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職來職往,儒家的“職道”(3 / 3)

職場之上,尤其是在重視利潤的商業機構中,決定一個人地位的是他能夠為公司和上級創造的利潤,完全不必像封建時代那樣對上級唯唯諾諾有了意見,可以大大方方地提出來,因為上級看重的是員工創造價值的能力,如果提的意見確實有道理,自然會獲得采納

但是,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壞話也是人的本性因此,犯上是必要的,可是犯上的時候卻要注意技巧直言犯上的同時,也要“巧言犯上”,畢竟像唐太宗那樣大度的上司還是少數

唐詩是某設計公司的員工,他正在為工作上的事情煩心:

“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都是為了工作3個月前我們公司接了一單生意,客戶是個挪威商人,我們公司為他們提供一個中國推廣計劃的主體廣告設計方案公司這方麵的工作一直都是我負責的,我對客戶的要求也比較熟悉,對他們的品位也能很準確地把握住我學的就是美術設計,4年的歐洲留學經曆讓我對歐洲商業文化有深入的理解

“說實話,做好這個設計對我來說根本沒什麼問題,我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可是當我把精心設計的方案在討論會上向大家展示的時候,上司竟然說‘毫無新意,沒有意思’,我當時氣壞了,說:‘既然我設計得不好,你拿個好的方案讓我學習學習啊’

“上司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我一看,哦,my god!整個一暴發戶的設計,根本沒有一點時尚感和現代感,隻有堆砌的奢華,我都沒辦法看下去了我當時就表達了我的看法”唐詩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最不擅長的就是拐彎抹角而且,他也是為工作,自己的創意能不能上不是問題,但他不能讓上司拿那麼差勁的方案去糊弄客戶

當時部門的業務骨幹都在,上司感到很沒麵子,但又不好發火,隻得勉強認同唐詩的意見從此以後,唐詩就被老板給晾了起來什麼好的項目都不分配給他了,以前他拉來的大客戶他都悄悄轉到了其他同事那裏每次開會討論,根本不給他發言的機會他現在在公司感覺非常壓抑,幾次想跟上司溝通,想把這些事情擺到桌麵上跟上司好好談談,但上司總是回避他,根本不給他機會

跟上司就工作上的事情展開一些討論,完全是很正常的當意見不一致的時候發生爭論也是可以的,甚至有時候不認同上司的意見,給他提出一些修正的方案,隻要方式恰當,也完全可以但唐詩犯的錯誤就在於過於直言犯上,說話實在太直儒家講究的是中庸之道,過猶不及,犯上直白得過了頭,自然會引起上級的反感

直言犯上是必要的,這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在當代的職場上也是一種生存之道但是,犯上的方法是一定要注意的

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上司,下屬在眾人麵前咄咄逼人地駁斥你的方案,你會作何感想?領導畢竟是領導,他們非常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如果下屬絲毫不為他考慮,一定要用自己的高明來突顯他的無知,甚至對他進行人身攻擊,質疑他的智商,那麼即使胸懷再寬廣的上司恐怕也難以容忍這樣的下屬

直言犯上,同時也要巧言犯上,不做人見人嫌的二愣子,這才符合儒家的生存之道

事無大小,全力以赴

孔子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翻譯過來是,無論報酬多寡,無論事情大小,都不敢怠慢,這樣不是安泰而不輕狂嗎?

孔子強調的是“認真”二字任何一件事情,無論有多麼艱難,隻要認真去做,全力以赴去做,就能化難為易在職場上也是如此,現在許多人都是抱著“掃天下者何以掃一屋”的心態,隻想著做大事,對於工作中的細節問題卻不肯認真對待,能馬虎過去的就馬虎過去,殊不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不肯做,小事做不好的人,怎麼可能做成大事?

李娟是北京廣播學院的一名畢業生,1990年,她從播音係畢業作為播音係的學生,能夠到中央電視台工作,是很多人的夢想李娟在中央電視台實習,而且希望到這裏工作,可當時到中央電視台實習的不止她一個人

北京廣播學院到中央電視台有20多公裏,每天早晨,她5點多起床,6點多第一撥離開學校在早上趕著去城裏上班的人群中,她是其中一個,頂著星星最晚回去的,她也是其中一個

很快,台裏便安排李娟播體育新聞那是4月份的一天,錄了像,晚上6點多就可以走了忽然,李娟想起一個字:鎬那個時候,韓國下棋的小夥子李昌鎬還不是很有名“鎬”有兩個讀音,一是“gǎo”,一是“hào”李娟想,這個字有兩個讀音,就問老同誌這個字怎麼讀?老同誌很果斷地說:“李昌鎬(gǎo),李昌鎬(gǎo)!”實習生就跟著來吧……”

回到學院,李娟還在琢磨這事買飯的時候,跟同學磋商,同學說,應該念“hào”!李娟說:“我也覺得應該念‘hào’! ”回到宿舍查字典,地名的時候應該念“hào”,但沒有注明人名的時候應該念什麼她還是拿不準,又給一個老師打電話,老師說:“念‘hào’,沒錯!”

壞了,念成“gǎo”了,這怎麼辦?播音工作白字、別字、錯字,一定要杜絕!上學的時候,都把一些播音員念白字、錯字的經曆當笑話講的李娟想,念錯字讓人當笑話講也就罷了,實習時出這麼大一個錯,這還得了!

李娟飯也不吃了就往回趕外麵的風很大,她趕到電視台時,已經是晚上9點50分了她顧不上休息就來到三層的播音室,把錄像帶取出來,找到播音員,把“gǎo”改成了“hào”她還不放心,一直看著播完才放心地走了

在電梯間,李娟碰到了楊台長

電梯間裏就兩個人,李娟知道是楊台長,就主動打了招呼:“楊台長,您好!”

“啊,小姑娘,怎麼這麼晚才走?”

李娟有點不好意思了,她低聲回答:“有一個字念錯了,我回來改一下”

楊台長說:“你住哪兒啊?”

“住廣院”

“啊,很辛苦啊”

“沒辦法,念錯了字,就要回來改”

“好好好,小姑娘工作很認真”

最後,當時在中央電視台實習的五個學生中,李娟是唯一一個被留下來的

實習生的待遇並不高,但不能因為待遇不高就產生怠慢之心,一個字的讀音是一件極小的事情,但不能因為小事就產生怠慢之心

“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這不僅是一個個人修養的問題,也是工作態度的問題任何上級都喜歡認真的員工,表麵上看,李娟最後能夠留在央視是因為碰巧在電梯裏遇見了領導其實,偶然是蘊藏在必然之中的,就算這一次沒有遇見領導,她認真的工作態度遲早也會被領導發現反之,如果工作不認真,時常錯誤百出,這樣的工作態度最終也一樣會被領導看在眼裏