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周仲瑛:滋補也是治病妙法(3 / 3)

——摘自《周仲瑛醫案賞析》

國醫釋讀

關於肥胖症,中醫自古就有記載。《靈樞·衛氣失常》已經把肥胖者分為膏型、脂型、肉型。而宋代楊仁齋則指出:“肥人氣虛生寒,寒生濕,濕生痰……故肥人多寒濕。”元代朱丹溪首次提出“肥白人多痰濕”的觀點。清代《石室秘錄》中有“肥人多痰,乃氣虛也,虛則氣不運行,故痰生之”的記載,強調肥胖者痰濕的形成與氣虛的關係。清代名醫葉天士指出“夫肌膚柔白屬氣虛,外似豐溢,裏真大怯,蓋陽虛之體,惟多痰多濕”,闡明肥胖者的病理屬性是本虛標實,氣虛陽虛為本,多痰多濕為標。

周仲瑛教授總結前人經驗,加上自己多年臨床經驗,提出了“痰淤同源”學說,認為津血失於正常輸化形成痰淤,而津血本屬同源,為水穀精微所化生,流行於經脈之內為血,布散於經脈之外、組織間隙之中的則為津液。在病理狀態下,不僅會聚津為痰,滯血為淤,而且痰淤常可兼夾同病。因此,在肥胖症的辨證治療中,除了要注意健脾利濕、益腎化痰藥物的使用,還要注意運用活血化淤通絡的藥物。

1999年,周老曾接診過一位男性患者,46歲,初診時體重已達103公斤,多次檢查顯示血脂高。經診斷,是由痰淤阻絡、津血輸布失常所致,以化痰祛淤通絡為法。處方如下:生大黃(後下)4克,炒萊菔子12克,生楂肉15克,澤蘭15克,澤瀉15克,荷葉15克,決明子15克,海藻15克,天仙藤15克,炒蒼術10克,大腹皮15克,鬼箭羽15克,川芎10克,法半夏10克。常法煎服,11劑。

此方服用1個月,在原方基礎上又加製首烏12克、片薑黃10克,連續服用3個月,體重已降至86公斤,檢查血脂亦已降至正常範圍,腹圍明顯縮小,肢體靈活,體力增加,已無不適。

健康回音壁

正常人體重計算方法:

1.成年人標準體重:[身高(cm)—100]×90%=標準體重(kg)。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時,稱為超重;超出標準體重的20%,稱為輕度肥胖;超出標準體重的30%時候,稱為中度肥胖;超過50%時稱為重度肥胖。

2.兒童標準體重:(年齡×2)+8=標準體重(kg)。當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10%時,稱為超重;超出標準體重的20%,稱為輕度肥胖;超出標準體重的30%時,稱為中度肥胖;超過50%時稱為重度肥胖。

周氏防疫特別推薦:“防疫清肺湯”與“防疫化濁湯”

大師手記

這兩劑方子說珍貴也珍貴,因為這是我60年從醫經曆積累而成的經驗方;說不珍貴也不珍貴,因為中醫原本就是要為人民服務的。

——摘自《江蘇中醫藥》

國醫釋讀

很多人一看到“瘟疫”這個詞,首先想到的就是屍橫遍野、荒無人煙。事實上,這主要是由其廣泛的傳染性與致命性造成的。文學家曹植在《說疫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描繪了疫病流行時的慘狀。

在曹植之前,中醫早已有關於瘟疫的論述。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素問?本能病》:“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濕令不化,民病溫疫,疵廢。風生,民病皆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咽喉幹引飲。”指出溫疫具有傳染性、流行性、臨床表現相似、發病與氣候有關等特點,認為隻要“正氣存內”,就能“避其毒氣”。又如《周禮?天官?塚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說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於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以現代的中醫理論解釋,瘟疫其實是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是自然災害後,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因此,有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說法,相應的,大災之後的防疫工作也就顯得格外重要。

2008年,汶川地震牽動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心。作為一名老中醫,周仲瑛教授聞訊深感悲痛,由於他已經年屆80歲高齡,不能親臨現場,於是親自擬定了兩種中醫處方獻給災區同胞,並把藥方公開,用於震後疫情的預防與治療。

1.防疫化濁湯

【組成】炒蒼術10克,白芷10克,蘇葉10克,藿香10克,陳香薷5克,清水豆卷10克,厚樸5克,法半夏10克,陳皮6克,石菖蒲9克。

【功能】芳香化濁,解表和中。

【主治】適用於防治消化係統感染,胃腸不和,穢濁傷中,症見頭重身楚、胸悶嘔惡、腹瀉便溏等。

2.防疫清肺湯

【組成】蚤休10克,貫眾10克,淡豆豉10克,青蒿12克,連翹10克,一枝黃花15克,前胡10克,光杏仁10克,桔梗5克。

【功能】疏風解表,清宣肺氣。

【主治】適用於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疫毒犯肺,症見身熱形寒、咽痛、咳嗽、身楚等。

健康回音壁

俗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意思是說,災難之後由於動物屍體汙染的空氣和水源對人的危害,再加上生活設施的不足,使幸存的人們抵抗力低下而造成大範圍疾病的發生。因此,大災過去之後,我們在恢複家園的同時,更要積極進行瘟疫的預防。方法如下:

1.預防空氣傳播

外出盡量戴口罩,不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過多逗留,住宿的地方注意通風,周圍10米內撒石灰或者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藥物。

2.預防糞口傳播

喝的水一定要煮沸消毒,不要吃不幹淨的生食,外出回來後先洗手,糞便集中管理,水井30米內周圍不要掩埋動物屍體、不許有廁所。近期內最好不要飼養家禽,不要搞婚喪嫁娶的宴會。

3.滅蚊蠅鼠蟲

睡覺注意防蚊,白天注意防蠅,老鼠接觸過的物品一定要消毒,在附近投放毒餌殺鼠。

小貼士

糞口傳播,即存在於患者糞便中的病毒,排出後常汙染水源、食品、衣物、玩具、用具等,當健康人接觸了這些物品時,會通過手、口途徑進入人體,引起消化道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