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周仲瑛:滋補也是治病妙法(2 / 3)

健康回音壁

關於脫發,多數醫家主張綜合治療,即在服藥的同時,為加強療效,配合食療和外治。在此,推薦幾種常用方法:

1.胡桃豬腦湯

【材料】胡桃仁、何首烏各30克,豬腦適量。

【做法】先將何首烏加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然後把胡桃仁同豬腦一同倒入藥汁中,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

【用法】飲湯吃物,每日1劑或隔日1劑,至生出新發。

【功效】本方有補益肝腎之功,其中何首烏曆來是養發生發的良藥。

2.菊花茶

【材料】白菊花(最好是杭白菊)30克,旱蓮草18克,生地30克。

【做法】以水煎湯。

【用法】去渣飲汁,每日1劑,分2次代茶飲。

【功效】主要通過調補肝腎以達到生發的目的。

3.生發果菜汁

【材料】萵苣250克,胡蘿卜、蘋果各100克,檸檬適量。

【做法】以榨汁機將四物榨成果汁。

【用法】堅持每日或隔天飲用1份。

【功效】此混合果汁營養豐富,可促進頭發的再生。

4.薑片擦頭方

【材料】毛薑適量,酒適量。

【做法】將毛薑入酒浸泡2~3天後,取出切下一片,以切麵摩擦患處,連用一周或見效為止。如果找不到毛薑,可取生薑切片浸泡於高粱酒中,2~3日後塗擦患處,每天4~5次,連續使用。

【功效】薑片擦頭,主要靠其辛辣之性刺激頭皮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生發的目的。

此外,脫發患者飲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E的食物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黑豆、黃豆、黑芝麻、瘦肉、土豆等。忌食辛辣、溫燥、油膩食物。不宜飲濃茶、咖啡,並適當減少洗頭的次數。

滋胃飲——周氏獨家養胃秘方

大師手記

陰虛胃痛多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潰瘍病並發慢性胃炎久延不愈、胃酸缺乏的病例,具有反複發作的特點……胃之陰液虛少,不能濡潤胃腑是陰虛胃痛的關鍵。滋胃飲酸甘配伍,酸得甘助而生陰,加強了養陰生津的功能。

——摘自《周仲瑛醫論選》

國醫釋讀

陰虛,是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在中醫理論中,它是導致許多疾病的源頭,而它本身主要是由陽虛造成的。中醫說的陽和氣都指的是功能,功能不行時會影響到身體的營養供應,叫“陽損及陰”,比如脾氣虛引起的貧血,一開始是陽虛、氣虛,人沒精打采的,如果消化不好,時間長了就會發生貧血、血虛,也就是從陽虛到陰虛了。

胃陰虛證,以胃病的常見症狀和陰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胃陰不足,則胃陽偏亢,虛熱內生,熱鬱胃中,胃氣不和,致脘部隱隱疼痛,饑不欲食。胃陰虧虛,上不能滋潤咽喉,則口燥咽幹;下不能濡潤大腸,故大便幹結。胃失陰液滋潤,胃氣不和,可見脘痞不舒;陰虛熱擾,胃氣上逆,可見幹嘔呃逆。舌紅少津,脈象細數,是陰虛內熱的征象。

周老對脾胃病多有研究,尤其是對陰虛胃痛的治療,臨床療效極為顯著。他在經驗總結中指出:“胃痛以氣滯、寒凝、火鬱、濕熱、食滯、淤血及氣虛、陽微等多見,但陰虛胃痛並不乏見,且治法方藥有其特殊性。”他認為陰虛胃痛多見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潰瘍病並發慢性胃炎久延不愈、胃酸缺乏,表現為胃脘部痞脹隱痛或灼熱而痛,食少乏味或嘈雜如饑而不欲食,甚至厭食不饑,或以進食酸味、甜味為舒,幹嘔泛惡,口幹渴,大便幹燥,舌幹質紅等。同時,他還指出:“胃之陰液虛少,不能濡潤胃腑是陰虛胃痛的關鍵。”基於此,周老配製了滋胃飲,應用於臨床,屢建奇功。

【組成】烏梅肉6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3克,北沙參10克,大麥冬10克,金釵石斛10克,丹參10克,炙雞內金5克,生麥芽10克,玫瑰花3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容器內,加冷水浸過藥麵,15分鍾後即行煎煮,煮沸後改用微火,再煎20分鍾。濾取藥液約300毫升服之。

【功效】滋養胃陰,舒肝柔肝。

【加減】口渴較著,陰虛甚者加大生地10克;伴有鬱火,脘中燒灼熱辣疼痛,痛勢急迫,口苦而燥,渴而多飲,加黑山梔6克,黃連3克;舌苔厚膩而黃,嘔惡頻作,濕熱留滯在胃者加黃連3克,厚樸花3克,佛手3克;津虛不能化氣或氣虛不能生津,津氣兩虛,兼見神疲、氣短、頭昏、肢軟、大便不暢或便溏者,加太子參10克,山藥10克。

在臨床上,周老將滋胃飲主要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潰瘍病並發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一般表現為胃脘隱隱作痛,煩渴思飲,口燥咽幹,食少,便秘,舌紅少苔。

健康回音壁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有胃病的人養胃,應從“胃病五養”做起。

1.平心靜養

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康複。

2.飲食調養

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麵,導致加重病情。

3.忌嘴保養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應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導致病情惡化。

4.運動健養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

5.保暖養護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肥胖根源在氣虛,活血化淤是關鍵

大師手記

肥胖症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體重增加,是一種多因素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己被WHO定為一種疾病……故肥胖總屬本虛標實之證,治療以健脾利濕、益腎化痰為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