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神秘的布局者:他隱藏得夠深(1 / 2)

第二卷 神秘的布局者:他隱藏得夠深

第5章 最早說出“手機將會代替電腦”

剛開始接觸神奇的電腦世界時,雷軍幾乎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和電腦相關的研究上,他要做電腦的掌控者。隨著對電腦的了解越來越深入,電腦慢慢褪去了神秘的麵紗。

雷軍漸漸發現,電腦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不能隨身攜帶,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你如果在路上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要在電腦上解決,就不得不返回去。事實上,整個電腦行業的研究員都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方便使用和攜帶一直是電腦發展的趨勢。

後來出現了可以帶在身上的筆記本電腦,這讓雷軍興奮不已,於是他很自然地成為筆記本電腦在中國比較早的那一批體驗者。他將隨身攜帶的公文包改成了專業的電腦包,每天把電腦帶在身上,比之前被電腦拴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感覺好多了。

在當時,筆記本電腦還是十分時髦的,但是時間久了,背著幾斤重的筆記本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到了後來,雷軍甚至會因為要隨身攜帶一個巨大而難看的充電器而沮喪不已。為什麼就不能使電腦更便攜、更美觀一些呢?雷軍心裏總這樣想。

就在這個時候,手機行業發生了一場變革:通過手機就可以聯網了!很多人立即喜歡上這種新奇的玩法。在大街上、公交車上,雷軍時不時地看見有人拿著手機上網。這時,雷軍敏銳地發現,手機上網是傳統電腦上網的延伸和補充,也是移動互聯網的一種體現形式。盡管當時用手機上網很不方便,但是這是智能手機興起的一個征兆。

這引起了雷軍的興趣,他開始研究手機。1987年,國內出現的第一款手機是廣州推出的摩托羅拉3200,這款手機以絕對的優勢壟斷了中國手機市場,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那時候,擁有一部移動電話就是身份的象征,因此有人將它稱作“大哥大”。大哥大的個頭很大,像板磚那樣,被戲稱為打架的工具。

到20世紀90年代,手機依然是比較稀缺的奢侈品,但是已經有了慢慢普及的趨勢。雷軍的第一個手機是在金山的時候買的,剛剛接觸到這麼方便的通訊工具,雷軍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有時間就研究手機。

實際上,雷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手機控,他愛玩手機在圈子中也是出了名的。每當市場上一出新的機型,他總會以最快的速度買回來,看看發展到什麼程度了,以至於在金山的16年裏,他一共換了53部手機,平均一年三四部。有時候,他甚至感覺自己對手機的癡迷不亞於電腦。

而且雷軍的心中還有一個模糊的期待,不知道手機能不能實現自己對電腦的所有需求。漸漸的,手機的功能強化了,能夠完成基本的信息獲取要求。雷軍似乎看到了一個未來的美好藍圖:就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不用再背著幾斤重的筆記本電腦去上班,而是隨身攜帶著一部智能手機,解決自己對於電腦的所有需求。

雷軍甚至興奮地對身邊的朋友說:或許有一天,手機會完全替代電腦,並且成為下一個計算中心。有了這個想法的雷軍開始盡量不用電腦,身體力行地驗證手機替代電腦的可行性。而且由於頻繁地更換手機,他也成為手機智能化過程中最忠實的見證者。

離開金山以後,雷軍有了更多的時間,也將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手機上。2007年年底,蘋果公司推出了一款顛覆性的手機產品iPhone,這款手機很快席卷了整個手機市場,全世界都在為這款手機瘋狂。而且整個手機產業也幾乎被完全顛覆,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巨頭突然從領先者淪為追趕者——喬布斯完成了對手機的又一次革命。

作為喬布斯的忠實粉絲,雷軍第一時間買了iPhone,極簡的外形設計給雷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急切地想要知道這款手機究竟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一回到家,雷軍就坐在沙發上研究,甚至連午飯都隻吃了一點點。他點著手中極簡的寬屏,眼中閃現出點點星光。

“太完美了!”雷軍自語著。iPhone將軟件、硬件和移動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的模式讓雷軍感覺到新奇和震撼,相比自己上班經常背著的筆記本電腦,這種一手掌控所有信息的感覺,帶給雷軍的是一種絕對的刺激和完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