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味表揚,將會適得其反(1 / 1)

當孩子做出值得表揚的事情,媽媽才能給予表揚,這樣才能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不要隨意給孩子廉價的表揚,這樣隻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如果形成習慣,還會造成孩子的盲目自信。

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表揚是孩子進步的催化劑。但是,當代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同時證實,過多的表揚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諸多消極的影響。因此,媽媽在培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對孩子的一切無過錯行為一味地給予表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認為,表揚並不總是與孩子美好品質的養成同步,習慣性地接受表揚可能會導致孩子對表揚的依賴,而司空見慣、唾手可得的表揚又可能會使孩子對進一步受到的表揚無動於衷,從而逐漸失去為獲得某種表揚和肯定去完成各種任務的動力。

梅梅上小學的時候,作文成績特別好。為了能讓女兒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每次梅梅在寫作文的時候,媽媽總是不忘了說一句“你寫的可真好”。剛開始的時候,梅梅聽見媽媽誇讚自己,寫得就更來勁兒了。但是隨著誇讚次數的增加,梅梅漸漸對媽媽誇讚的言語感到了厭煩。

有時候,媽媽在一旁誇個不停,她就會放下手中的筆,直愣愣看著媽媽一言不發,直到媽媽知趣離開後,才將筆拿起來重新構思作文。梅梅在日記中曾寫道:“媽媽不厭其煩的誇獎讓我漸漸失去了寫作的興趣,我現在真是煩透了。”

批評和表揚對孩子而言是同樣重要的,表揚過度也有害。讚美太容易得到,人生就會失去意義,失去動力。孩子過多地被吹捧、被肯定,會讓他們失去防禦能力,反而更容易受到傷害。對於孩子的好成績,媽媽既不能毫無表示,讓他覺得不受重視,也不能過度讚揚,讓他失去正確的方向。那麼,作為媽媽,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就要注意把握好一個度。

--表揚時掌握分寸

大多數媽媽都意識到表揚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多地以表揚代替其他的教育手段,這種做法是不妥的。適量的表揚對孩子的良好品質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而過度的表揚則往往適得其反,它容易使孩子形成驕傲自大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喪失前進的動力。表揚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確立一種自強、自律、自信的心理,使孩子在不受表揚的時候,同樣具有成就感和自我滿足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表揚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表揚”。因此,表揚應適量,忌過度。

--表揚時掌握時機

當孩子做出值得表揚的事情,媽媽才能給予表揚,這樣才能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不要隨意給孩子廉價的表揚,這樣隻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如果形成習慣,還會造成孩子的盲目自信。

很多孩子都有良好的家境,頭腦也聰明。因為從小成績優秀,獲獎無數,每個大人都喜愛和寵溺他們。生長在一片讚美聲中的孩子,很容易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很完美,什麼都懂,容易形成一種狂妄自大的心理,以為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因為身邊的人總是一味地給予肯定,所以他們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接受不了任何一句不中聽的話,心理特別脆弱,在麵對挫折的時候更容易被打擊。

--要表揚,更要鞭策

當孩子取得一點小成就的時候,有的媽媽會對其大加表揚,其實她們犯了這樣一個錯誤:隻表揚,不鞭策,隻看到了孩子的成績,卻看不到孩子尚存在的不足。這樣會使孩子誤會媽媽的意圖,認為媽媽對自己的成績已經很滿意了,他可能因此會忘記自己的不足,從而變得驕傲自滿。媽媽要讓孩子知道,考第一、當班長、得獎狀都不是終極的成就,也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不斷進步和超越自己比得意於短暫的成績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