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將閉經稱為經閉,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如先天不足,體弱多病,或多產房勞,腎氣不足,精虧血少;大病、久病、產後失血,或脾虛生化不足,衝任血少;情誌失調,精神過度緊張,或受刺激,氣血鬱滯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濕,痰濕阻滯衝任,等等。現代女性由於生活、工作壓力過大,以及創傷、手術等,也可引起閉經。
針灸大師程莘農教授非常讚同傳統醫學對閉經的認識,並將其進行了歸納總結,認為閉經產生的根源無外乎“肝腎不足、氣血虧虛、陰虛血燥、血海空虛,或因癆蟲侵及胞宮,或氣滯血淤、痰濕阻滯衝任”。對於不同病因導致的閉經,他主張采用不同的診治手法。以由肝氣鬱結致使氣滯血淤而形成的閉經為例,他便采用疏肝理氣、活血通滯之法,取穴中極、氣海、膻中、合穀、血海、三陰交、太衝、行間,進行診治。其中,中極、合穀、血海、三陰交、行間諸穴可以退煩熱,舒鬱結,祛淤生新;而氣海、膻中二穴則可以補氣行血。
[TP]血海、三陰交、太衝、行間
知道了這些穴位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自我調理了,建議采用艾灸法或者點按法,點按法每次點按一分鍾。另外,對位於腹部的三個任脈穴位——中極、氣海、膻中,也可以采用摩法來刺激,隻要找到三個穴位的大致位置,以順時針方向按摩5分鍾,腹部有熱感即可。
學習了程莘農教授以穴位療法治療肝氣鬱結型閉經之後,還要向李濟仁教授學一學另外一種類型的閉經治療方法——口服避孕藥導致的閉經。相對來說,這種原因導致的閉經在現代社會可能更為普遍,因為目前人們已經廣泛地接受了這種不健康的避孕方式。
李老指出,口服避孕藥造成的閉經大多沒有明顯的苦楚,或者苦楚非常輕微。在這種情況下,他主張補腎之法來治療。《素問·上古天真論》有雲:“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這表明女人的月經與腎的關係密切。但長期服用避孕藥會抵製自身內分泌功能,擾亂生理周期,從而對腎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采用補腎之法來治療此類閉經可謂對症下藥。
臨床上,李老常用古方“五子衍宗丸”來進行治療。五子衍宗丸由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五味藥物組成,皆為植物的種子,味厚質潤,李老認為它“既能滋陰補血,又蘊涵生生之氣,實為填補精氣、益腎固澀之良方”。目前,市場上已有五子衍宗丸的中成藥,這裏為大家介紹一下其方藥組成,有興趣的患者可以自製丸藥,效果可能會更好。
【出處】《攝生眾妙方》
【組成】枸杞子、菟絲子(酒蒸,搗餅)各240克,北五味子(研碎)60克,覆盆子(酒洗,去目)120克,車前子(揚淨)60克。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溫開水或淡鹽湯送下,冬月用溫酒送下。
【功效】滋腎益精,健脾益血。
[BT3]國醫驗案
張某,女,35歲,工人。
1999年8月初診。主訴:月經已停止1年多。病史:兩年前曾人工流產,術後月經正常來潮,即服用複方甲地孕酮來避孕。半年後經閉不行。曾在某醫院做人工周期治療,月經尚可來潮,但停藥後月水亦停。帶下一般,腰時酸,飲食正常,二便自調,其餘無明顯不適,舌質淡紅,苔薄白。李濟仁教授診為腎虛精虧,衝任不足,治以補腎益精、調理衝任,佐以益氣養血。藥用:
【組成】菟絲子20克,覆盆子20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5克,車前子15克,潞黨參15克,炒白術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茺蔚子10克,紫丹參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
二診:上方連服10劑,感乳房脹痛,腰時酸,白帶量多色白,餘無明顯不適,苔薄白。守上方加仙茅 15克、仙靈脾15克、柴胡10克,以平補腎陰腎陽,少佐柴胡以疏肝。
三診:上藥再服10劑後,月經於9月10日來潮。量始少,經色紅,無血塊,腰時酸,苔薄白。仍遵前法調治善後。隨訪半年,行經完全正常。
[BT2]補腎填衝,讓更年期變輕鬆
[BT3]大師手記
中醫雖無更年期綜合征之名,但中醫對這種現象認為是隨著腎氣漸衰,天癸將竭,衝任二脈虛衰,精血日趨不足,進而導致多個髒腑功能失調所致。故其治療當以補腎填衝為本,兼調心肝脾諸髒。
——郭子光 摘自《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郭子光卷》
[BT3]健康攻略
人們普遍認為更年期是女性生長的一個階段,如同兒童、青年、中年、老年這些概念一樣,女人到了這個階段必然會呈現情緒暴躁、容易失控的狀態,就像年輕人的“叛逆期”一樣。但事實上,更年期綜合征是一種病理反應,並非女人必經的一種狀態。
現代醫學認為,更年期症狀是人體雌激素分泌開始減少造成的,因為身體的各個器官無法迅速適應變化,於是出現了心煩、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容易急躁、失眠、盜汗、莫名其妙地想哭、月經減少、性功能下降等症狀。郭子光教授則指出,更年期綜合征“是隨著腎氣漸衰,天癸將竭,衝任二脈虛衰,精血日趨不足,進而導致多個髒腑功能失調所致”。郭教授的觀點代表了傳統中醫學對這種病症的認識,即人體伴隨年齡的增長,腎氣會不斷衰弱,而氣為血之帥,氣弱則血虛。我們知道,女性是以血為本的,經、帶、懷孕、生產等都離不開血,血虛就會導致一係列髒腑功能的失調,於是便出現了包括停經在內的各種病理現象。
明白了更年期綜合征產生的根源,治療也就很明確了,即郭老所說的“以補腎填衝為本,兼調心肝脾諸髒”。臨床上,郭老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常用二至丸加味,收效頗豐。
1998年11月12日,郭老接診了一位女老板,現年48歲,據患者所述,近半年來她每天勞累奔波,疲憊不堪,漸感月經量越來越少,經期推遲,如今已有兩個月未潮,時常衝熱出汗,心煩易怒,夜寐不佳,家人也不理解,經常和她爭吵,於是她更加煩怒。這位患者文化素質較高,自道這和更年期有關,便到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診,醫生想用激素來調治,患者不願意服用這類藥物,因而找到了郭老。
經郭老診斷,認為患者屬肝腎陰虛,衝任枯竭之證,所以才會經常肝熱上衝,擾動心神,導致煩躁易怒,夜寐不佳,於是以大補衝任,滋陰降火、潛陽為治,方用二至丸加味。
【組成】女貞子20克,旱蓮草20克,覆盆子20克,金櫻子20克,枸杞子20克,茺蔚子15克,丹皮15克,黃柏15克,棗仁15克,山茱萸15克,地骨皮30克,石決明30克。
【用法】濃煎,每日1劑。慎怒,遠辛辣。
二診:11月25日患者複診,稱上方有神效,連服4劑,諸症由減少減輕到完全停止,但停藥後因一次生氣又出現衝熱,不過程度較輕而已,但怕越來越重,故此複診。生氣憤怒容易擾動肝火而傷陰,郭老囑其務必放鬆情緒,同時以上方加牛膝以引火下行。
此後,該患者隔l~2月複診1次,衝熱症狀由輕微進而停止,到1999年8月中旬,已3個月未出現衝熱。
[BT3]養生無極限
更年期對女性來說並不是磨難,而是一個審查自己身體的好時機,隻要悉心調養,就可使體內的新陳代謝在一個新的基礎上達到平衡的狀態。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調養:
1.食物調養
大豆及豆製品,都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可有效地減輕熱潮紅症狀,更年期女性最好每天喝一杯豆漿,以補充雌激素。油炸食品會讓人感覺口幹舌燥,使體內肝火更旺,更年期女性應避免食用。
2.舒適著裝
更年期女性平時著裝最好選擇寬鬆、吸汗、透氣性好,棉、麻質地的衣服,避免穿緊身的衣服或者皮革質地的衣服。
3.注意生活細節
由於熱潮紅症狀的發生是沒有固定時間的,所以要隨時準備一些小東西以備不時之需,隨身帶著一把小折扇和一條小毛巾。當身體發熱時,可隨時扇風,減輕悶熱感,保持涼爽。一條棉質的小毛巾可隨時解決盜汗問題,尤其在公眾場合,可避免突然“汗流浹背”的尷尬。
[BT4]小偏方
穴位按摩也可以有效緩解更年期綜合征,方法很簡單:每天堅持按揉太溪、太衝兩個穴位,太衝要從後向前推按,每次單方向推100次;太溪順時針按揉,每天早晚2次,每次2分鍾。
[BT2]軟堅消癖湯,讓乳房腫塊隨風飄散
[BT3]大師手記
乳癖是中青年婦女乳房部常見的慢性腫塊,常因情誌內傷,肝鬱痰凝,積聚乳房脈絡而致。治當疏肝健脾,化痰軟堅,活血通絡,調攝衝任……以自擬軟堅消癖湯加減治之。
——李振華 摘自《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李振華卷》
[BT3]健康攻略
乳房腫塊是女人心中的一大噩夢,當我們有一天在洗澡時,無意中摸到胸部中好像多出一塊東西,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個可怕的念頭——乳腺癌。其實,女性朋友們大可不必如此大驚小怪,因為絕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屬於良性的,而乳腺癌這類惡性腫塊隻占極小的一部分。
良性的乳房腫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乳腺增生,中醫將其稱之為“乳癖”,是女性最常見的一種乳房疾病。據調查顯示,乳腺增生多見於25~45歲的女性。對於這種疾病,采用正確的診治方法,將腫塊消掉並不是難題。但是不加注意,任其發展下去,罹患乳腺癌的幾率也非常大。
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指出,乳房為肝經脈絡所屬,情誌不遂,憂鬱不解,使肝氣鬱結,乳房脈絡不通,氣滯痰凝,血淤積聚乳房,就會形成腫塊。對症治療必須“疏肝健脾,化痰軟堅,活血通絡,調攝衝任”。根據這一原理,他擬出了“軟堅消癖湯”,臨床加減辨治,效果非常顯著。
2005年5月21日,李振華教授接診了一位姓應的患者,現年53歲。這位患者在1個多月前發現右側乳房結塊,觸之如花生米大小,光滑易移動,按之有輕度疼痛。到就診時,乳房腫塊為1.1cm×l.2cm,觸之光滑,可移動,有輕度壓痛。另外,患者雙下肢稍感酸痛,飲食略為減少,麵色無華;舌質淡,舌體稍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
李老診斷為乳癖,由肝鬱脾虛,痰淤互結所致。以疏肝理脾,活淤化痰,軟堅散結為治則,處方為軟堅消癖湯加減:
【組成】當歸10克,白芍12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柴胡6克,香附10克,西茴10克,烏藥10克,牙皂5克,穿山甲8克,旱半夏10克,節菖蒲10克,木香6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牡蠣15克,元胡10克,炒薏苡仁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