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作替人著想,一句話說中對方心思。
對如何有效地說服他人,美國汽車大王福特說過一句說:“假如有什麼成功秘訣的話,就是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態度和觀點。”因為這樣不但能得到你與對方的溝通和諒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對方的思想軌跡及其中的“要害點”,瞄準目標,擊中“要害”,使你的影響力大大提高。
曾經有人說,要想讓別人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首先必須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就要失敗。可是如果我不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又怎麼可能讓對方喜歡呢?說服時,不考慮對方的立場,或是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來搪塞,都會使事情更難處理。上下級間之所以經常口角,不外是雙方隻考慮自己立場的緣故。要站在對方立場來說話,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個常在辦公室抽煙的職員,曾經發誓戒煙,持續了一個月後,忍不住又去抽了。本來做上司的想:“不是說不抽了嗎?怎麼又開始抽呢?”但改口用這樣的口氣說:“戒煙可不容易啊,你能堅持一個多月,已經很不簡單了!”部下聽了一定會自生慚愧,心裏暗下決心,堅決把煙戒掉。
上司這樣的說法就很容易讓職員理解。因為上司是替他著想,知道戒煙是不容易的事情,即便偶爾抽一支,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的說法不但讓職員下了台,還會讓職員下決心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同樣,有家電視台,每周設置一次關於人生問題講座的節目,收視率比其他時段的節目高出許多。收視率之所以偏高,當然有許多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觀眾們欣賞節目中的巧妙答話。
大多數有疑難問題而上電視請教的觀眾,在開始時會對解答者所做的種種忠告提出反駁或辯解,並且顯得十分不情願接受對方所言。但久而久之,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對解答者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頷首稱是,看著電視畫麵,覺得比在電影院看一場電影還要好。
凡電視台的主持人或問答者,無不是精挑細選的,所以光是聽聽他們的說服方式也獲益不少。
對於不易說服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對方認為你與他是站在同一立場的。通常出現在這類探討有關人生問題的電視節目上的觀眾,離婚女子占多數。此時負責解答疑難者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我是你,我會原諒你,而且絕不與他分手。”
你千萬別認為話中的“如果我是你”隻是短短的、單純的一句話而已,它能發揮的效力絕對是不可限量!這也是由於人人都認為“自己是最可愛的”心理所致。如果你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無意間使用了一些不太妥當的言辭,那你巧妙地運用這句“如果我是你”,就會彌補你言辭上的過失。不僅如此,它還能促使對方做自我反省,並最終感覺到唯有你的忠言,才是對他最有利的。
談話中巧妙使用修飾言辭。
要想在談話中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使用什麼樣的詞語很重要。實際上,針對不同的人挑選不同的詞彙,是一個很重要的談話技巧。恰當地使用詞彙有以下幾個方麵需要注意:
1.空穀回音。這裏所說“空穀回音”,就是使用對方所說的詞彙,對方剛剛說的某個術語、俚語或是口頭語,你可以馬上把它用在自己說的話裏麵,這會讓對方感到很親切。尤其是對於一些術語或是俚語,使用對方所說的詞能夠表現出對對方極大的支持和肯定。
2.感官用詞。你要把握好不同感官偏好的人對於不同的詞彙也有偏好。不同類型的人所習慣使用的感官用詞是不同的,對於他的偏好你要在傾聽對方說話時多多留意,當你發現對方的感官偏好時,就可以在你說話的措辭上盡量使用對方所習慣用的那些詞彙類型。
3.習慣用語。習慣用語俗稱口頭禪,是一個人習慣性使用的詞彙。口頭禪有一些是時尚的流行語,也有一些是非常具有個人色彩的。不管是什麼樣的習慣用語,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就可以在和對方說話的時候主動使用它,甚至你可以使用得比對方還要頻繁。這種親切和親密的感覺會令對方很驚喜,因為你和對方的習慣用語一樣,對方會認為你們倆的觀念、性格、生活都比較相近。
4.避免使用的詞彙。有一些詞彙在談話中要盡量避免出現。為了不引起對方的反感,避免爭執,你要想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的話,說話時可以盡量使用比較中性的詞語,不要把話說得太滿。詞語的選擇同樣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尤其是對於對方話語中的語言細節要多加留意。
5.語句不要重疊使用。有些人會說:“為什麼、為什麼?”答應別人一件事,說一個或最多兩個“好”字已經夠了,但有些人卻說“好好好好……”或是說“再見再見”。其實你要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在用重疊句子的時候,除非是要特別引人注意,或加強力量時才用得著
6.同樣的名詞不可用太多。無論什麼新奇可喜的名詞,多用便會失去它動人的價值。王爾德說:“第一次用花來比喻女人是最聰明的人,第二次再用的人便是愚蠢了。”人誰不好新鮮,我們雖不必拘泥王爾德所說的那樣,每說一事,就要創造一個新名詞,但把一個名詞在同一時期中重複使用,是會使人厭倦的。
此外,注意不要用同樣的形容詞來形容不同的事物。
投其所好,看準時機再行動。
生活中,誰家都會有個大事小情的,如生病、婚喪嫁娶、買房搬家、妻子兒女調動工作,以及借貸、買賣、調節各類糾紛、法律官司等。這些林林總總的私家大小事,有時作為平民百姓的我們自己辦起來可能力不從心,無可奈何之下,就需要找領導出麵幫忙辦理和解決。
按理說,領導是單位上的領導,是工作上的領導,而屬下職員的私家事不是他權轄範圍之內的事,於理可以不管、不幫忙,但於情因上下級關係也是可以過問、幫忙的。在我們生活和交際的範圍內,領導就好比是一棵大樹,隻有善於利用領導的這層關係,才能更加順利去解決問題的障礙。但求領導幫你辦私事也得把握一定分寸和方法。
小杜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鄉村工作,而妻子在城市工作,夫妻倆長期分居兩地。小杜為了回城走“前門”公事公辦,打了許多請調報告,都沒有用;打通“關節”,走“後門”請客送禮,不知費了多少心思,想了多少辦法,也都不見效。
他幾次找主任彙報工作時,常見主任在圍棋盤上與人對弈,對他愛理不理。小杜隻好忍著站在旁邊觀戰。說也怪,主任對贏棋並不感興趣,對輸棋倒很來勁,棋壇上的高手是他家的常客。但是,要贏主任的棋,卻找不出來幾個人。
於是,小杜從中悟出,要通過下棋“殺倒”主任,調回城裏來。於是,他買書籍,拜名師,觀棋譜,潛心研究圍棋技藝,不到半年,果真練出了一手好棋藝。再找主任時,開始“觀陣”,再當“軍師”,然後“參戰”,幾次交鋒,殺得主任大敗,這才引起了主任的注意。
從此小杜經常在主任身邊,後來不等他開口,主任主動關心他的調動事情,毫不猶豫地在商調函上蓋了章,很快小杜夫妻便團聚了。小杜迎合主任的喜愛,通過棋盤上的你攻我防的較量,增進了了解,與主任彼此有了私人交情,建立了朋友般的關係,才使得回城的事情容易了很多。
請求領導為你辦私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一定的分寸和技巧。適當讚美,“捧”著領導。話說得好聽、說得到位,領導便易於接受你提出的條件和要求,所以要學會說讚美的話。要把自己的苦衷通情達理、不卑不亢地吐出來,切入肌膚地誘使上級產生同情心,從而幫助你把懇求其辦的事情辦好。
在“理”上激發領導的“責任心”。求領導辦私事,要盡量把自己的私事與工作聯係在一起,使領導感覺到,他幫助你是在解決工作上的難題。求領導辦事時,不妨先和領導交個朋友,讓其以朋友的身份來幫助你。當然,和領導交朋友並非易事,利用共同的愛好來接近領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托領導辦私事時,要看準時機、把握火候,尤其要看領導的心情好不好。如果他的心情不佳、工作繁忙或是正在吃飯等時間,就不要去找他。因為在這些時間,你談與工作不相幹的問題,他多半會拒絕。切忌不分情況,不管大事小事都找領導去辦;否則,不但讓領導認為你太缺乏能力,而且在真正遇到需要向領導張嘴的事時反而無法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