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捂熱綜合征
捂熱綜合征在寒冷季節較常發生。主要由於爸爸媽媽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喜歡讓寶寶白天穿得過於嚴實,夜晚蓋得過緊過厚,影響了機體散熱,導致體溫急劇上升,寶寶便會處於高熱狀態。高熱時末稍血管會代償性擴張,出汗增多。同時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加,加之寶寶被困在衣物裏,缺乏新鮮空氣,容易缺氧。而小寶寶尤其是新生寶寶又無力掙脫這種“捂熱”的環境,持續下去即可引起體內一係列代謝功能紊亂,從而引發捂熱綜合征。
捂熱綜合征的主要表現是,在捂熱較長時間後,患兒體溫迅速升高,可達41℃~43℃,全身大汗淋漓濕透衣被,頭部散發大量熱蒸氣,麵色蒼白,哭聲低弱,拒絕吃奶。高熱大汗使水分大量丟失會出現脫水狀態,寶寶煩躁不安、口幹、尿少、前囟及眼窩凹陷、皮膚彈性降低。如果中樞神經係統受累,可出現頻繁嘔吐、尖叫、反應遲鈍、眼睛凝視、反複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係統受累,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節律不規則或呼吸暫停,並可見口周圍和四肢發紺。如果心肌受累,有效回心血量減少,引起心肌損害還會出現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捂熱過度還可能引起多器官、多係統功能衰竭,包括腦水腫、心律失常、血壓降低、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等,還可能形成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如果處理不及時,甚至可導致寶寶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了解了嬰兒捂熱的壞處後,爸爸媽媽在包裹寶寶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千萬別把自己的寶寶“捂”病了。
198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兒童常見的一種慢性鼻黏膜充血的疾病。
其主要症狀有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涕倒流、夜間突然咳嗽等。和感冒不同的是,過敏性鼻炎一般是在氣候改變、早上起床、或空氣中有粉塵時發作,不過這種現象一般隻持續10~20分鍾,一天之中可能出現幾次,如果患病寶寶同時有皮膚過敏或哮喘的病史,爸爸媽媽則應特別留意。
防治措施
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首推鹽水洗鼻法,鹽水洗鼻法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沒有任何副作用,非常安全。隻是這個方法見效比較慢,但堅持下來就會有很好的療效。其次穴位按摩。這個方法也有不少爸爸媽媽給寶寶實施,對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有不錯的輔助效果。
使用鹽水法洗時注意幾點:
(1)鹽水最好用生理鹽水,濃度,溫度,操作方法掌握要好。
(2)堅持是最關鍵的。有很多鼻炎患者說用鹽水洗鼻沒效果,其實就是沒有每天堅持下來的原因。
(3)洗鼻最好先單獨衝洗鼻前庭,再衝洗鼻腔深層。直接衝洗容易把鼻前庭的髒東西直接衝到鼻腔深層。
預防措施
(1)先找出致敏因素加以避免,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家中塵蟎、動物皮屑、黴菌孢子等,在室內可利用空氣過濾器清除。避免用厚重的毛毯,外出時,可以適當地使用口罩過濾過敏原。
(2)讓寶寶多運動、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
(3)中藥的調補必須根據寶寶的體質辨證用藥,才不致於適得其反。
199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多因受涼、潮濕、勞累、營養不良、感冒等因素引起,使小兒抵抗力下降,導致扁桃體部位的細菌大量繁殖而發病。常易反複發作,易並發鼻炎、中耳炎、偶可並發風濕熱、急性腎炎、病毒性心肌炎等。起病急,頗似感冒,畏寒發熱,體溫可達39℃~40℃,咽喉疼痛。同時伴有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疲乏無力,頭痛,周身疼痛等症狀。檢查時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紅腫,甚至有膿性分泌物,頸部淋巴結腫痛。本病中醫稱“乳娥”或“喉娥”,是兒科最常見的一種咽喉疾病,多為細菌侵入扁桃體所引起,以一側或兩側桃體紅腫疼痛、發熱、吞咽困難為主要特征。
保健預防
1.要堅持母乳喂養
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2.合理添加輔食
在寶寶出生4~6個月後,可以適當添加米糊、蛋黃、稀粥等輔食。
3.積極鍛煉
1歲以內的小寶寶,可以由爸媽帶著進行必要的鍛煉,如手臂操、翻身與爬行鍛煉等。
4.衣著適應氣溫變化
寶寶怕熱,衣著不能過多,不僅季節交換時要及時增減,早中晚、室內室外、活動前後,都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作調整。
200手足口病症狀
寶寶患有手足口病時,口、手掌和腳會出現水泡並且有痛感,通常還會伴隨發燒的症狀,如果疼痛嚴重,寶寶可能會不想吃東西。這種疾病具有很高的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