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康熙皇帝查稅——探花不值一文。
康熙年間,蘇州一帶紳士逃稅之風甚烈,涉及者共萬餘人。為此,康熙皇帝下令一律取消功名,其中3000人交刑部議處。在順治皇帝時考中探花的昆山儒葉子藹,也欠稅折銀一兩。葉探花上書求情:“所欠一厘,準令製錢一文”。料想是會恩準的。然而,康熙皇帝還是照樣除了他的功名。
這事在江南一帶成了一句民謠,“探花不值一文”,並四處流傳,偷漏稅者,莫不驚恐。
三是“康乾盛世”的關稅。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澳門、漳州、寧波、雲台山(連雲港)設海關征稅,開始與外國通商,這也是我國創立海關之始。
設立海關後,清廷宣布對荷蘭、暹羅(泰國)等國商船免稅,對其他各國商船也減免商稅,以示大清“懷遠”政策。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頒布海關征收則例,把進出口貨物分為食物、衣物、用物和雜物4類,從價課稅,進口貨物稅率為4%,出口稅率為16%。另外,海船按大小征收船稅,每船約2000兩白銀。此時,海關關稅不重,沿海各地商業極為興盛,西方各國爭相前來貿易。
由於當時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對洋貨需求較少,而出口的絲綢、瓷器很多,所以清朝一直占據著貿易順差的優勢。之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殖民者在我國沿海進行走私鴉片等一係列非法活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朝廷下令,浙江沿海關稅增加一倍,目的是減少西洋各國北上通商,“滋擾生事”。後幹脆封閉了其他港口,隻準廣州一處通商。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以給乾隆皇帝祝壽為名,派使臣到熱河行宮朝見乾隆皇帝,提出準許英國商人在寧波、舟山及天津、廣東自由通商並減免稅收的要求,當即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絕。乾隆在給英王喬治三世的諭旨中指出:爾國所請“與天朝體製不合,斷不可行”。
康熙帝對稅收如此重視,正說明了稅收之於一國的根本地位。早在1789年,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說過:“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稅收,沒有什麼事情是確定無疑的。”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百姓幸福和國家發展的根本,關係到社會的穩定發展與和諧,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稅收的目的就是為政府的各種支出籌集資金,或者說是以最低的稅收征收成本獲得最大的稅收收入。稅收的多少取決於稅基(國民收入)和稅率,征稅成本取決於稅收征收和管理的效率。稅率是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數量關係或比例關係,是指課稅的尺度。
那麼稅收都有哪些職能呢?
二戰後,各國根據凱恩斯主義把財政政策作為調節宏觀經濟的工具。這樣,稅收被賦予調節經濟的目的,增稅減稅以宏觀經濟狀況為根據。國家可以利用稅收政策,調節社會資源在不同經濟成分、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分配,從而實現社會發展的經濟目標。
籌集財政收入是稅收的另一基本功能。我國的稅收製度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演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稅收的實質一直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當前金融危機蔓延全球,對我國的經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央果斷地提出了四萬億投資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救經濟於水火,這正是我國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集中體現。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自我國經濟體製改革以來,隨著收入分配政策的調整,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漸拉大。要解決收入分配上存在的問題,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其中稅收作為重要的調節手段,通過政策的調整和征管力度的加大,可以起到有效的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累進稅、財產稅、遺產稅等稅種都是為這一目的而設計的。
然而稅收並非是調節收入分配,實現收入均等化的靈丹妙藥。要實現收入分配差距縮小首先要靠經濟發展,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使他們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提高收入水平。而過高的累進稅則會抑製富人從事投資和生產的積極性。富人往往是一個社會的精英,他們具有從事生產的能力,他們從事投資和創造性活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如果火車頭缺乏動力,社會經濟得不到發展,就沒有共同富裕一說。於是,我們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稅收是在分蛋糕而不是在做蛋糕。
此外,稅收根據國民財富收入狀況實行差別征取,並不是有劫富濟貧的嫌疑,如前所述,這正體現了稅收的公平原則,對於這一原則有“能力說”與“受益說”兩種理論。按照收入水平的不同,收入相等的人應繳納相同的稅,收入越高繳納的稅應該越高,這樣就實現了稅收公平。
受益說認為應該按照從政府提供的服務中獲得收益的大小來征稅。從這一點來看,富人從政府服務中獲得的收益要大於窮人。因為富人有更多的財產需要政府來提供保護。雖然財政有一大筆用於社會保障,其實富人也是利益受益者,因為社會保障是一個社會的安全網,能為社會創造一個和諧安定的環境,這樣就更有利於保護富人的財富。
稅收是一個政府能夠正常運作的前提條件,而要想增加稅收就必須努力擴大稅基。稅基的擴大又是經濟發展的結果。所以,發展才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你在為誰埋單——做個明白的納稅人
古時候,胡子是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埃及法老的人造胡子體現了他們的身份;波斯君主也喜歡蓄濃密卷曲的胡子,並用指甲花精心染過,香氣撲鼻。
在俄國,彼得大帝登上王位之前,蓄大胡子意味著對俄國悠久文化和習俗的尊重,並且能將俄國人與拉丁人、東正教徒與主教徒區分開來。伊凡雷帝時代,教會要給剪短和剃掉胡子者定罪。
但是彼得大帝並不喜歡胡子,於是以國家的名義,一個新的稅種“胡子稅”出現了。1705年,彼得大帝要求國民剃須,並向那些拒不從命者征收蓄須稅。據當時的典籍記載,稅額在30~100盧布不等,這是來源穩定的稅種。當時規定:按時足額繳納者可以拿到一枚正麵印有胡子的銅章。
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定標準,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種特定分配關係。
稅收這一概念的要點可以表述為五點: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稅收分配的依據是國家的政治權力;稅收是用法律建立起來的分配關係;稅收采取實物或貨幣兩種征收形式;稅收具備強製性、無償性和相對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征。
一種觀點認為:“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地取得實物或貨幣的一種特殊分配活動。它體現著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征稅、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殊分配關係。”另一種觀點認為:“稅收是人民依法向征稅機關繳納一定的財產以形成國家財政收入,從而使國家得以具備滿足人民對公共服務需要的能力的一種活動。”
在宏觀經濟中,稅收的作用不容小覷,具體表現為促進平等競爭;調節經濟總量,保持經濟穩定;合理調節分配等。稅收具有以下的基本職能:
1組織財政收入
稅收是政府憑借國家強製力參與社會分配,集中一部分剩餘產品的一種分配形式。
2調節社會經濟
政府憑借國家強製力參與社會分配,必然會改變社會各集團及其成員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額,減少了他們可支配的收入。但是這種減少不是均等的,這種利益得失將影響納稅人的經濟活動能力和行為,進而對社會經濟結構產生影響。
3監督管理社會經濟活動
國家在征收稅收的過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細致的稅務管理基礎上,具體掌握稅源,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監督納稅人依法納稅,並同違反稅收法的行為作鬥爭,從而監督社會經濟活動方向,維護社會生活秩序。
稅收需要製定一定的稅率收取。如美國的吃飯稅:公款請客吃飯,要按飯金的50%交稅,並在飯後兩小時內向稅務局繳納稅款。50%就是稅率。稅率是指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數量關係或比例關係,是指課稅的尺度。
稅率一般分為定額稅率、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是指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直接規定為納稅的絕對額的稅率形式,適用於從量征收的稅種。比例稅率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分數額大小,規定相同的征稅比例的稅率。流轉稅一般都實行比例稅率。比例稅率又分為統一比例稅率和差別比例稅率,前者指一種稅隻設置一種比例稅率,所有納稅人都按同一稅率納稅;後者指一種稅設兩種或以上的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又稱累進稅製,指隨同征稅對象數量的增大,征稅比例隨之提高的稅率,被稱為經濟的“自動穩定器”,一般適用於收益、財產征稅。它可分為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此外,由於計稅依據、減稅免稅、加成征稅、加倍征稅、偷稅漏稅等原因造成納稅人的實際稅率與稅法所規定的稅率即名義稅率不相等。
優化你的納稅方案——合理避稅
一提到避稅,你可能會問:“納稅是不可推脫的責任,怎麼能合理避稅呢?”“避稅不是違法犯罪的事嗎?我們怎麼能做?”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辯證看待。避稅和逃稅不同,避稅是在合理的方式下,減少稅務支出,而逃稅是在必須納稅的項目上不納。
合理避稅也稱為節稅或稅務籌劃,指納稅人根據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通過經營結構和交易活動的安排,對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以減輕納稅負擔,取得正當的稅收利益。
合理避稅有合法性、超前性、目的性等特點。要想合理避稅,下麵還有些高招,可以讓讀者借鑒。
1.報酬分批次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類提供勞動服務的人群,他們在業餘時間做兼職,然後收取報酬。如果你的報酬是一次性付清,你最好分批次申報,分批次去銀行領取。
小李空餘時間為某單位提供電腦技術培訓,該公司每半年或者一年給小李報酬,大約7萬元。這時候,如果他按照一次的收入申報,那大約要繳納稅款1萬多元,而若按分批次申報納稅(每個月的平均收入幾千元來申報),他就可以少納稅5000多元,減少了不少開支。
看來,分批次納稅,納稅的數額就降低了,所以納稅的次數就變得非常重要。
2.獎金分批領
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得了年終獎,看著大筆的數額,心裏終於有了些欣慰。可是當你看到大筆的錢又進入了稅務機關的手裏時,你可能就覺得舍不得了。那該怎麼合理策劃,才能使年終獎不會大幅度縮水呢?
同樣的,對於年終獎,我們也可以分批進行領取。你可以向公司申請,讓年終獎分批發放,這樣你的錢就平攤在每個月了,可以減少所要納的稅款。同理,其他獎金也可以這樣領取。
3.多繳公積金
這是一個合理利用政策的好辦法,因為按照稅務部門的有關規定,公民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因此,大家可以充分利用公積金來免稅。多繳點公積金,少納點稅,十分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