半可以通過做好孕期保健來避免。

遺傳病是指父母親的精子或卵子發育異常,而導致胎兒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這種病可能出生後就表現出來,也可能生後長到一定年齡時才表現出來。如:精神病是可以遺傳的,多數到青春期才開始發病。遺傳性疾病多半不易治愈,常是終生存在的,隻能通過產前檢查,及時終止妊娠來避免。

先天性及遺傳性疾病患者的護理應及早開始。若寶寶被症斷為先天性心髒病時,應及早查明寶寶患病情況。向醫生谘詢寶寶是不是應該手術治療,什麼時候動手術最好。平時也要關注寶寶的行動,不宜進行太劇烈的活動。對於小兒智障患者,應更多采取治療和康複訓練相結合的方法。要抓住寶寶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鍛煉他們的能力,盡可能地縮小與普通寶寶的差距。

203傳染性疾病的護理

傳染性疾病種類很多,主要特點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節性和免疫性等特點。寶寶常患的傳染病有麻疹、水痘、流感、幼兒急診、手足口病等等,主要通過水、空氣、食物、接觸等進行傳播。寶寶免疫力差,是傳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對於患有傳染性疾病的患兒,日常護理非常關鍵。

以手足口病為例,在治療方麵,手足口病如無並發症,預後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內痊愈。治療原則主要為對症治療。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及維生素B、C等。有合並症的寶寶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間,爸爸媽媽應加強對寶寶的護理,作好口腔衛生。進食前後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食物以流質及半流質等無刺激性食物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並心肌炎、腦炎、腦膜炎、馳張性麻痹等,故應加強觀察,不可掉以輕心。

204過敏性疾病的護理

過敏性疾病在春季比較流行,主要包括過敏性紫癜、過敏性鼻炎、蕁麻疹、藥疹、濕疹等。他們共同點是具有發作性、反複性、可逆性。過敏性體質的寶寶日常護理應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