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由於技術實現與需求的關係已經達到過飽和,在革命性的技術變革出現前,小規模技術改進對需求幾乎沒有任何刺激。這時,“產品與客戶共鳴”、“製造讓客戶難忘的體驗”成為新時代先發企業的製勝法寶。
在喬布斯眼裏,最好的用戶體驗設計不僅僅是找準定位、產品自身的設計,他定下了幾項基本原則:
1.一定不要浪費用戶的時間,例如巨慢無比的啟動程序,又如讓用戶一次次在超過50個內容的下拉框裏選擇。請珍惜用戶的時間,減少用戶鼠標移動的距離和點擊次數,減少用戶眼球轉動滿屏尋找的次數。
2.一定不要“我覺得”,不要打擾和強迫用戶,不要為1%的需求騷擾99%的用戶。
3.一定不要提出“這些用戶怎麼會這樣”的懷疑,一定不要高估用戶的智商。
4.一定不要以為給用戶提供越多的東西就越好,相反,重點多了就等於沒有重點,有時候需要做減法。
5.一定要明白你的產品麵對的是什麼樣的用戶群。
6.一定要去嚐試接觸你的用戶,了解他們的特征和行為習慣。
雖然雷軍也十分欣賞喬布斯對用戶體驗的關注,但小米並不是硬件拓展的蘋果公司的複製品。蘋果公司本身是能夠利用軟、硬件結合,在網絡中依靠應用分成同時賺錢的特例。但小米不同,小米在雷軍的培育下定位是一家網絡公司,歸根結底要靠軟件服務來賺錢。隻有服務臻於完美,才能獲得用戶的青睞,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在互聯網公司的定位之下,小米的所有設計從最初開始就瞄準了用戶和用戶的體驗互動。還在金山時代,雷軍就是穀歌體驗式設計的崇拜者,“穀歌十誡”是雷軍要求所有遊戲團隊的員工必須抄寫的。這十誡中第一條就是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其他一切紛至遝來。
小米手機抓住了消費者體驗基本的兩個要點,一個是消費者高品質的應用的需求,第二個是硬件的體驗怎麼樣。“對於硬件方麵,小米手機雖然一直以價格實惠為核心,但是作為用戶,其實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硬件的穩定性與更好的用戶體驗性。”雷軍說。
在創業初期,雷軍比任何人都更加關注來自客戶方麵的看法和建議:小米手機還沒有麵世,相較蘋果封閉的體係,安卓手機的體驗帶給雷軍的更多的是一種機會。開放式的安卓手機,因為其特殊的開發模式,在體驗環節受到更多用戶的關注和質疑。
雷軍認為安卓手機的體驗不是一家硬件公司獨立可以完成的,需要整個生態圈的支持。在中國,整個安卓手機差不多占市場銷售額的90%左右,在全球占60%,雷軍判斷未來這種趨勢還將不斷擴大。對安卓手機的體驗和抱怨之聲不絕於耳,最多的抱怨就是手機耗電,“我買的新手機用了一個月,手機半天就沒電了”。還有抱怨說,“用了一段時間手機死機反應慢,而且流量消耗特別快,還有各種各樣的彈窗、廣告”。整個體驗比較差,抱怨特別多。
為此,雷軍專門召集設計團隊,集中解決應用的需求問題:“我們做了一個小的測試,我們用小米IS,我們一個月前剛發布全球速度最快的一款手機,配原生的安卓係統,裝了最流行的一款應用,什麼事情都不幹,不打電話,不上網,不收短信,把手機放到桌上,你會發現12個小時之後就沒電了。這就是我們發現的現狀,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大家指著你說小米手機不好,小米手機電池不耐用。其實核心問題不在手機上,核心問題在第三方應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