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雷軍又買了20多台iPhone送給自己的親友,他覺得這是一件最好的禮物。不過,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雷軍也漸漸發現iPhone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待機時間太短、不能轉發短信、信號不穩定等,最重要的是不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
“誰會做出一台更加完美的手機呢?”雷軍一邊問著自己,一邊心中萌生了一個念頭,為何自己不做一款手機呢?這個想法起初隻是一個小小的火苗,但很快就熊熊燃燒了。到了2009年,雷軍幾乎對市麵上的每一款手機都了如指掌,隨便拿出一款來,他都能說出它的優勢和不足,其熟悉程度令人咋舌。並且,隻要身邊有人,雷軍就忍不住要談論手機。
有一次,雷軍和一個朋友一起吃飯,結果吃到一半,雷軍就將手中的筷子放到一邊,掏出一部魅族M8手機,講起了它的好處:“我覺得魅族這個手機做得非常不錯。你看,它的未接來電能夠顯示響鈴時間的長短,這樣的話就能辨別那種隻響一聲的騷擾電話。”結果到最後剩了一桌子菜,兩個人因為將注意力轉移到手機上而餓著肚子。這種情況在雷軍身上屢次發生。
然而,盡管新時代來臨了,但那時智能手機的價格也是驚人的。全球每年發布12億部手機,絕大多數智能手機的價格甚至比筆記本電腦都要貴。一台iPhone賣四五千元,足夠買到一台不錯的筆記本電腦了。
而且即便是有了攜帶更加方便的智能手機,人們卻依然需要買一台電腦。因為智能手機還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有些事情還需要依靠電腦。或者說從另一個方麵而言,智能手機也有不完善的一麵,比如習慣了鍵盤輸入的人們很難適應智能手機的輸入模式。
接著,喬布斯再接再厲,又推出了iPad。剛剛開始的時候,雷軍覺得這就是大一號的iPhone,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後,雷軍漸漸地發現了它的不同。這讓他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他覺得iPhone出售100萬台用了76天,到了iPad不到一個月時間,這是正常的。
在他看來iPad是偉大的產品,它能滿足人們對電腦99%的需求,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但同時雷軍也在想,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每種工具最終都是通過電腦聯網的。而此時的手機CPU已經超過1G,而且還有不斷變大的趨勢,這樣下來,終究有一天,手機的計算能力會接近甚至超過電腦的計算能力。
不僅如此,手機存儲能力和移動設備的存儲能力都在大幅度地提升,跟著3G、WiFi(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連接的技術),通信能力也在提升,並且可以隨身攜帶,十分方便。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他們的所有問題。
有些人可能認為,盡管目前手機屏幕不斷變大,有不少大屏智能手機的屏幕甚至達到5~6英寸,但是無論選擇哪一種手機鍵盤目前都沒有電腦的鍵盤好用。雷軍的看法是,這實際上隻是一個習慣問題,他覺得最後絕大部分人都會適應手機的大小和鍵盤。
基於這樣的設想,雷軍似乎能夠看到未來的情景:每個酒店房間、大堂都有許多支撐WiFi的顯示器,手機遙控就能連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任何屏幕上展示,而這些都是環繞手機的周邊的外設而已。手機將在絕大部分人、絕大部分事情上取代電腦,形成下一個連接中心,而電腦將會跟打字機一樣,被大眾所遺棄。
實際上,一直關注著喬布斯的雷軍在拿到iPhone的那一瞬間,在被這款大屏幕智能手機震撼的同時,就已經意識到一個新的時代將要到來:手機將會替代電腦,成為大眾最常用的終端。他曾經開玩笑說:“我是中國最早說出手機將真正代替電腦的人,但大家都聽不到,直到軟銀孫正義說了才算數。”
從離開金山之後的思考與沉澱到天使投資的曆練與嚐試,雷軍似乎在等待一個最好的時機,尋找一個最強勁的風口,也讓心中夢想的風箏盡力去飛一次。至於它到底能飛多高,或許並不是雷軍最關切的,也或許他已經在下著一盤巨大的棋,結果在他心裏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