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接觸過敏原
如花粉、灰塵、蟎蟲、動物皮毛等。給寶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讓寶寶吃一些含有大量異體蛋白的食物,比如海鮮。也不好給寶寶吃太過油膩的食物。避免帶寶寶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
2.多鍛煉身體
過敏性鼻炎會隨著環境的改變和人體自身免疫力強弱而改變,如果寶寶身體好,就算他是過敏性體質,也不一定會過敏。
3.藥物治療
如果寶寶隻是偶然發作,隻要在鼻炎發作的時候用藥物治療一下就可以了,但如果寶寶的鼻炎屬於慢性鼻炎,經常性發作,則需要經常使用預防性的藥物。
205流行性疾病的護理
流行病指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廣泛蔓延的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腦膜炎、霍亂等,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等介質傳播。日常生活中對此類疾病的防治方法有:
(1)流行性疾病多發時期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2)注意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寶寶可應用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
(3)病情嚴重時要隔離治療。
206眼—相關護理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疏忽不得。媽媽們平時要多留意寶寶眼睛的狀況,尤其是對新生寶寶的眼睛護理。當眼睛分泌物過多時,要經常清洗、擦拭,才能讓寶寶“水汪汪”的眼睛明亮又健康。
眼眵,俗稱眼屎,是常見的眼部疾病。眼屎主要是瞼板腺分泌的油脂及白天進入眼球的灰塵等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眼屎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
1.眼睫毛的刺激
正常的寶寶,2~3個月大時,早上醒來眼睛上可能有些白色的眼屎,這是因為這個時期眼睫毛容易向內生長,眼球受到摩擦刺激就產生了眼屎。一般1歲左右,睫毛會自然向外生長,眼屎便漸漸少了。
消除辦法:平時可用溫毛巾擦幹淨,也可以用棉簽沾2%硼酸溶液,從內眼角向外眼角輕輕擦拭幹淨。
2.細菌感染
如果寶寶突然有很多眼屎,且為黃色,同時還伴有眼充血、發紅,則可能是由於細菌侵入到淚囊,並在裏麵繁殖、化膿,膿性物填滿了整個淚囊,無法排泄而堆積在眼角。這種情況有可能並發角膜炎。
消除辦法:出現這種情況不要擅自用滴眼藥,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此外還要強調個人衛生,不與別人混用臉盆、毛巾等洗浴物品,以防引起交叉感染。
3.嬰兒鼻淚管發育不全
嬰兒鼻淚管較短,開口部的瓣膜發育不全,位於眼的內眥,使眼淚無法順利排出,導致眼屎累積。
消除辦法:可每天用手在寶寶鼻梁處稍加按摩,幫助鼻淚管暢通。
207耳—相關疾病護理
耳朵有自潔功能,到一定時候,耳屎會自己流到外耳來,到那時用棉簽或軟紗布沾點水清理掉即可。
耳屎是嬰兒耳朵的保護屏障。比如,寶寶吐奶或嗆奶了,奶水都容易流到耳朵裏麵。若從外麵流入會被耳屎攔截,若從裏麵嗆入則會被耳屎會吸掉一部分,防止奶液流入內耳誘發中耳炎。
外耳道感染85%與挖耳有關
專家介紹,在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中,85%以上都有挖耳屎的習慣。“相對於成年人,兒童的外耳道皮膚十分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所以挖耳屎不當更容易引起外耳道的損傷和感染,導致其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如果寶寶好動或挖耳屎時感覺不舒服稍作掙紮,挖耳器具還可能傷及寶寶的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寶寶的聽力。因此要少挖耳屎。畢竟大多數家長不了解耳朵的解剖結構,看不清耳內組織,而且為他人挖耳屎時力度難以感覺和掌控,如果因為挖耳屎而導致中耳炎甚至耳聾,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