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要輕易剝奪了孩子的興趣(1 / 1)

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孩子對某一樣事物有興趣,媽媽首先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其利弊,若是積極有益的,就應主動地加以引導,並讓孩子懂得隻有認真學習,才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興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鑰匙。很難想象一個人會對一件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產生極大的熱情,也很難想象一個人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會有突破性的創造和發展。好媽媽更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因為她們知道,孩子隻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充滿熱情,才會全身心地投入,才會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這樣才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績。

明明已經上中學了,依然淘氣愛玩,尤其是最近他迷上了網絡遊戲,雖然都是在完成作業後才玩,但是每次都玩到很晚。媽媽非常擔心這樣玩遊戲會幹擾明明的正常作息,影響他第二天上學時的精神狀態。

一天晚上,已經十點多了,媽媽發現明明的房間又隱約透出光亮,知道他還沒有睡,在玩遊戲,就打算和他談談。

媽媽敲門之後,明明說道:“等一會兒。”過了一陣子明明才出來,臉上有一絲慌亂。媽媽知道他正在關閉遊戲,怕被自己發現。

進了明明的房間,媽媽便在他的旁邊坐下。

“不必緊張,我不是來說你的,是想和你聊聊天。”媽媽輕聲說道。

明明點點頭:“嗯,我想如果因為我玩遊戲沒完成作業,你一定會生氣,所以就先完成作業再玩。”

“你做得很好,乖兒子。”媽媽摸摸他的頭,“媽媽想通了,不反對你玩遊戲,隻是希望你不要每天玩,也不要因為玩遊戲影響休息,好不好?”

“好,我知道你是為我好。”

“這才是我的好兒子。”媽媽把一張紙遞給明明,“今年暑假你可以去學學這個。”

明明接過紙,是一張電腦遊戲編程學習班的報名表。

“謝謝媽媽,我答應你,絕對不會影響學習。”

“我相信你。”

從此之後,明明再也沒有玩遊戲到深夜,而且還在媽媽的支持下參加了遊戲編程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孩子對某一樣事物有興趣,媽媽首先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其利弊,若是積極有益的,就應主動地加以引導,並讓孩子懂得隻有認真學習,才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說,隻要媽媽引導得當,孩子的課餘愛好將不失為幫助他們開拓眼界、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然而,很多媽媽常常勒令孩子放棄某些興趣愛好,強迫他們去做根本不感興趣的事情,這一類做法是極不明智的。隻要孩子的興趣愛好不是有害的或者不健康的,我們就要加以鼓勵和保護,並且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因為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引導孩子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有利因素。

人們對有興趣的事情往往容易全身心投入,最易見成績;反之,則難得成就。孩子的興趣之苗一旦破土而出,作為媽媽就要精心嗬護,不要讓其因“雜草”而枯萎,更不要隨意拔掉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使一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發揮。

媽媽培養孩子首先要發現孩子的特長與愛好,不要學“泥人張”,要學“根雕家”。根雕家的藝術原則是發現、尊重根形的特點,然後通過藝術加工,使其特點更為突出,更為生動,最後成為精品。培養孩子也一樣,我們不能使每一個孩子都變成毫無個性的學習機器,而應當使他得到全麵的發展。

媽媽如果強迫孩子學習他並不喜歡的東西,不僅“吃力”,而且“討不了好”。真正高明、有遠見的好媽媽應懂得誘導、鼓勵孩子健康的愛好,並給孩子提供與他愛好有關的書籍和工具。同時,媽媽也應參與其中,與孩子交朋友,給孩子做參謀。

第一,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媽媽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要看看他們真正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孩子雖小,但也有著鮮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好惡。隻有從興趣出發,孩子才能自主地學習,從而學得又快又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媽媽如果把自己的興趣強加給孩子,那就是在加重孩子的負擔,往往會使孩子的學習變成一個痛苦的過程。

作為一名合格的好媽媽,要善於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要多用商量、引導、激勵的語氣和孩子進行交流,要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好媽媽一定要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發展興趣,快樂地學習、成長!

第二,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好媽媽要尊重並保護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企圖通過說教或打罵等方式強迫孩子改變興趣愛好,更不要對孩子表現出興趣的事物報以譏諷或不屑的評論,孩子的心靈十分脆弱、敏感,媽媽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有可能刺傷他們。尊重孩子的興趣,就是尊重孩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