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催眠師要檢查一下受催眠者是否真的處於非常平靜的狀態,如果是,那麼就應該立刻進行下一步的治療,但是如果發現受催眠者還沒有完全歸於平靜,此時,催眠師就應當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耐心地繼續以深呼吸使受催眠者消除所有雜念,使其達到內心的安寧。
2.外部動作的勞累。
仍然是讓受催眠者直立站好,催眠師再開始發布指令:“將你的兩手向前舉,兩掌相握,向右擺動20次,先由慢而快,然後由快而慢。當你迅速擺動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不可思議的奇觀。”受催眠者按照催眠師的指令行事,在擺動10餘次之後,身體就會站立不穩,與此同時,心中的一切雜念也將消失殆盡。當受催眠者因站立不穩而欲跌倒時,催眠師應馬上上前將受催眠者扶住,並幫助受催眠者仰臥在床上或者安坐於椅中。此刻,正式的催眠暗示開始:“你的各種雜念已經完全消失,現在,你的心情十分平靜,請閉上眼睛,專心致誌地聽我的指令,並按照我所說的去做。”
這時,催眠師可以暗中檢查一下受催眠者的眼動情況,如果受催眠者的眼動狀態已經基本停止,眼皮也不再眨動了,便證明受催眠者的雜念已經消失。接下來便可以進行暗示:“你胸部的血液開始往下流動,額部感到非常涼爽,請體驗這種感覺!請體驗額部涼爽後的舒適的感覺……你的眼皮已經不能睜開了……手臂也很重,不想抬了,也抬不起來了……”
由於雜念的順利消除,暗示的效果也就會成倍增加,本來是心懷雜念而很難進入催眠狀態的受催眠者,就會和大家一樣,一步一步地誘導進較深的催眠狀態。
利用榜樣讓人更容易被催眠。
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假如可以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那麼你學習、工作的效率往往會更高。其實,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催眠術也是一種學習,而榜樣的存在,又會使催眠這種學習更加簡單容易。的確是這樣的,榜樣,可以讓催眠師更好地實施催眠術,也可以讓受催眠者更容易進入催眠狀態。
不論是對於第一次接受催眠的人來說,還是那些接受過催眠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願繼續接受催眠治療的人,如果讓他們在一旁觀看催眠師成功地催眠其他人,經過觀察之後再接受去催眠,肯定就會更容易一些。催眠中,這種情況就被稱為“榜樣”。那麼榜樣的力量究竟是有多大呢?榜樣到底能對受催眠者產生多大的影響呢?真的是無窮的麼?
其實在我們已經講述過的懷疑者催眠法中,我們提到過,如果要催眠那些對催眠持懷疑態度的人——在正式對這些懷疑者進行催眠之前,可以事先找來一位催眠敏感度比較高同時也接受過多次催眠術,對催眠足夠了解的受催眠者,當著懷疑者的麵實施催眠術,並且讓受催眠者對懷疑者一談接受催眠的感受,這樣就可以部分地消除懷疑者的種種顧慮。接著,便可以實施正式的催眠暗示了。下麵,我們仍然是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有一位催眠師需要給一名已經是花甲之年的退休工人實施催眠治療。由於這名工人的年齡偏大,所以催眠師判斷他可能是那種催眠敏感度比較低的人,於是催眠師首先在這名工人麵前催眠了一個以前曾經被催眠過的人,也就是使用了榜樣的力量。這個時候,催眠師給這名榜樣做了類似這樣的暗示:“非常疲憊”“非常累”,“非常沉重”,“站不起來了”,“眼睛睜不開了”,“走不了了”等等。之後,催眠師順利地將這名榜樣成功導入到了催眠的狀態,最後,催眠師在對這名榜樣解除催眠暗示的時候,加入了健忘暗示:“睜開眼睛之後,你不能數出6……你將不再認識6這個數字……你的世界裏從此不再有6這個數字的存在。”等這名榜樣睜開眼睛之後,催眠師再繼續給他指示:“請你從1數到1O。”出人意料的是,這名榜樣竟然數出了6這個數字。催眠師剛才的後暗示並沒有起到效果!但是,這位有著豐富經驗的催眠師並沒有著急或者產生任何氣餒的情緒,因為他明白即使是這樣,剛才成功的催眠榜樣還是能夠起到相當不錯的作用,於是他繼續開始給那名工人做誘導。
結果,工人很容易地就被成功催眠了。催眠師還給他做了後催眠暗示:“當你睜開眼睛之後,你就會忘記你的名字。”然後,催眠師詢問他的姓名,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名字?”催眠師的確非常成功地催眠了他。既然健忘的暗示對他起了作用,那麼剛才的“你不能數出6”這個對榜樣失敗的暗示能不能也對他起作用呢?催眠師於是又給了工人和榜樣同樣的暗示。結果工人也數出了6這個數字。這實在不得不讓人驚歎榜樣所產生的力量。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催眠榜樣呢?其實我們上麵已經提到過了,催眠師可以先選一位催眠敏感度比較高、又曾經多次接受過催眠術的受催眠者。那麼,在那一大群人中應該如何甄別出好的榜樣呢?其實有一個最簡單易行且屢試不爽的方法,你現在看吧,那些在催眠室裏隻顧在一旁竊竊私語的人是絕對不可以做榜樣的,而這群人中最認真、最專注的那個人,就是最適合的榜樣了。
信仰,事半功倍的催眠法。
在心理學家和我們的催眠師的眼光來看,信仰,尤其是對於宗教的信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不過是催眠的一種變相的模式而已。而且,利用信仰進行催眠,往往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實施這種方法的基本條件是受催眠者具有某種信仰。受催眠者信仰的程度越深,則催眠效果也就會越好。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利用信仰來實施我們的催眠療法呢?具體實施方法可以參見如下:
例如,受催眠者是信仰XX教的人,那麼,催眠師就可以對他說:“信仰XX教真的很好,我和你一樣,也有著同樣的信仰,對XX篤信不疑。”這樣,首先就產生了社會心理學家所指出的,良好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自己人效應”,從而獲得了雙方心理上的高度相容。實踐證明,在高度的心理相容的狀態下,即使是在邏輯上難以接受的觀點,由於情感因素方麵的支配,人們也會在心理上接受、容忍最後直到認同。然後,催眠師可以說:“催眠術的道理,也是從XX教的教義中衍生出來的。你沒有聽說過XX不用藥物而為人祛病消災的故事嗎?這就和催眠術的道理是相吻合的。你應該像信仰XX教一樣相信催眠術。隻要我一對你進行操作,你便立刻進入催眠狀態。你將會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舒適的感覺,如同XX恩賜你時一樣。你要把這個信念牢記在心,不要有疑惑。現在,你閉目靜想XX,XX現在正在救你,是通過我來給你治病的。好的,現在我就對你施行催眠術了。”
在這樣成功的基礎上,既可以進行放鬆的暗示,也可進行口令催眠法或言語催眠法。方法自由多變,總之,有了信仰的前提,無論你實施哪一種暗示,都會比較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實,把這裏的奧秘說到底,這種方法是利用受催眠者篤信某種宗教的心態,使其對催眠術放棄猜疑之心,而且有樂於接受、篤信之意。並且受催眠者的注意力也會非常集中,更何況往往這樣的受催眠者的催眠敏感度都極高,可以說是最快進入催眠狀態的意中人。當然,催眠師在實施這種方法的時候,在言辭、體態、表情、動作上都要十分講究,如果給受催眠者看出破綻或產生懷疑,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得到相反的結果。
第二卷 生活中的催眠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